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个朋友都没有,那么恭喜你,证明你已经成熟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如果你一个朋友也没有,那么恭喜,你已经成熟了。”
我们都知道的是,说这句话的村上春树,如今可不是一个没朋友的人。事实上,成名之后的村上莫名有了很多“朋友”。而在他成名之前,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渴望把他当朋友。
在他的作品中,也经常会流露出淡淡的,人与人之间那种隔膜感: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没有朋友时,个体才是真正成熟的人——这话听着很残酷,却是一个极为客观的事实。
人的一生中,如果按照邓巴150人交友上限的理论,那么真正能够成为自己朋友的人,尤其是能够成为亲密友人的,可能最多只有2、3个,甚至于完全没有。
毕竟,年轻时候呼朋引伴,是出于个体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和探索,是个体在敞开心扉认识这个陌生世界和他人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心无旁骛,充满理想和梦幻感,把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情感的触动,对方的关注与理解,当成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情感体验,最珍贵的个人经历。
正是在这些细碎俗常的经历中,个体从他人的评价里懂得了自己,看清楚了他人与自我的区别,也逐渐明白了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最认可的是什么,并逐渐与周围的人分离、离散,甚至断掉联系。
断掉的联系,就不再是关系,而只是记忆中的点滴而已。
这些点点滴滴,这些人之初的敞亮、交往、体贴、原谅、融汇,点燃了生命最初的光,让我们在自己之外,找到这个世界的其他参考和样板。
但是,朋友的的确确仅是人生参考和样板而已。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长久陪伴和留在自己身边的人,第一是血缘姻亲,第二是婚姻中的爱人和子女,第三,才会是志同道合,彼此理解和欣赏的朋友。
并且,这样的朋友根本就很少遇见到。年龄一到,他们就如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忙;有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子女爱人要打理和关注。
昔日那份单纯的情谊,那份需要时日相处,需要语言沟通,需要行为支持的友情,最终会耗散在距离、工作、家庭这些日常琐事里。
昔日情谊,扎扎实实的,会随时光流转、距离远近、话题与价值观迥异而逐渐稀薄、消散、远去。
我们始终无法阻拦,时间对我们每一个人的改造与雕刻。
无论我们的内心如何不舍,对往日时光如何怀念,只要它们不再是目前生活所需,只要它们因为距离和精力等原因逐一跌落出我们的生活范围,身边没朋友而只有家人的情形,就会如期抵达。
毕竟,朋友不是家人。
心理上,朋友是那种自己有闲心消遣时候,希望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畅谈的伙伴。大家玩笑逗乐一番,人生乐趣就多了起来。
当我们遇到困难,陷入困境,心情不快时,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就是身边那些一般性朋友的同情、怜悯,或者假装同情实则幸灾乐祸的表现。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理所当然。
懂相处之道的人,深刻知道和理解,自己春风得意时候,呼啦啦聚拢在身边的所谓朋友,是什么路数和目的;也十分明白,这样不请自来的“朋友”,不过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而已,绝非长长久久可以交心互助,彼此砥砺的知心人。
历经世事后的我们,心理不再单纯,生活不止于享乐和分享彼此观点,而是在家庭、爱人、父母、孩子、工作等不同维度上,不停旋转与成长的个体。
当每一个人都忙碌于身边最为重要的事情和人时,把时间留给朋友,只可能是因为你们彼此有正经事情要商谈,彼此窥探一下对方的私人生活到底怎样而已。
别说这是势力不懂情谊,而是人人精力有限。我们最清楚的一点是:跟家人在一起,自己才是自己,才最放松;跟朋友在一起未必求仁得仁。
所以,成熟后的我们,真的有可能,一个朋友都没有,却依然安心。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Wells, A. (2019). Breaking the Cybernetic Cod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 Human Metacognitive Control System to Enhance Mental Healt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26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