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中学周边三十年代原来是这样的
年轻话友陈硕在《话说天津卫》节目中询问是否有老先生曾见过“大局子花园”里大佛寺“香炉”的问题,得到了节目资深话友高景云先生的回应。儿时曾经多次去过“大局子花园”,见过“香炉”的印象及周围环境情况等等,至今仍都印刻在老人的脑海中。接下来,我们就跟随老先生的回忆口述去大局子花园及周边“逛逛”。
高景云
1931年生人,幼居小白楼,入学工商附中,后继续就读工商大学(津沽大学)
博闻强记,学养深厚,受天津乡土文化浸润,有着幽默、细腻的讲述风格,深受广大听友尊敬喜爱;
受家庭影响,自幼入天主教耶稣会,师承多位知名学者。经历坎坷,颇具传奇色彩。现为天津西开教堂神职。
为何叫“大局子”?
在我们那个时代,这个花园叫“大局子花园”。怎么叫“大局子”呢?正如陈硕小朋友说的,因为有(警察)分局,现在还叫河西分局,它一直延续下来的。
我说的是在日本占领天津以前,37年以前,它就是一个公安局,那时叫警察局。为什么叫大局子呢?肯定相对有“小局子”,对!小局子在芝罘路(即现在的苏州道)江西路口。那里实际上是个丁字路口,它在路南。小局子是一个青砖的两层的独立小楼,有警察在那驻扎,管理户口呀……它的功能好像就是现在派出所。
小局子旁边胡同就叫“分局东胡同”,也叫分局,当时的概念比较混乱了。分局东胡同也叫大土地庙,这都是“三义庄”老地名,起码得80多岁以上的人才能知道这些地名了。光有“大土地庙”这地名,我都没看见过土地庙,这是在很早以前了。
花园占地也就是百米见方,花园后边(靠海河那面)这个楼就是原来的北洋大学(再早是德国医院)其中一部分。它有两座楼,一个就是女一中那个楼,就是现在海河中学,也是靠海河边。这楼靠北,靠墙子河,因为那是墙子河到海河的入口。南边的楼,后来就作为警察局,老国民党的警察局,所以那个花园就叫“大局子花园”。
我见过那个“香炉”
这花园里的香炉,我还真看见过,有印象。这个香炉是嘛样的呢?是个铁的,铸铁的。我的印象就是一个圆肚的香炉,可这个不是敞口的。这圆肚大香炉它的直径有一米左右,圆肚儿香炉的口上头顶着一个亭子,有的大寺庙里有这种香炉。亭子就象一个圆筒子顶一个尖帽子,像天坛那顶子似的,圆筒子中间的一圈有好几个门,没有门扇,就是空的,空洞的,为了冒烟用的。
烧香,都是在这个炉里头,香在外面点着以后向里边扔了,不能插了,伸不进手去。
“香炉”的来源听闻
说这香炉的来源是怎么来源呢?我们小时候上那玩去,有老人在那里。我们就听他们说这个香炉的来源,也是不太详细。他们这样说的:说你看了嘛,这香炉摆这儿。
我倒没注意有什么“大佛寺”字样,因为我那时候小,也没注意这个字。人家老头说,说你看英国大花园了嘛?所谓英国大花园就是维多利亚公园,戈登堂,利顺德那。那院有个大钟,就是原来有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纪念碑的位置,原来不是纪念碑,是个大钟,拿砖围个大圆台作为底座,这个钟有架子架着,有老照片(可以证明呀,见下图),这个钟从哪来的呢?那钟是海光寺的,从那挪过去的。还就是八国联军给挪过去的,可能是英国兵运的,搁在英国租界了嘛,搁那块展示。
图|英国花园(即维多利亚花园)中摆放的从海光寺运来的大钟
德国公园为何要放置“香炉”
为嘛把海光寺的钟挪那儿去呢?它这里头有几种含义:有的一种含义是他占领了,象征他胜利了,他把这个战利品挪到他的租界里边,公园里去陈列,炫耀他这种成就;二一个是嘛呢,就说外国人也喜好中国一些文物。德国的想法跟英国想法一样的,他必须用点中国的文物,老的文物放在里头,才能够彰显出他对文物的爱好和尊重,二一个表示他的战争的成果,夸耀这些东西,属于这种心理。
至于这个大香炉是不是同步跟英国大花园的大钟一块(挪运的),这就不大可考,我只能推测,具体咱也不知道,我想他们理念是一致的。
我对“女一中”的印象
到了30年代,闹水前后(指1939年天津发大水),我在三义庄小学上学,在苏州道。有一次参加运动会,我不知道是市级的,还是区级的,我太小,根本闹不清,只是知道参加运动会。这个学校选一个班,代表学校去参加,就把我们这个班挑上了,我几年级我也不大清楚了,可能四、五年级?五、六年级?我们去的就是在女一中(今天的海河中学)操场里,举行的运动会。
那个院也就百米见方的一个大院,它拿着透明的那种铁丝网子,不是带刺的,就是网状的,防止球往外跑,它围起来,有那么三米多高,围一圈儿,面对就是解放路。(女一中)西边是解放路,后边就是女一中教学楼,北边就是墙子河,南面就是这个大局花园和警察局。这样勾勒出四至来。
我当时对于女一中的印象,这个建筑虽然历经几代的功能,样子还保留着原始状态,就是北洋学校的那种状态。典型的窗户,就是从英国传过来的哥特式的带尖的窗户。这两个楼,一个是海河中学的楼,一个是警察局楼,它们都高于地面。从老照片上,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出来,它们都高于地面一米多,在土台子上面盖的,防止水淹。
经受39年大水的考验
通过39年闹大水考验出来一个问题。像大局子花园、警察局、女一中的楼座(教学楼的楼座),都没有被水淹,因为解放南路那一段,墙子河往南这一段,一直再往下走,都没有水,水都没上。它跟杭州道那形成强烈对比,一下坡就是杭州道,那水到腰那么深,它那头露着地面,我记得清清楚楚的。因为我住在杭州道,闹水的时候,我们家住平房,没地方待,怎么办,住亲戚家了,人家住二楼,我们去那了,所以我就记得非常清楚。从那儿开始,上大局子花园那去玩。
这个花园。日本来了还拿它当警察局。日本投降以后,它还是警察局——新的国民党警察局,而且我有印象,去这个大局子,就得经过这个花园,中间是通道,(从照片可以看到)门朝着这进去,它旁边没有路。等解放以后,在旁边开个路,六几年才开这路,开的这条路就直通公安河西分局。
大局子与海河
我小时候去玩,它那地方还大,你可以上分局的那个土坡,就在分局的右手,也就是南面,土坡上去,它还是花园的一部分了,你看这(得多大),后来都没有了。
上面有一片空地,那空地上面有树,有人可能是商家承包吧,在那儿卖汽水、冰棍,也没有屋子,就摆摊儿。弄一些小桌子,弄几个凳子,在这花园可以上坡那儿坐着喝汽水、吃冰淇淋,都是临时的摊儿,树底下坐着,哎呀!倍儿好。
它原来的花园特别大,右手还一片了,后来一点点盖房,尤其解放以后,根本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光剩一条道,靠解放路口那小路口,还盖一个公共厕所,现在有没有我都不知道了,我多少年没去了。德国医院(的时候),我都没赶上了,我小时候就已经是女一中和警察局,后来叫公安局,已经是这个局面了。
女一中的后边就是海河,有点小房子,有点二层楼,也不起眼,(女一中)一出去就是土堤,就是墙子河的起点吧,就是靠海河入河口处。所以到了现在为止,它那个闸还在(见下图)。那个闸就是控制海河水流和墙子河水流,为调节水流的。它一提闸,海河的对槽船可以从这里进墙子河,一直往上走,可以到弯兜儿,运输沙子、泥土、砖,就这些建筑材料。水位高了,它就把闸落下了。
这闸附近,还有嘛特点呢?就是这附近有高的铁架子,就在河西这边,河东那边也有高的铁架子,这高铁架子是发电厂的。那发电厂是日本给它扩建的。那是天津主要的发电的地方,供应河东、河西两处。
难忘的飞机事故
前一两年,(在节目里)有个先生说飞机(的事),对!有这事。47年,不是日本投降了嘛,国民党的飞机,有的是单翅膀的,有的是双翅膀的,好像是个单翅膀的,都是有螺旋桨的。它在发电厂附近飞,它来个俯冲,往下飞。它没发现这个河两岸的电线杆和中间挂的电线,过船没问题,飞机不行呀,飞机(虽说飞)几百米也高,它往下扎,一下子,突然发现这个电线了,它再往上拉,来不及了,那尾巴就挂在电线上了,一团大火球呀!把飞机的小尾巴也扫下来一块铝板,掉到海河里头了,整个河西区停电,我还记得,后来报纸也登了。
三义庄与三义庙
过去,那个地方叫梁家园,还有什么王庄……有三个庄子在那。德国一划租界,就把这三个庄子给赶跑了,赶哪去了?往墙子河西赶,给它腾出地方了,这样一来,就出来了一个地块。
这三个庄子这块,就在现在的安辛庄一带,就是浦口道靠墙子河这块地方叫安辛庄。那是真正的三义庄,就立了一个三义庙,正在墙子河边,浦口桥桥口那块。
三义庙,很显然先有三义庄,后有三义庙。这三义庄是三个庄子凑一块。(我觉得可能是当时)几个有头有脸的这些老头们凑一块,咱(把村庄名字)改了?咱一块住,成邻居了,一个村了,它叫嘛呢?这个地方叫三义庄吧。
这个“三义庄”,很自然就想到三个拜把兄弟——刘、关、张。既然叫三义庄,立三义庙吧,所以在浦口道桥口这,靠墙子河这儿立个三义庙,也没有僧,也没有道,就这么一个你说公所又不是公所,有几个人看这个庙。
我小时候,这庙还有香火,里边中间刘备坐着,两边坐着关公和张飞,关公后边站着一个,是一个拿刀的叫周仓,还有一个是他儿子,叫关平吧,所以这一共五个人。它这三义庙正殿是西房,配房是北房和南房,一面两三间,有人住着,给搞卫生嘛的,都穿着个大褂,非僧非道,也不知干嘛,你要是给点香火钱,他也要。
# 大胆假设 细心求证
所以,这两位小朋友吧——一个唐(文权)先生,一个陈(硕)先生,他们小二位,我挺赞成,挺高兴的。他们的(研究)办法太好了,这路太对了!正符合胡适的那种学术理念,胡适说:大胆地假设,细心地求证。现在他们这二位,我看他们都做到这点了,先推测,我们后来再找证据来填补,慢慢来。
收
听
音
频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