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研读(第11讲)教学总结和论文撰写。
大学研读(第11讲)
教学内容:《大学》研读教学总结和论文撰写。
教学目的和要求:回顾《大学》研读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体会。进一步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撰写论文和准备心得体会交流
教学重点:研读《大学》的特点及成绩;《大学》的基本思想、学术价值和影响。撰写论文和准备心得体会交流。
《大学》研读教学总结
我们老年大学的《大学》研读课程,已经进行了十次讲学。第一讲作了《大学》研读概述;第二讲解读了《大学》第一章,即“经”的部分;第三讲解读了第二章和第三章;第四讲解读了第四章;第五讲解读了第五章和第六章;第六讲解读了第七章和第八章;第七讲解读了第九章和第十章;第八讲解读了第十一章(一);第九讲解读了第十一章(二);第十讲解读了朱子《大学章句序》。
通过《大学》研读课程的学习。我们切实感受了国学的精妙,体味了思想与灵魂的深度碰撞,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
一、感受了国学的精妙
《大学》是国学经典之一。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载《礼记》第四十二篇。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著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实际上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形成于汉宣帝时代,是一个叫戴圣的人将收集到的、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佚名的儒家著作合编而成的。至唐朝之前,人们对它并不重视。自唐代起,由于韩愈等人在自己的著作中对《礼记》尤其是其中的《大学》篇不断引用,才使之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
元代起至明清将近600年之久的期间,朱熹编注的《四书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必读书目,甚至被列为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用书。《大学》成为读书人的应试宝典,其中的章句成为试题的来源。通过《大学》的诵读,我们切实感受到国学精妙。
1、《大学》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它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著名的人生“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大学》是关于修身的学问。《大学》不仅阐释了人生的理想,而且更进一步指出了何以达成这个理想的根本办法——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根本,是基础,是支撑。一个人没有修身作保障,一切理想、目标都无法实现。它明确指出,“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作为根本的“修身”没有做好,其他就必然不会好。
这一教导对所有人都是有用的,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青年学者来说,更不是必不可少的忠告与劝诫。对于如何修身,《大学》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论述。
3、《大学》是关于治国的学问。在《大学》的视野中,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治国平天下”。对何以做到“治国平天下”,《大学》提出了“絜矩之道”,即要处理好治国者与民众之间在行为上的互动关系:“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大学》也指出了治国者自己的行为标准:“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大学》还告诫治国者必须尊崇民众的意愿与赢得民众的支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即治国者要以民众的好恶为好恶。“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即你所奉行的道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就拥有政权,否则就会失去政权。
此外,《大学》还进一步指出了与民争利的恶果:“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即治国者聚敛财富,就会失去民心;散财于民,民众就会团结在您的周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即一个国家不能以财货为利益,要以道义为利益。所有这些治国理念,至今还闪耀着穿越时代的光辉。
4、《大学》是关于法律的学问。它倡导尊重规则,一再强调“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矩,是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皆可引申为法度、规则。“絜矩之道”就是强调要讲规则,要讲礼仪、道德、法律。
《大学》特别要求治国者必须尊重“絜矩之道”。对于诉讼,《大学》引证孔子的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里孔子指出了诉讼乃至法律的最高境界与理想——“无讼”,即所有的诉讼都是为了消除诉讼。为诉讼而诉讼,始终是狭隘的,而通过诉讼来化解矛盾,使社会归于和谐乃至“天下平”。
二、体味了思想与灵魂的深度碰撞
《大学》至今已流传两千多年,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思想意识形态及学术特点、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
1、汉唐时期
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尽管《大学》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但是,西汉的董仲舒、东汉的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和韩愈,他们对《大学》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了《大学》的学术地位。
⑴董仲舒对《大学》的贡献主要在于将儒家经学由民间思想提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位,开启了儒学成为官学、显学和国学的始点。
⑵郑玄将西汉后期流传的各种《礼记》抄本,相互校对,并作注解,使得《礼记》大行于世,并流传至今。他的著作《三礼注》中《礼记·大学》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大学》研究著述。
⑶孔颖达解读《大学》,重点强调“诚意”的关键性作用。他将《大学》文本分为两大段,为朱熹将《大学》分为经、传两部分做好了铺垫。
⑷韩愈把“仁义”定为“道”的根本,并以《大学》为依据,提出了“正心一诚意一修身一齐家一治国一平天下”的儒家道德的修炼路径。他在《原道》中引用《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来证明和张扬儒家道统,并把《大学》、《孟子》、《易经》视做同等重要的“经书”,提高了《大学》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
2、宋代时期
程颢、程颐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作“大经”,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作“小经”,并继续尊崇儒家经学的正统地位,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
3、元明清时期
⑴元仁宗于皇庆二年(1313年)十一月颁布“考试程序”,明确规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用书。
⑵明代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规定乡试、会试头场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经文做题目,故大多读书人往往倾注一生,研读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使《大学》在儒家学说中的地位更加显赫。清代鼓吹复兴汉学,《大学》地位依然重要。
4、现当代时期
现在《大学》等国学经典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大学》成为部分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成为部分高校相关专业博士生必修课;学习形式呈现多样化,国学经典地位比较突出。
发生在一个世纪以前的“五四运动”曾经树起“打倒孔家店”的旗号,批孔是当时的潮流所向,激烈批孔的学者是当时文化界的耀眼明星。从客观原因上说,则是因为儒学为当时反动势力所利用。那时的儒学,占第一位的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存在,而是政治意义上的存在。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却未能推翻封建专制。
到了五四前夕,儒学原典中的那些崇实、进取的正能量已经消耗殆尽,而它的僵化、保守因素则被放大到极致,此时的儒学已经变成异常腐朽的学说,此时的孔子则成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守护神。
在那么严峻的形势下,如果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驱们以一种学究的态度来对待儒学,一边批判它的缺点,一边又充分铺陈它的优点,那就根本不可能改变当时的思想文化格局。要终结腐朽的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就必须造成强大的舆论定势;而要造成强大的舆论定势,就必须对腐朽的儒家文化采取激烈批判的方式。大势所趋,情绪偏激、说话过头,是很难避免的。
如果没有那种激烈的批判,就不能祛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重毒素,中国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因为毒素的持续扩散而趋于消亡。从这种意义上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不是破坏而是挽救了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享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成果的今人,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用它的某些偏颇来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步性。
在今日中国,占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文化,腐朽的封建主义文化早已被赶到边缘地带。中国人民正在朝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这样的文化环境、这样的文化使命,使得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以五四前辈不可得的从容态度去对待儒家文化,比较地侧重于对它的继承、消化、再创新的方面。
批判地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总方针。具体到实践中,批判与继承并非刻板的半对半的关系,这一时期可能是批判上升为主要方面,那一时期可能是继承上升为主要方面。我们必须根据文化环境和文化使命的不同而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这是历史辩证法在文化领域的一个基本要求。
三、弘扬了传统文化和传承薪火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这种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三纲八目具有阶级性, “明德”、“至善”都是封建主义对君主的政治要求和伦理标准;“格物”、“致知”等八条目是在修养问题上要求与三纲领中的政治理念和伦理思想相结合。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学说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大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对孔子代表的原始儒家思想作了一种体系性、结构性的概括和描述,以阐明儒家关于学习的内容、目标和为学的次序途径,旨在张扬儒家的君子修德之学和圣王的治政之道。
总的来讲,《大学》所表达的儒家重治国之本的传统观念,自始至终着力阐述儒家政治学总纲,所以能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教育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
四、撰写论文和准备心得体会交流
学习了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后,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收获和感悟。请大家把自己的收获体会写成论文,下一次课准备进行学习心得体会交流。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而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理论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写作要把握好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要素。
1、论题:选一个好的论题是论文写作的关键。选好论题,才能有进一步创作的可能性。选自己熟悉、喜欢的论题,才有创作的欲望和写好的把握。论文写作选择熟悉的论题,写作起来比较顺手,思路清晰,论点明确,而且提出的看法具有独特的创意和新颖性的观点。
2、论点:论点是论文的灵魂。一篇论文写得好不好,其衡量的标准就是立论好不好,新不新。论点立好了,论文写作也就成功了一半。论点其实就是观点,就是你对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好的论点是客观的,新颖的,容易被人接受。如果有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论点也未尝不可,只要能论述清楚就行,说不定你提出的论点就是真理级别的。
3、论据:确立了论点,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材料和理论来支持你的论点的问题。论据就是支持你论点的材料,依据和说理。论据存在的意义就是支持论点的成立。论据有实例、图文、数字、说理等内容。我们写作论文时,只有充分举例,充分说理,充分阐述,才有可能写好论文。
4、论证:论证是一种方法论。论证的方法有归纳、演绎、类比、对比、图文、举例、逻辑等等一系列的方法。一篇论文采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取决于论文需要什么样的论据。实例论证说服力强,更形象更具体,论述起来也比较轻松自然,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图文论证比较直观;归纳,演绎逻辑思维强。
论文写作既是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一种高层次的实践活动,教学与教研、读书与写作相辅相成。论文写作包括思想方法和写作技法两个方面。我们要具有一个正确态度、两个清晰认识、三个特别关注、四种良好习惯、五种构思技巧。做好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在老年大学这个园地留下我们的思想结晶。
1、一个正确态度:我们老年大学 “述而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闲谈的时候, 可以就某个问题侃侃而谈, 观点新颖, 见解独到, 而一旦要撰写成论文时, 却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了。只注重口语表达, 而忽视书面表达。
对于论文写作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国学的不会写文章, 是有点说不过去的。只要我们转变观念, 只要我们敢于动笔, 论文写作的门槛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要知道,只有写,才会写!
2、两个清晰认识:一是要清晰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优势;我们老年大学的学员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论文写作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找不到合适的切人口。如果我们从微观出发, 留心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那么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可谓俯拾即是。
二是要清晰认识自身写作的优势。课题就是问题, 从问题着手,论文写作的天地无比广阔, 大有可为。我们老年大学学员每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认知水平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就会导致个人的写作方向、写作风格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写作优势, 扬长避短, 驾轻就熟, 定位好自己理论研究的方向, 凸显自己的 “亮点”, 使自己的论文更加精彩。
3、三个特别关注:一是要关注新的时代背景。论文的写作, 首先要关注新的时代背景。国家提倡弘扬民族文化,高考和公务员考试都增加了国学内容。这样的新变化、新内容、新要求, 无疑为我们论文写作提供了发挥的平台。
二是要关注新的写作题材。面对这样一个无比宽广的写作平台, 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和写作思路, 认真地思考如何挖掘写作题材。各种写作题材, 每一类都是一个挖掘不尽、写之不竭的大海
三是要关注新的信息。时下发生的一些文化现象、文坛动向,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关注和了解, 使我们在保持对国学、对文学的一丝敏感和热情的同时, 拓宽自己的论文写作的思路和空间。
4、四种良好习惯:作为步入老年阶段的人来说, 能够参与学习、写作文章并能够长期坚持, 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平常的写作过程中, 要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一是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才会有收获, 学会思考才会有写作。;二是研读的习惯。认真阅读作品, 在阅读中学习, 在学习中借鉴。
这也是写作的一门重要功课。
三是提炼的习惯。从纷繁的现象中发现本质的东西, 就是提炼。要养成善于发现、善于提炼的习惯, 可以说, 没有提炼就没有写作。
四是积累的习惯。俗话说得好,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及时地将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用文字记录下来, 在不断的记录之中滤沙淘金。
虽说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 但是, 如果我们长期坚持, 逐步养成这几种习惯, 就如同构成了一个论文写作的“生态系统”, 从事写作自然会得心应手, 左右逢源。
5、五种构思技巧: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我们应该多动脑筋, 善于根据素材实际, 多角度思考, 灵活运用, 在论文构思和技法上, 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 概而论之, 可以借鉴以下五种常见的技法。
一是深加工:要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再往前走几步, 或者在别人略有所悟的地方向前推进一层, 使文章闪烁着思辨的光辉, 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二是新加工:充实补充一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新发现的材料, 用来论证已有定论的观点,或在人家没有关注的地方填补空白式的发现, 在内容上、思路上有所出新。
三是宽加工:善于把相关学科知识“嫁接”到《大学》的研读上来。
四是逆加工:对传统的已成定论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新看法之类的逆加工、逆向思维、“反弹琵琶”、写争鸣类文章等, 只要言之有理, 自圆其说, 确有创见, 都可以付之于文。
五是精加工:论文的构思要精巧, 形式要精巧, 内容要充实, 文字要优美。要多管齐下,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做到文质兼美, 可读性强。
《大学》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内圣”、“外王”之学的中心精神。《大学》所表达的儒家重治国之本的传统观念,自始至终着力阐述儒家政治学总纲,所以能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对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教育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大学》也是过去科举考试命题的主要范畴和资源。希望每个人都拿起笔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思考,奉献出好的论文!
【学习札记】
大学之道重修身,目标理想指南针。
知止定位方向明,坚定不移持以恒。
宁静致远聚精神,安分守己知根本。
思虑通达无偏见,心安理得为人稳。
《大学》研读第11讲学习总结
本讲课程我们进行《大学》研读的教学总结,回顾了《大学》研读的学习过程和收获体会,梳理了研读《大学》的特点及成绩,探讨了《大学》的基本思想、学术价值和历史影响。对撰写论文和准备心得体会交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布置。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传承薪火和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