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植物朋友”不省心
面对“我的植物朋友”这个作文,开始我还是觉得非常清晰:借助教材上的观察记录卡,完成观察,然后根据观察所得形成这篇作文。
可是在从观察记录卡转换为作文的时候,问题就开始多了起来。
1.根据观察记录卡,学生能完成作文,可是作文的样子就和说明书一样简洁,而且还没有说明书准确全面。尤其是在处理资料部分,更是直接套用过来,看不到一丝丝情感。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尝试着把自己观察到的和感受到的写清楚——处理成这样,是不符合教材编写意图的。
2.如果是一个咏物的文章,学生需要那么细致全面地去观察和记录吗?抓住这个植物最吸引人的一个特点,或者说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点,难以忘怀的点,就足够了。只要这个点足够让作者产生想法。比如《荷花》一文叶圣陶先生就是抓住荷花盛放时的情景来写。按照这样来理解,观察记录卡是不是在这里就有点让孩子产生了误会?
尤其是“其它”这个项目的填写。
我对这个项目的解读是,除了观察的这个对象,这一类对象还有些什么特点;这个观察对象相关的古诗词或者名人故事等。所以,布置孩子们完成这个项目主要是联系生活和网上查找资料。
写作的时候,这部分被孩子们硬生生地写作了作文之中。如果说在前面描述观察所得的部分还有一点点喜爱之情的话,到了这部分活生生就被截断了,整篇文章没有了气脉。
3.在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忽略了观察顺序的指导,更多强调了局部细微的,类似于科学学科的观察了。
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没有整体。被香味吸引,或者是走进大门,就看到了花瓣有多少多少。当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孩子们明白了自己去观察的时候,是先远远地看,先看了整体,再走近细细地看。
可是,整体怎么来描述呢?很多孩子一句话即过。之前强调的细致观察,让孩子眼中只有花,只有局部。整体带给孩子的感受并不明显。急得脑汁绞尽也找不到感觉了。
这次的作文,有点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