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相成
这个世界是相反相成的。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国古人对相反相成的概念有很深的理解,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
“相反相成”一词始见于班固的《前汉书》,而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阐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在老子看来,有无、损益、多少、长短、先后、兴废、难易、美丑、荣辱、生死、厚薄、轻重、智愚、贵贱、阴阳、动静、攻守、进退、强弱、刚柔等,都是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并互相转化的共同体。
人性也是如此。
每个人的潜意识是一体两面的,如果用二分法来讲的话,是好坏皆有,善恶同体,阴阳和谐的,相生相成,循环往复。
但正如前面一篇文章引用圣经创世纪故事时提到的,人类的“堕落”就是由于开始分辨善恶美丑对错,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每个社会、每个人都有立场,都有是非对错,都有“好的”和“坏的”。
单一品质的塑造和定型,会直接压抑相应的特质。
而这样的理想化追求,导致的是我们人性层面的分裂,我们本有的黑暗与阴影部分被压抑在了内心的潜意识深处。
因而,荣格用阴影来形容这种被压抑的人性,并且说,“被我们埋葬的东西,会随着自我的虚弱而变得日益肥大。”
每个人都有一个外显的人格,而与之对立的那些东西,就是“阴影”,它们藏在潜意识深处,甚至永远无法被意识触及的地方。
然而它们又不能消灭,所以自我只能用强大的防御机制来“封印”它们,但是,潜意识力量之强大,往往是意识“看”不见的,所以一些有趣的现象就会出现。
比如一个极其外向的人,他找的配偶,经常是极其内向的。
比如一个快乐得过分的人,你可以推测,他的内心可能极度悲伤。
比如一个极其节俭的人,他的配偶或孩子,比较容易是败家子。
人们往往受着潜意识的支配,通过建立一段关系,来碰触自己内心的这个“阴影”。
越是持有二元对立的“好坏观”,就意味着我们的内心和人性就越分裂,于是会出现这个局面:意识上使劲朝向“好”,潜意识却总是被“坏”吸引。
所以,“好”的极致,往往会导致“坏”的极致。
越好人,越恐怖。
从前有个人去看医生,他说自己很沮丧,生活无情而残酷,在这充满威胁世上觉得非常孤独。
医生说:“不要紧,城里的马戏团有位著名的小丑,会说所有笑话。看了他的表演,你就不会再烦恼了。”
那个人哭着说:“可是医生,我就是那个小丑啊。”
越快乐,越悲伤。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谦逊是最大的美德之一,骄傲则是与其对立的负面。
于是出现了很主流的人群,“中国式好人”。
他们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很谦虚,不自傲。他们没有诉求,也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
他们是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
“好人”对待自己的“好”很在意,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我是一个好人”的感觉。哪怕撕毁关系,遭遇不公平待遇,甚至是牺牲最亲的人,也要去捍卫“我是一个好人”的自我感觉。
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一股谦虚的神情,微微佝偻着身子,脸上写满了:我是好人。但总给人一种猥琐的感觉。
越谦虚,越猥琐。
因为,谦逊不是人的本性,自恋、自大、骄傲才是。
如果骨子里的自恋没有转化,却极力表现得很谦逊,那谦虚只是表面的、意识层面的,甚至虚假的。
而骨子里满满的自恋被认为是坏的,所以不能坦荡表达,一旦表达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呈现了坏的特质。因此,就有恐惧感和罪疚感,于是混合成了猥琐。
快乐和悲伤的对立也是如此,人们害怕自己显露的悲伤不被人接受,于是越悲伤越努力呈现出快乐的样子。
生命的三大动力,自恋、性、攻击性,都是这样的,如果你将它们视为好的,并坦荡追求,它们就会呈现出生命的热情和感染力;反之,就是“道貌岸然”。
社会文明中往往对人性的三大动力进行压制,反对自大、忌讳谈性,强调克制愤怒。而正是对这些生命动力的遏制,导致了很多强烈反噬的黑暗势力。
而当我们由衷看到、懂得人性中的这些生命动力,并了解到它们的美好时,就可以活出热情和创造力,就可以像一棵大树一样,树冠伸向天空,树根扎根大地,伸展于天地之间,连接光明与黑暗。
这一切都要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展开,而作为最深刻的关系:亲密关系,是完善彼此人性最好的途径。
人们通常认为,恋爱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其实,恋爱甚至人生更大的动力,是追求人性上的圆满,于是会出现各种痛苦的选择,而痛苦,最终是为了融合人性的不同部分,最终趋向人性的完整。
让我们拥抱真实的“好”与“坏”,拥抱完整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