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能力考 (2018年7月 N1 真题阅读原文翻译)
仅供参考
【问题7】
蛮横的小说担当者
“同时进行多重任务”这个词已经遍及世界很久了,但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实际情况还是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的。
是啊,开着电视,一边看书(身边放着没有看完的书),同时还漫不经心地刷着手机,想着晚饭吃什么。这样的人很多。
因为随意地做着这些,我深知自己同时做各种事时,所有的达成率都会明显下降。
因此,与他人不同的自己、在只有自己能看的本子上写着“看手机时要把电视关上”。有时做到了,有时没做到。
一天中,不同的自己出现消失,消失出现。做家务的自己,泡澡放松的自己,看电视看书做文娱活动的自己,还有工作的自己等。
各方面都有在努力着,但其中也有不好的自己。
我最难把控的是“写小说的自己”。明明那是本职,虽说有些直接、有些难为情,却真的很难做好。
检查校正面版的自己是忧虑型的,因此有时会超额完成一天的指标,做书评的自己过于认真,深入思考的样子让人觉得可怜。
写随笔的自己做事慢吞吞的,因为对时间和备品的要求不怎么严格。
但是写小说的自己先要求准备好茶和点心,然后不到半夜是不会工作的,极其任性。
而且很快就会分神去想动物的画像。还容易变得低落。
我想“得和文笔课其他的担当者学习",但是文笔课又是由小说担当者为中心组成的,现在将其排除到组织外是不可能的。
就如没有希望的公司内部风投一样。今天我也要为小说担当者准备好茶和点心,“不管怎样不写的话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的”我这样鼓励自己。
【问题8】
(1)
在人生和商业中应该有目标,最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对这种说法感到有些不自然。
目标这个东西,不是说"应该有“、”有的话比较好“,也不是要特意教导”必须有“。
因为目标是人生方方面面的前提,在这成为共识的社会中,关于拥有目标是没必要说的。
(2)
以下是谈论害羞表情和喜悦表情之间区别的文章。
心理学家杜鲁夫收集了各种害羞表情和喜悦表情后分析发现,微笑达到峰值的时机 和 目光向下的时机 之间微妙的时机错位是关键点。
就是说,在微笑达到峰值的前一秒,将目光向下就会形成害羞的表情,在微笑达到峰值后低头的话就是喜悦的表情。
作为实验,希望你可以对着镜子试试,就会明白其区别了。
(3)
“现在”的胜负,我想就是说怯场的人心里更加害怕失败。
谁都不希望失败,说来讽刺,可以说比一般人更加害怕失败的是,有着高精度达成的蓝图和完美设想的人。
对完美的追求不容许发生任何差错的蓝图会束缚人,不允许根据临场情况做出灵活变动。
即使实际情况跟预计的不一样,也要想办法克服困难、使其按原计划达成,这样的行动是现场所需要的。
(4)
日常与人相处并不会怀疑对方的一字一句是否是谎言。
如果都那样想的话,是失礼的。就是说一般都是以“性本善”为基础在跟他人相处。
因为是以对方的言论是真实的这一基础为判断标准,所以很难二次考虑其真伪。
这样的话,即使有些不自然的说法和神态,即便那能证明对方在说谎,我们看漏的可能性也很高。
【问题9】
(1)
以下是关于文艺作品奖选拔所写的文章。
作品畅销的话,就算是有回报。意味着有很多读者喜欢。
进一步说,仅仅那样,心里还是没底的。畅销有各种各样的意思。
并不一定好书就畅销,也不能说畅销书就是好书。
那时评奖的作用就出来了。不管是否畅销,这都是好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这点。跟金钱不同的价值观在那里体现出来了。
我负责了好几个奖的评选。比起获奖,更喜欢评选。
写的时候,对自己的能力是没有要求的。但是评选的话,需要锐利的眼光。眼光迟钝的话,看什么都是一样的。因为不知道区别所在。
在这方面更评价美术品和古董是一样的。
写的时候只要知道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就好了。但是选拔的时候那样就不够了。
不管是在哪个领域,要知道什么是好东西,要有看透好东西的眼光。
与之相对的,对专业知识不一定要知道的很详细。
评选时的喜悦、是在许多评委对同部著作做中肯的评价时。
自己赞同获奖文章时,有着就如自己获奖一般的喜悦。
获奖者的喜悦,即将不是他人(成为自己)的事了。
其中的心理现象很是有趣。
选拔方也一直在审视自己的价值观。推荐的作品获奖了,可以说就是自己的价值观获奖了。
(2)
以下是某企业家所写的文章。
企业为保证收益而进行裁员和整顿是市场调节的结果。
遭受裁员的人怨恨、抱怨自己的公司,是不对的。
严格地说,是因为消费者不购买你公司的商品,支付不起工资而裁员的。
不能认为自己被牢不可摧的公司保护着。每名员工都和消费者、市场息息相关。
因为员工的集合体就是公司。
我废除了养老金制度,奖金、退休金也都取消了。包括新员工一律采用年薪制,变成了根据个人为公司带来的利益决定年薪的制度。
年薪要么比去年低要么比去年高,没有持平的时候。
公司盈利增加的话全体的年薪基数都会增加,但是增加的部分只会分配给获得好评的人。
在公司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公司的收益。将收益分配给员工和股东。
利益的多少由客户也就是消费者决定。他们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这么回事。
我平时一直这样对员工这样讲“不需要拿工资做事的人,只要做事拿工资的人”。
我想员工这个词语以后就不用了,用“经营者”替代。
现在是 摒弃公司为我做什么的想法,把自己当作经营者,想想自己能给顾客消费者做什么的时代。
(3)
以下是关于辩论写的文章。
意见是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那不是单纯地表明感觉和心情。
“依照依据,那个说法在客观上是正确的”,跟对方表达意见时、将这种阐述方式奉为强制性的准则。
比如“我是这么想的,为何呢~因为~”,这样说的时候,对方听到“为何呢~因为~”的部分,如果觉得合理,对方就必须同意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辩论的游戏规则。
如果对方认可了自己的根据,就可以让对方同意自己的意见。反过来,自己认可了对方的根据,自己就不得不舍弃自己的意见遵从对方的意见。
也就是说议论是暗含了支配与服从关系的残酷的游戏。之所以输掉辩论 会心有不甘就是因为这个。
但是这里没有胜负之分是因为双方都是以寻求真理为目标的。
通过辩论决定哪方正确,决胜负不是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更佳的解决方案。
所以辩论输了不是输给了对手,是输给了真理,不,是选择了追寻真理。
比起感到悔恨,应该要为自己更近真理一步感到满足。
参加辩论的人,首先要有为真理献身的觉悟。按照"必须认可根据"这一形式发言,也就意味着在默默地为真理献身。
【问题10】
偶像向媒体公开自己的私生活在现在已不少见了。
一直以来都气愤向媒体公开私生活的他们,自己主动联络媒体告知自己结婚、离婚、生病的事。
当然是一些普通人知道了也无关痛痒的事。也有不少人表示不快、认为他们在宣传自己,沽名钓誉。
一方面诉求隐私保护,一方面又在方便的时候爆出自己的私生活。
但是其他的理解是这样的。他们是为了取得主动权。
在媒体随意阐述写出莫名其妙的新闻前,自己公布信息将媒体的发言遏制住,也即是预防他人胡乱编纂的措施。
对于容易被媒体塑造人设的人来说,自己掌控自己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不这样的话,会被他人打造一个任性的“我”,给自己编撰一些梦幻般的故事,可能会开始自食其力的社会生活。
因此会利用大众媒体。
现在人们找到了对抗大众媒体的强有力的信息公开手段。那就是网络,还有利用其实现的网页和博客。
人们可以利用它发表自己的活动、知识、兴趣爱好,日常生活,还有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在确保“打造自我”的主动权这方面是划时的。实际效果是怎样的就不知道了。
但是对于 打造自我形象的主导权被媒体抓住的人来说,获得了一种自己向大家公布信息的强大武器,这点是不会变的。
人们这次可以向社会公布自己打造的自我形象了。
这可能是极少一部分人的情况。但是这样可以看清自己的私事是如何跟自己联系在一起的。
不限于他们,一般来说私事是打造自我的主动权问题。
在近代社会这个主动权被认为基本是在于个人的。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如何生活,取决于个人想法和选择。
这被视为人权的一种。但是,这个权力被剥夺,他人擅自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时,我们会起诉侵犯隐私。
然后无论如何要把打造“自我形象”的主动权拿回来。
【问题11】
A
偶尔有人说“我不会画画”。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有纸和笔谁都能画。
就算没有纸 别的什么也都可以。
但是所谓的不会画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像而已。
明明想画马却画成了牛,想画苹果,画出来却像橘子。
因此说不会画,变得不想画。
但是,画是没有对错之说的。画自己的马,自己的苹果就好。
画就是那样“随意“的东西,允许的范围也相当广。
画得跟实物一样就不是画画了是拍摄。
画画的话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形状来就好。
谁都能画画,谁都能享受画画,比起有模有样的画技享受画画的心情更加重要。
画是没有失败品的,也不存在不正确之说。
那是自己的作品,自己的世界。
B
要想变得擅长画画,首先画很多画的经验是重要的。画不好的人,多数是因为自己画不好,中途放弃的人。
但是即使是画不好,坚持认真画到最后是重要的。
然后仔细观察作画的对象一边思考一般画也是重要的。
仔细观察会有很多新发现,画也变得有趣。
实际上享受画画过程的心情最重要。
无论在什么地方,会享受的话就能画出很多。
积累大量经验的话,也会变得相应的擅长。
作画也是一样的。
【问题12】
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生活艰难。
长时间以来我采访过农林业者、手艺人、渔民。有明治出生的也有大正出生的,还有昭和出生的。
他们都说自己生活不易,没有度过快乐的人生。
我遇到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学徒制学习技艺和生存方法的人。
林业工人都是拜在长辈之下,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观察山和树的特性,成为能独自作业的人。
渔夫也是如此。跟着父亲兄长的船,从做饭开始,学习看水温和风的流向,决定捕鱼的地点,选用合适的工具,变得能捕到鱼。
教授自己的父辈和前辈只会说“看着学”。在传授靠指尖、感觉、身体记忆掌握的技艺时,语言是没什么用的。
最终成为合格的手艺人,技术变好的话,效率也更高,就会产生利益,但是会意识到自己还离目标很远,所以没有都拼命的努力。
因为只有努力才能使补充自己的不足。努力是痛苦的,但是也伴随着喜悦。坚持下去就有明天,有收获的时候。
但是时代变了。开始追求避免费时的训练,提高效率。因为高效才是价格竞争中获胜的最佳武器。
工厂就不用说了,渔夫有设备齐全的快船,农民买了拖拉机。森林的采伐也机械化了。
世界的构成、人的思考、努力修行、技艺之身,这些都不需要了。技巧已经数据化后植入在机械中,不再属于人类拥有的东西了。
修行曾是磨练人、教人生存法则的一环,现在已经消失了。
感觉现在人是在无意识地(被动地)工作。没有引导出自己潜在的能力,因为发现能力的过程消失了。
回报就只是金钱,喜悦感少之又少。工作的意义变了。
工作和生存是人生的内外两面。很多人认为活着痛苦是因为伴随工作的喜悦消失了。
我遇到的人在谈自己的工作时,嘴上说着工作辛苦,脸上却生气十足,显着骄傲。
即使社会变了,人也得生存。也得工作。不是说舍弃机械,效率也是要的。
但是,在新时代中如果不能发现工作的意义和喜悦,只会徒增生活不易之感。
如何让工作的喜悦重生呢。其范本就在这时的日本。听了许多人的谈话我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