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一遍《论语》(第8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智)?”

里,是古代的面积单位,即长宽各300步。古代计里画方,安置居民,里是居民组织的基本单位。

现在有些地方,仍以里为名,比如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有一个“里村”,“里”不是里外的“里”。

择,某些方言可能读作zhai,所以有的古书引用误作“宅”。

孔子说:“左邻右舍都是有仁德的人该是多美的一件事呀。不与仁人相邻,怎么能得到智慧呢?”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

约,“困穷”的意思。

不仁的人心里没有规矩和底线,穷困的时间长了就可能为非作歹,安乐的时间长了就可能腐化堕落。有仁德的人以“仁”为标准,穷也好,达也好,我行我素。

孔子常以仁、智并举,仁是体,智为用。仁主静,不动如山,安于仁;智主动,长流似水,利于仁。

“利于仁”大概就是努力为“安于仁”创造有利的条件。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仁者以“仁”为标准,好恶也以此定,其所好之人是仁人,所恶之人是不仁之人。

不仁的人没有这个标准,其所好之人是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所恶之人或者说看不上的人是不可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志”是有心追求。

如果立志追求“仁”的境界,离仁近一点,离恶就会远一点。仁成,无恶也。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们都想要富贵,这很正常,但是不以其“道”得之的富和贵,君子宁可不要。要了也不会有好,要了也不会长久。

行其道,本着良心做事,但是仍然贫与贱。那就贫与贱吧,安之若素。

孔子的道就是“仁”,君子的行为背离了“仁”,你做都做了,还怕传出不好的名声吗?

“终食”是一顿饭的工夫,形容时间很短。“造次”是急急忙忙。“颠沛”是困顿挫折。君子无时无刻不按照“仁”的要求行事,火烧眉毛也不忘了“仁”的要求,困顿挫折也不忘了“仁”的要求。

就是说“仁”的要求已经刻到了骨子里,扎进了潜意识里,已经与这个人融合为一体了。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很悲观,他说他没见过好恶分明的人。好仁,玩命追求。恶不仁,深恶痛绝,不让不仁的人影响到自己,就像有洁癖的人一样,远离一切污浊。这是讲心。

接着讲力。孔子说他没见过有谁心中追求仁,却因力不足而做不到。有没有人能在一天里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追求“仁”上?也许有吧,反正孔子说他没见过。

如果真像孔子说的这样去做,不就走了极端了吗?而走极端很明显是孔子所反对的。孔子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说明他自己也不是这样去做的。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们所犯的过错,应该先进行分类。观人之过要随类而责,该批评批评,该原谅原谅,这是仁人之心。

一个学生学习非常刻苦,但还是学不会,则不应该受到批评。不仅不应该受批评,反而应该安慰。因为不学而不会,才应受到批评。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卖油郎独占花魁》里,卖油郎说:“若得这等美人搂抱了睡一夜,死也甘心。”

孔子不喜欢美人,喜欢“道”,他说:“谁早上能来给我讲明白'道’,就是晚上死了也甘心。”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士,即君子,是下层贵族的一般称呼。

孔子说:“号称追求'道’的君子,如果以恶衣恶食为耻,也就是说过分在意吃穿,这样的人是不够资格跟我探讨'道’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穷乡僻壤的人,没见过有钱人的生活,他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人最怕的不是穷,而是人比人。谁能看着别人的富贵,还能坦然过着自己的清贫,才能称为真君子。颜回是也。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行立于天下,无可无不可,没有必须要做的事,也没有一定不能做的事,做与不做要看是不是合乎义。有所为,有所不为,义之与比。”比,是亲近的意思。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德怀天下,从集体利益和大局考虑,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舍小我成就大我,舍己为人,这是君子的气度和境界。而小人呢,他只关心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自私自利。

君子心里有底线,知道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能做;小人见利忘义,无原则、无底线,往往会挺而走险。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依照。

小人唯利是从,一切行动都看对自己有没有利。

对你有利,难免会损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容易招恨。

(0)

相关推荐

  • 论语:好勇疾贫(8-10)

    民众如果长期居于穷困地位,必定心生不安,还会犯上作乱.但是,对于那些不仁之人,不能逼迫得太过厉害,不然也会生乱.这都将影响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 ...

  • 半部《论语》治天下,10句话教你看清君子与小人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中"小人"和"君子"分别出现了24次.107次之多.我们选取了<论语> ...

  • 中庸研读第3讲:第2-4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3讲:第2-4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章研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认识中庸是君子的最基本的标准,"中庸"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4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阳货第十七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馈)孔子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2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1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3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乡党第十 10.7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0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先进第十一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9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罕&q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8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7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16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述而第七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