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者为师:为什么与怎么做

自2013年年末,我开始试图将“觉者为师”解释为自己的教师成长观,并为此做了些比较深入的思考。

教人者需先教己,这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传道”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授业”又需要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解惑”则强调“传道授业”的艺术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科学性也越来越明显,走向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把历史向前翻翻,我国的教师职业大致经历了“能者为师”“学者为师”和资格认定三个阶段。最初的时候,谁有能力谁就可以坐而论道,谁有本事谁就可以被尊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后来,为人师就需要有一定的学问,私塾的教书先生大概就是因为读过书才会有人去聘请。再后来出现的师范教育,则把学问以学历的形式物化出来。1995年,我国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从政策方面启动了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此,学历与学问都不再是做教师的敲门砖,取而代之的是资格认证。一个人需要在获得一定学历和学问之后,再接受教师行业的专业认定才有资格做教师。

那么,教师准入门槛趋向专业,是不是就推动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呢?这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资格证制度并没有给教师职业带来多少本质上的改观,从根本上来说依然等同于“能者为师”阶段。只不过,这种能力不再仅是个人自带的天然智慧,而是经过社会化培养与鉴定后的专门能力。跟明显,“育人”这一专门的职业,只有学识与技术肯定是不够的,更需要育人者自身的投入与融入。所以,我把自2016年以来出版的五本书中的四本,梳理定义为“觉者为师”系列,旨在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非行政化推动方式——教师的自觉与自愿成长。

在“觉者为师”的理念之下,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一些努力。

做有力量的实践者。教师职业是以实践为主的职业,但这种实践又与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操作截然不同。学生在变、知识在变、问题在变,思维更是无时无刻都在变,面对一个动态的实践对象和环境,教师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引导、推动甚至改变这些变化。而获得这份力量的前提是,教师要有自我改变、主动适应的能力和意识。那种连续多年用同一份备课本上课,那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知识讲述,那种千篇一律的训斥和阻断,在不断弱化教育者能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育的力量。坚持自我改进、主动适应、积极融入,做一个有能力行走、有智慧行动、有力量成功的实践者,才有可能让教育真正发生。

做有深度的思考者。教师成长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知识的不足,也不是学历的不达标。有的老师把教育活动当成了推磨,只用四肢不用脑子。时间久了就不想再去动脑筋,更不会主动去动脑子,这才是成长的最大障碍。这里的思考,相当大的一部分内容是反思,比如对失误或不足的主动回顾、细致反观,对问题或困惑的自觉“反刍”、深入探究,等等。当然,它还包括对经验或成功的系统梳理,对实践的深刻自知。而思考的形式,可以是坐下来想一想过去,也可以是静下来问一问自己。而我更倾向那种基于文字的思考——以阅读拓展思考的宽度,以写作提高思考的深度。有文字相伴,教师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思考者,也才有可能走得更远、更持久。

做有情怀的研究者。皮亚杰曾经有过这样一次发问: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支教师队伍,如此专心致志地在全世界工作着,而且一般说来,都是具有胜任能力的,但工作一生却成不了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使教育变成一门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就像皮亚杰所问,教育是一件很枯燥、很难有获得感的工作,大多数人在走过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沦为平庸。如何才能改变这个现状呢?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很精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是的,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让你沉浸于一件事情中不能自拔,忘却烦恼、功利和庸俗,专心致志地为兴趣和理想而努力。无论做什么,走得越持久,可以依靠的就越不会是激情、利益和收获,而是这份由研究而来的情怀。

其实,成为教师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不会因为你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你就成了教师;也不会因为你已经站在了教师岗位上,你就成了教师。一个人寻得了一份教师工作,只是教师职业的开始,而要成为真正的教师,需要一辈子的努力和坚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