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无招是有招,有时无招还是无招
和儿子一起吃早饭闲聊。“马上就要六一儿童节了,想想准备吃什么?”儿子还在思考中,我接着说,“我们请蒋二妹吃饭。嘿嘿,请蒋二妹吃饭好可以哟,随便吃什么!”蒋二妹是一个刚刚40天的小婴儿。“她不吃,她妈妈要吃啦!”“她妈妈,随便吃什么都行,她妈妈又不挑食。就在小吃店就可以吃得很舒服。”儿子脸一下子拉下来,声音提高八度:“那你们去吃,我就在家里吃。”
这样的情形近段时间是有发生。有时候说不到一句话,气氛就被搞僵。难道,传说中的叛逆期已经到来?我还有些不适应。虽说儿子一直都不属于那种乖乖孩,对事情有他总有自己的看法、主意,没有足够的理由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可是,像这样动不动就龇毛的现象还少有发生。
怎么办?江北教师进修院院长李大圣在一次讲座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她首先采访了几位看起来孩子已经过了叛逆期的人:“你是怎么教育叛逆期的孩子的?” 男士说,先是打,然后关系搞得很僵。听从了别人的建议,多和孩子沟通。看起来似乎比打有效一点。一位女士说,我家的孩子一直都属于乖乖孩,好像没有特别明显。——我的方法是什么呢?原来对孩子我是一点耐心都没有,说不上三句话,就开始提高嗓门,孩子一声不吭。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现在看来要颠覆过来。说不上三句话,儿子就开始提高嗓门,我呢?难道沉默?难道任由他这样无规矩教养?——听了这些受访者的回答,她说:“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好像有千招万招,但是往往千招万招都不生效。唯有以无招胜有招,那就是尊重和陪伴。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次的成长不是渐变,而是顿悟。有时,睡一觉起来,他就懂事了。在他的所作所为中,你就是要相信,他就是小脑瓜没长好。”
突然,我就为早上的事情释然了。
傍晚,一家三口出去散步。儿子谈到暑假出去旅游的事情:“妈妈,我好想去参加'俄罗斯的军事10日游’。行程安排都是我喜欢的。”他爸爸马上接过去说:“有本事,自己长大了找钱去游!”火药桶一下被引爆:“你每天除了挖苦讽刺我,你还说什么哟!在你看来,别人家的娃儿都是最厉害的娃儿。你从来就觉得我是什么都不行。”这都哪里冒出来的话?我有些懵圈了。他爸还继续说:“我说错了吗?想去什么地方,是要自己长大 有本事自己去呀!”儿子又开始了。我说:“儿子,爸爸并没有你想的那个意思。爸爸这种说话方式,其实就是你以后会遇到的表述方式之一。”这会儿,哪里能听进去这些话。引燃的引线还在“滋滋”地燃着。我闭上了嘴,他爸快走几步,离我们远远的,选择冷却是最好方式。
“尊重”一词,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