谈《论持久战》的科学方法及现实指导意义

———读毛泽东《论持久战》有感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和特点,科学预见战争的前景和进程,明确指出了战争胜利的道路和方法,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今天读起来,其中蕴含和科学方法仍然具有极强现实指导意义。

一、 “立足客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

文中,毛主席综合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中国和日本国情,将这场战争界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

针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特点,推导出“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的结论。

文中,毛主席不厌其烦地梳理出一个问题清单: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等等

毛主席没有回避任何问题,而是逐一进行剖析并解答。

二、“把握发展进程、动员全体力量”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

文中,毛主席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的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强,缺点则因我之努力而克服”等一系列规律性的科学辨识。

精准地预见战争必将经过的三个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文中,毛主席提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等论断。

着重强调了政治动员的重要性,强调“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论持久战》发表后,提振了全民族的精神和信心,对夺取抗战胜利产生了巨大作用。

毛主席在文中专门阐释了抗战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

还指出:“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客观条件的限度之内,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

三、“学用结合,灵活运用”是《论持久战》现世价值

《论持久战》中蕴含的实事求是、对立统一、主客观统一等一系列哲学思想,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现罗列简析几点,以求拋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1.在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用《论持久战》中的战略思维,想一想事物产生—发展—消亡的亘古不变规律,保持战略定力,沉静净静应对,世上没有过不去的河、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翻不过的火焰山,调整好自我心态,一切困难终将逐渐土崩瓦解。

2.在生活中,遇到情商低下处处怼天怼地、杵倔横丧的上司时,用《论持久战》中的战略思维处理。不必与其针锋相对,按其如此低下的处事方式,其必然会生成一个产生——相持——快速消亡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将会迎刃而解。

3.在学习中,遇到自己学不下去的时候,用《论持久战》中的战略思维处理。1%的天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融汇贯通,99%的凡人需要遵循初学——巩固强化学习——和知识相互熟识而融汇贯通。保持战略定力,功夫下到自然会水到渠成。

4.在孩子教育中,看到别人家孩子“双100”“三100”的孩子,看自家孩子“双90以下”“三90以下”无比焦躁,甚至有“平时母慈子孝,辅导做作业时鸡飞狗跳”的段子,用《论持久战》中的战略思维处理,把握孩子学习时习惯初养成——全面打基础——实现全超跃的实践规律,保持战略定力,方可始终“母慈子孝”,静待花儿绽芳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