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真正的成熟,就是不动声色去修心

南怀瑾先生在书里写道: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社会中。

我们每个人都在修行中生活,也在生活中修行。”

一个人能走多远的路,取决于他修为的高度。

1
修炼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就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

它藏着你自律的生活,还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

一个人若是整日灰头土脸,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慢慢远离你。

修炼外表,是尊重别人,更是取悦自己。

得体的外表,是给岁月最好的修饰。

认真对待生活的人,才能获得生活的垂青。

2
修炼言行

看过一句话:

“管好自己的言行,就是极好的修行。”

亮眼的外表、得体的装扮很容易让人有乍见之欢。

但想要让人久处不厌,则更多地在于你的谈吐和举止。

有的人相处起来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有的人却总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个人的言行,就是他最好的名片。

所谓的高情商,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心里装着别人。

3
修炼脾气

常言道:发脾气是本能,不生气才是本事。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不顺眼的人,不顺心的事。

有些人动不动就被脾气牵着走,火从心头起,气向胆边生。

真正厉害的人,却早已把人生调成了静音。

收一收自己的脾气,遇事不急,逢人不恼。

你会发现,身边的贵人多了,路也变顺了。

4
做事,是最靠谱的修行

《宋史·朱熹传》中有一句话说:静时有动时无。

这点出了一些读书人和修行人的通病。只重视静修、静养,不注重在实践中把握、体悟。

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平时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一到关键时候大脑就一片空白。这就是静时有动时无。

王阳明认为,人必须在做事上磨炼,才能真正站得住脚;

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

5
看谁都不顺眼,是你修行不够

你看到的世界,就是内心的折射。

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示,我们会更厌恶那些,跟自己有类似缺点的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在外界看到了类似自己的缺点,那么他会愈发生气,愈发排斥。

6
修心

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 正视自己,修一颗平常心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来源大都就是没有看清别人,正视自己。把陌生人当熟人,熟人当朋友,朋友当亲人,亲人当爱人,爱人不当所爱之人。

过了河,越了界,说话没分寸,行事没规矩。久而久之,人心容易走散,感情容易变凉。

不轻视自己是素养,不高估自己是涵养,唯有平视,才能修得一颗平常心。

  • 积极乐观,修一颗自渡心

杨绛先生说过: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喜忧苦乐,跌宕起伏,唯有自渡,方能远航。

  • 立即行动,修一颗精进心

“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告诫我们,坚决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言必行,行必果,执行力是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才华。那么,请立即行动,从今天开始,从脚下起步,持之以恒。

<<向左滑动 浏览河南省法学会简介>>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继续阅读(剩余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