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华|我有恩师,曰良曰恕

征文启事|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

声 明:

陈明华老师系文乡平台编委,为保证征文评选公平公正,本平台编委征文作品一律不参与评选!陈明华老师作品集《云岩闲草》即将由文乡平台编辑出版,敬请关注,欢迎留言预订!
左一为恩师史良恕先生

我有恩师,曰良曰恕

——史良恕先生旧事重拾

作者:陈明华

“和你们在一起,我的一颗老心又怦~怦~地直跳啊!其一,我又想起了当年;其二,我欣喜你们的今天……”
这是史良恕先生参加我们高中同学聚会时的开场白,时间是我们毕业后的38年。此时的老先生尽管已是八十高龄,但说话依然是中气浑厚,顿挫有力,有极好的“场”效应。他的演讲依然是那么的机锋敏锐,洒脱自如,只是节奏稍微缓慢了一些。史老师的登场一下子又将我们带到了当年那气场十足、智光闪耀、精彩纷呈的课堂。当时,我就有了想写一点的冲动,可惜直到今天才得以落笔。
我们1979年上高中的学校,就是现在已经停办的云岭中学,那时官方名称还叫枞阳县林业中学。校长陶庆如出于高考改革的需要,把校名改为“云岭”,所以“林校”“云岭”这两个名称在学生中是混用的。当时,各种劳动也还是常有的,不过,文化课已成了办学之重。
那时,史老师是教导主任,又兼授我们文科班的地理课。在领导岗位上,一般都是比较忙碌的,但史老师并没有因此而耽误教学。他的课堂总以良“法”作舟,活力横生,严肃而不失灵活,启智而充满趣味。讲地球自转和公转,一架地球仪和一把虎头牌手电筒的演示,就解决了学生对昼夜交替和四季轮回的理解(这些我们那时是在高中才学);讲分区地理,总有他亲手刻印的卡片,源源不断循序渐进地发下来,让我们填城市,填湖泊,划铁路起止,划江河流向,划等高线等压线;他有一块小黑板,讲课时随讲随划,课本,道理,全在他的脑子里,慧语与真知就是他的“摄魂大法”;讲昆明,满是“春城”的魅力,讲“雾都伦敦”,我们初识了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老先生教书用功若此!境界若此!在史老师的课上,我获得了扎实而丰厚的地理学知识,就是在今天,我仍能用之于我的语文课堂,参与研讨也不至于做蹩脚的听众。
我幸运地走上从教之路,是在奔波闯荡了一圈之后的事。我努力地梳理记忆中老师们的经验,老先生在我心中是独树一帜的。我虽然无法达到先生的高度,但追求课堂的扎实灵动和清晰的逻辑,是受到史老师深深影响的。
史老师的地理课视野是非常宏阔的,课堂深度也不失分寸,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实,我们初进校时,从学长们的闲谈中得知,学生们更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语文课。直到今天,我还觉得当时没能聆听他的语文课是一件憾事。不过,他的地理课,语文风采也是那么的让人佩服。说实话,那个时代的老师上课拖腔带话柄儿的相当普遍,可史老师的课总是那么的干净利落,几乎不存在刻板化的语言,时不时地就会讲出一些章句或是新鲜词汇,自然得宛如山中清泉,却往往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有时一个评语都能开拓一片语文天地。记得有一次,是地理考试,那时的试卷都是手工刻写油印的。其中有一道大题是比较英德经济的,不过,试题中的“德”字是草书,加上墨迹不清,看上去很像是“法”字。当我一二三四洋洋洒洒地答完时,心里感觉还很爽。不料,试卷发下来时,居然是五个红色的大字和一个惊叹号:大意失荆州!说来可笑,我那时还真不全懂这个成语,连成语词典都没有,更说不上百度一下了。费了一番周折,我才知道,这典出《三国演义》的五个字里有责备,有惋惜,更有期许……先生之心拳拳矣!自此,阅读与积累的愿望也开始在我心头迫切起来。
后来,我偶尔搞点写作,有一篇《云岩赋》的文章发表在报上了。一日,我在安庆出差,突然接到了号码陌生、声音却很熟悉的电话,居然是史老师给我送鼓励来了。此刻,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背后永远有老师的守望,而我,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是他的一个并不起眼的学生。
孔子在回答子贡的奉行终身之言时用了一个“恕”字。史老师就是这个字的践行者。史老师的课堂,听不到呵斥的声音,见得到的是景仰的目光,善导与宽宥赢得了无数尊重。记得他的办公室是在操场西侧的低矮的小平房内,旁边是学生宿舍。这里的居住条件明显比设在一长排教室处的要差很多,史老师有一种“安之陋巷”的泰然。林校高中部撤销后,为解决所谓的领导位子,主管部门有些犯难。不料,史老师付诸一笑:“不羡鸡口,何须牛后?静心教书足矣。”但有些问题,他又是极讲原则的。学校的前身是林校,那时的办学资源非常有限。我们读完两年高中,几乎没有什么复习资料,学校图书室也是徒有其名。一本《红楼梦》已残缺不全,史老师曾经借阅过。归还时,管理员也嫌弃了:只有半本,没有用了,还还什么?史老师说:“学校图书,借阅必还,这是原则!”半本《红楼梦》留下的是一种风范。
左二为恩师史良恕先生
别以为他只是个文质彬彬的教书人,其实,他的办事作风就是雷厉风行,要是烈性一出,也是让人胆寒的。他的果敢,他的不怒而威,总能让事情落实,让问题圆满解决。当年的治校环境相当特殊,法制也不健全,村校矛盾时有发生,论道理,拿方案,都让人服他。当地倒也有几个想蛮干的人,但在史老师面前,也不得不掂量掂量。晨练时,人们见他常打太极拳,打得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有同事要议论几句,他说,文者经、武者纬嘛。太极招式与人格精神在先生身上已是合二为一了。现在我也快要退休了,很想去史老师那里学个一招半式,衷心祝愿老先生身体康健!
一个人的人格定型,有两种人的影响是很大的,那就是父母和老师。史老师对我,对他的所有学生的影响都是长远的。他自己是勤勉的,自律的。他对他的学生并不刻意向谁,但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他的温暖。他要求每一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没有潜意识里的那种期待,显示着一种长者的心胸博大和淡然。

来源:文乡枞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