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研究教材——做到研读、把握和整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何研究教材——做到研读、把握和整合
(2021090)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研究什么呢?大到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家庭教育,小到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应该成为研究对象,都是一个博大的世界。而课堂教学,则是每一名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的内容。李镇西老师在《幸福比优秀更重要》一书中曾说:“最重要的研究是课堂魅力的研究;课堂的魅力就是教师的魅力。”是的,课堂,是教师幸福的土壤。
那么对于课堂教学,应该研究哪些内容呢?教材教法、课堂结构、教学细节、学生学情、教师自己、课堂效益等等,都应该在研究之列。本文只从研究教材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如何研究教材?人教社网站引用一位特级教师的文字这样论述:“以章节为单位、以课时为核心、以对比为手法,尽可能深入研究,从而尽可能把握教材。”这段话当然非常经典,但也存在致命的缺憾,那就是“目中无人”——缺失了教材的学习者“学生”。
李镇西老师谈到自己备课时曾说:“这么多年来,我备课有一个原则,就是无论我讲过多少遍这篇课文,我都当作第一次讲来备课。备课时我不会去看以前的教案,而是把这篇课文当作第一次讲来钻研。这种钻研首先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然后,关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是的,教师研究教材,是在教材与学生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通过这座桥梁轻松愉快地接近教材,深入教材,如果没有了学生这个支点,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就缺少了方向,必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因此,研究教材应该是教师以学生的认知基础为起点,对教材进行研读、把握和整合。
研读,即“以章节为单位、以课时为核心、以对比为手法,尽可能深入研究,从而尽可能把握教材”,既要将不同版本进行对比,又要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
研读教材讲究一个“细”字,要求教师逐字逐句甚至逐个标点进行阅读和思考,如此阅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执教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课《土地的誓言》一文前,便收获了惊喜。文章第二段第四行有一句话“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我认为其中的“过”字用得不好,不如改成“着”。因为“过”表示“曾经或已经”,给人的感觉是“已经过去了”;而“着”表示“正在进行”,更符合文意。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1941年9月18日,当时东北三省仍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之下,作者的“欢笑”仍然被“埋葬着”。
有了这样的文本阅读,我便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质疑教材,并将其形成文字,在《中国教师报》发表。
在这种“细”读的基础上,再辅以对比阅读和研究成果借鉴,便可以将教材读懂、读深、读透,直至整体上把握。这种把握,是将文本知识由“点”连接成“线”,由“线”扩展成“面”,由“面”建构成“体”的知识建构,这是引领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基础。
研究教材最关键的环节是对教材的整合。
教材体现的是编者的意志,它从内容、形式到编排体系,都不具备普适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所教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对教材进行增删甚至改编。其实,绝大多数教师的备课,都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只是他们仅仅停留在“增删”的层次上,远远达不到“改编”,因为改编教材,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应该是实力。在没有深切领会教材的基本结构和意义之前,就按照自己的方式随意地“改编”,是非常危险的。
湖北有位“不按教材顺序讲”的何文浩老师,他是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的物理教师,他从来不留课外作业,所教的学生却能全部考上大学,而且都是重点大学,学生们习惯称他为“何特”。何特有何“特”?他的“特”就是整合教材。他在吃透了教材后,不按教材顺序讲,只讲他提炼的精华,每章每节互相渗透。
他这套“功夫”是历经几十年的“修行”练就的。他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后在宜昌兴山农村中学教书20年。农村中学没有统一教材,他自己编写,自己刻钢板,自己印刷,每晚在油灯下忙碌。后来有了教材,他开始背书,高中三册书他熟知第几章有几节内容,具体内容在第几页。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具备了这样的“硬功”和“内功”,那整合出的教材一定是优质高效的。
综上,研究教材离不开研读,研读教材离不开细读;在细读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材,使我们“研究”的结果——教案,符合自己班上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基础。如此,我们的教材就等于“研究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