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锦 散文 心中的父亲
在我的床头柜里,至今仍珍藏着一件珍贵的物品。那是老父亲用过的一条行军布绑腿,每当我凝视它时,总会感到父亲大人仿佛又回到了我的身边,在向我娓娓述说着如烟的往事。
从父亲的口中得知,他老人家1935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幼年时便不幸失去了父母,只得跟着哥嫂过日子,由于年纪小不懂事,常受哥嫂的打骂。平时要干很多活,干不好就没有饭吃。有时因为贪玩,回家晚了,只好夜里在门外蹲一宿,或在邻居家的灶台上蜷缩一夜。就这样度过了一个艰难悲苦的童年。
那是在老人家15岁的那个夏天。那一天,天特别的炎热,到中午吃饭的点了,父亲和小伙伴们才从河里爬上来,湿漉漉地跑回家。大伯、大娘见状气呼呼地问:“我让你拾的柴和呢”?父亲气喘吁吁说:“玩忘了”。“没拾柴禾就别想吃饭。”大娘没好气地说。“不吃就不吃”父亲嘟囔着嘴就跑了。正好遇见村里有支大部队经过,父亲好像看到了救星一般,就跟在队伍后边走着,边走边问:“解放军哥哥,你们去哪?带上我行吗?”解放军哥哥对父亲笑了笑没说话,父亲有点着急了,就跑到队伍前面拦住了去路,坐在地上说:“不让我参军我就不走,要不就从我身上踩过去。”由于父亲的一人阻挡,部队不能前进,后来有人找了团长,团长看着眼前的瘦小的半大孩子,和蔼可亲地问:“你为啥要当兵啊”,父亲回答道:“为了全国人民得解放,让那些受苦的人不再受苦。”那个团长听了笑了,“呀呵,挺有骨气,跟部队走吧!”就这样父亲从此走上了革命的生涯。
父亲跟着这支部队,曾跨过汹涌的鸭绿江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大长了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在部队里,他积极听从首长的安排,并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到了部队的第二年,他和战友们接到的任务是帮老百姓家整理准备过冬的房屋。父亲和几个战士用纸糊窗户时髦,因窗户上有钉子,一个小战士用嘴去咬钉子,一不小心把钉子竟然咽到了肚子里。这下麻烦了,赶紧去找医生吧,可那时医疗水平非常落后,也没人能想出啥好办法来。为了挽救战友的生命,父亲想到了一个民间土办法,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让小战士吃生韭菜,不吃饭,只是多吃,每次大便父亲就跟着去查看,这样吃了两三次,那个被吃进肚子的钉子终于被拉下来了。父亲因这事立功了,还在全连受到了通报表扬。父亲的心地很善良,平时他习惯于老百姓挑水、干农活,给战友们洗衣服,总是热心地帮助别人。父亲在十八岁那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父亲就投身于党的事业,党组织就是他温暖的家。
父亲时刻都在关心着他身边的战士、群众,凡事都以党的事业为主,从来不想他自己。后来,父亲随着这支部队转战到了东北,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队部得经过一条大河到达宿营地,大河很宽,当时正是冬季,河水都结了厚厚的冰。我父亲当时是教导员,为以防不测,他走在部队的最后面负责断后,当队伍快要走过这条冰河时,突然河里的冰被裂开,只听“咔嚓”一声,父亲就随着融化的冰水掉进了冰河里。听父亲说,当时好险,差点被河水冲走了,父亲见状不好,赶紧展开双臂把身体卡在冰河上,战友回头一看,坏了,教导员掉河里了,赶紧跑回来救人,当被战友们拉上来的时候,父亲身体也快冻僵了。战友把父亲拉上来后,在宿营地用好几个大被子把身体捂住,有丰富经验的老班长来了,吃惊地说你们这样会要了他的命,赶紧把被子撤了,把他的衣服都脱了,放在水缸里,把身体里的寒气逼出来,不然会落病根的。就这样父亲在水缸里呆了好半天才部算把身体里的寒气逼出来,但从那以后父亲就落下了可怕的风湿病根,每到阴天下雨,骨节都会痛得难忍。
由于这个原因,父亲因病退伍转业到了地方。父亲先是在一个发电所工作,但因为惦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后来,便自愿回家乡做了一名大队村委书记。在家乡的土地上,父亲带领大家修水库、种庄稼,无论在哪儿,什么工作都是以党的事业为核心,因为是共产党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记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年我才六岁,听父亲讲,那场史无前例的唐山大地震可把唐山市的人民给害惨了,唐山市内的大楼几乎全被夷为平地,地震中心部位到处是一片片可怕的狼藉,人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当时,我们村子的房屋也被震得倒塌过半,人们只好搭建了简易房避难。为了维护乡亲们的生命安全,父亲和村里党员们在四处奔波,一天到晚都不能回家。
那天晚上又发生余震了,妈妈还去了姥姥家,我被强烈的震动摇醒了,我们姐三个吓得抱在了一起。忽然听到大街有人喊:“二宝田,快起来,三叔快起来,二奶奶快起来,大家快起来,一定要远离危险建筑物,又发生地震了。”这人一边喊一边挨家敲门,原来是父亲,父亲跑在大街上焦急地喊着,我说:“大姐你听是爸爸,爸爸在喊二大爷他们呢。”等过了好一阵,父亲来到我们窗前说:“文建、彩虹你们没事吧,没事就睡吧,我还得去别处看看,看看别人家有事没,没事我才放心,”我回答:“没事!爸您去照看乡亲们吧。”说话间,爸爸已经走没影了!
父亲投身于革命事业,时时以关心人民群众为已任,得到了人们的一致称赞。老人家因在部队上身体落下了病根,不幸于1983年去世,年仅49岁。
回想起来,父亲老人家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生命因高尚而充实辉煌,并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一颗颗崇高道德理想的种子,这种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在我心灵的沃土上发芽、生根、舒枝展叶、盘根错节,时时激励着我不断向人生的崇高境界迈进,努力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异议,可联系及时撤回。
个人简介
李文锦,字月帛,笔名锦文,河北唐山人。1971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小酷爱文学,尤喜诗词。十三岁开始写日记至今,三十多年笔耕不辍。是遵化市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诗词学会会员,近年多次参加古体诗和现代诗大赛并获奖,在多处平台报刊发表诗词,并西南文学诗社出版诗刊,安徽司空山诗社等定期出版诗集《司空山诗刊》。
现任北京凌宇书画院行政管理副院长。
2015年9月出版个人专集《李文锦心语》。
顾问:关仁山 峭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健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古体诗词:刘艳芹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本期编辑:徐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