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国科研人员攻克精神类疾病治疗难题,成果在世界顶刊Cell发表!
坐落于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一处僻静角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虽然地处几栋老楼之中,但是实验室内部却是“别有洞天”。实验室的研究团队由“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等100位左右科研人员共同组成。近期,来自实验室的邵振华教授在世界顶尖科学期刊Cell发表了一篇关于“多巴胺与精神类疾病”的学术文章。该文章通过对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精神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日后研究精神类药物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极具研究价值。
邵振华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人类重大疾病进行生物治疗研究。精神类疾病治疗就是邵振华团队的研究方向之一。一直以来,全世界都对精神类疾病如何得到有效的治疗感到困扰。对于如何有效地治疗精神类疾病,科学家们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已经陆续进行研究。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的神经递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感和感觉有关,它承载着传递开心和兴奋信息的作用。多巴胺的分泌会使人感受到开心、兴奋和愉悦。“恋爱时意醉情迷,激动时热血如沸,焦虑时夜不能寐”,人在恋爱、运动和品尝美食的时候,人体的多巴胺水平往往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将随之下降这一事实,在人类和灵长类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近年来有研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证明了多巴胺功能下降,认知功能下降和脑老化的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水平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
多巴胺系统调节障碍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症和垂体肿瘤的发生等。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最早发现了多巴胺治疗帕金森病之间的密切关系。产生帕金森病等精神类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患病脑内多巴胺分泌减少,因此,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促进患者脑内分泌多巴胺。当医生面对帕金森病以及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早期患者,会建议他们加强运动,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但如果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则只能够依靠药物来缓解症状。
DRD1-Gs与不同配体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随后,科学家进一步证实,导致帕金森症等精神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体的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系统遭到破坏。所以,有科学家提出,如果导致精神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分泌的多巴胺减少,那么生产出一种与多巴胺功能相同的药物,替代多巴胺在人体发挥作用,就能有效治疗帕金森症等精神类疾病。尽管已经有科学家证实,多巴胺与精神类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生产药物的进程始终没有太多进展。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这种药物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清晰。邵振华团队的研究找到了药物的作用机制,揭开了可穿透血脑屏障的药物的识别模式,为未来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开发指明了新的方向。
由于多巴胺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也会对昆虫的生理反应和行为过程产生影响。并且多巴胺主要通过多巴胺受体来发挥作用。因此邵振华团队利用昆虫细胞对多巴胺受体进行分析,探究当前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的作用机制,邵振华团队首先是从大量的昆虫细胞中提取出多巴胺受体,并以提取出来的多巴胺受体作为基础材料,依次添加市面上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制作成水溶液的样品,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发生的变化。
邵振华团队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的微粒进行拍照并采集,通过计算三维重构技术,将微观世界的分子实现了可视化,明确地解析了多巴胺受体的调节机制。通过邵振华团队对多巴胺与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究精神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日后精神类药物的研发指明了道路。
邵振华教授在世界顶尖科学期刊《Cell》发表的关于“多巴胺与精神类疾病”的学术文章,一经发表便获得了学界的一致好评。Cell杂志的编辑人和审稿人对此也进行了高度评价,称该项研究解决了困扰学界数十年的难题,邵振华团队的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多巴胺受体是如何识别并结合多巴胺,为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用于治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的研发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目前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在迅速上升期,期待成果能早日用于新药研发。
该论文故事作为Cell杂志封面(cover image)于2021年2月18日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