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命运的终极真相!持续专注的能力,代表了大脑的层级水平

我们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生态,每个人处于社会里面的一个生态位。一生都在努力不断地进化,突破自己的生态位,向更高一级的进化,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长年累月不断地刻意练习,很多积极上进的人,不断地学习课程,但最后坚持下来的还是符合20/80法则。

很多人发出疑问:

这是不是教材的原因?

还是老师的原因?

还是学校的原因?

还是原生家庭的原因?

还是努力不努力的原因?

我们的很多专家和调查研究都很困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些差异?

学习包括身体、心理、情感等一系列综合因素的反应,但最终呈现是大脑的反应,学习是大脑里面突触链接发生的化学反应。

美国一名科学家研究孩子看书是候大脑里面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实验结果发现:

有些孩子可以静下心来长时间的读书和学习。

而有些小孩子,就是无法做到专注,一个小时不到,就开始抓耳挠腮,东张西望,开始做小动作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那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内分泌激素中,睾酮素高于缠人水平的孩子,特别好逗,特别多动,以至于学习用的理智脑,无法控制住管理情绪的爬虫脑。两者出现了冲突,最终爬虫脑战胜了理智脑。

所以,有些孩子可以长时间的专注,有些孩子坚持一个小时就坐不住了,这就导致了学习的差异性,好比我们的电脑cpu过载。

所以,学习提高的最终秘密就是用自己的认知大脑,控制自己的爬虫脑,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习得某一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不断改变自己的专业圈子结构,完成进化,进入另一个生态位。

持续专注的能力,代表了大脑的层级和配置

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在一天的时间里面,你能多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深度思考学习多长时间?

能坚持2个小时以上,你的水平时团队领导者的水平。很多人扛不住高密度、大框架,强逻辑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深度思考。大脑不到一个小时就开始进入过载状态。然后想着耍手机娱乐一下。想吃点甜食,这就是大脑超载的一个表现,需要供应血糖。

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血糖供应及时的那一组学习记忆的效果远远好于对照组。所以,当工作累的时候,不妨及时补充点糖分。

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那些习惯了经常看书,看专业书籍的人,对他们来说,一般的学习是比较容易控制的状态,因为大脑已经习惯这样的模式和思考模式,理性脑能控制住爬虫脑。即便持续学习3个小时以上,大脑也是相对稳定运行,不至于怎么耗能。

所以对于同样的专业知识,对学霸来说,每天2 个小时,可能一年就学完了。而对于坐不住的同学来说,为了学习这套专业知识,每天坚持1个小时,最终完成也是两年。这就是差别。

更加糟心的是,学习中大脑过载,爬虫脑就占据优势,就会出现罢工,同时,内分泌紊乱,这个时候大脑就好比脱缰的野马。开始逃避有深度的学习,转而改为去消耗不那么费力的娱乐和文字。

培训的课程很火,开始的时候人情很高,最后你也发现,能坚持下来的却很少很少。这样的例子在我身边不枚胜举。

当我们的大脑一直逃避深度思考和学习,对深度思考和学习无法长时间按保持专注力,就会被我们的爬虫脑占据优势,行为的支配大多靠着自己的喜好和情绪。最后,这样几年下来,就形成了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适应了这样的模式。

很多时候,大脑会欺骗自己以为是在学习,其实是被很舒服的摧毁。

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但是我们的大脑学习机制并没进化到如此之快。碎片化学习是可以碎片,但知识体系和专注力可不是碎片。很多时候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力,大脑才能进入深度的思考。

所以我们现在的很多视频,都是把知识掰开揉碎,短时间内介绍给我们,看似吸收了,其实最后什么都没记住,因为是单点的知识。

而且我们习惯了短平快,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在一件平稳的画面上,这也就是为什么B站的百万级别的视频播放需要5秒切换一个画面呢,只有画面切换带给眼睛的强烈刺激,才能吸引住用户,保障完播率。

别说20分钟讲一个道理了,就是10分钟,都懒得听,只有通过不断的在屏幕上打出对视觉强力冲击的词汇,才能吸引着用户继续看下去。

长期带来的后果就是你变得越来越没有耐性,情绪占据着你的大脑。对于坐下来2个小时专注的学习和思考,变得越来越难。

所以,我们的妈妈们,你们也要思考一下:

你的孩子能坐在一个地方,专注持续的摆弄玩具,看一只蚂蚁或者专注持续的学习多长时间?

以前我也提到过,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有一定的时间,但是这个也需要不断的去训练,逐渐拉长时间。

— the end —

不想错过大脑帮的文章,请记得“设为星标”哦!

关注大脑帮,与你共成长

大脑帮

学习方法论、思维认知跃迁、演讲口才、实用心理学、身心灵成长。爱尚阅读——升级和重塑你的“大脑操作系统”!
2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看'为自己加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