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冀||往事漫忆之二 出生地在姥姥家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我的出生地在姥姥家,更具体地说是出生于早年在姥姥家干活的康叔叔的屋里。姥姥家在咀儿图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北省阳原县东井集镇所辖,清代和民国时则属天镇县管辖。咀儿图村东与盐疙瘩村相望,南与康石庄村接壤,西为西且坡,北为拣花堡村和109国道。村内陆势平坦,桑干河由西向东在村南流过,经二灌区一条小渠进入村北天然水塘。村庄建于何时、村名由来没有人知道,史料也没有记载。村民以赵姓为主,从母亲的老爷爷算起,母亲的老爷爷姐弟两个,姐姐出聘在本村。
母亲的爷爷我叫老姥爷,生有四男二女,分别为晋卿、晋明、晋忠、晋仁。我的姥爷是晋仁,最小,上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我的两个姑奶奶分别聘到牛蹄庄和西且坡。老姥爷1932年去世前是一个人口众多,家境殷实的大家庭。
姥爷名晋仁,字溥川,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本村念过高小。1937年跟随我的五姥爷晋忠参加了国民政府第二战区19军阎锡山领导的抗日队伍。1942年我的老姥姥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在村里办了私塾房。因为排行第六,人称六先生。1945年起,先后任乡公所会计、天镇县参议院秘书。天镇解放后,回村担任扫盲班老师,扫盲工作获阳原县政府表扬,扫盲班被评为张家口专区'扫盲先进班’。姥爷熟悉乐器,二胡、箫都能熟练使用,经常为村里的宣传队编写节目,指导排演,伴奏。因为当时有文化的人少,村里组织外出劳动让姥爷当会计。后区里又让当老师,姥爷没有接受。1960年,当我还在母腹之中时,阶级斗争扩大化使姥爷含冤离世,年仅51岁。姥爷的逝去村里人都惋惜难过。
我的姥姥叫周玉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山西省阳高县西小村人。姥姥家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姥姥和姥爷一样都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姥姥和姥爷养育了六个孩子,除长子早夭外,还有一子四女。分别为我的舅舅赵沛,大姨秀蓉、三姨祥蓉、四姨兰蓉。母亲淑蓉为次女。
父母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入大同师范初师读书时,阳原县还属察哈尔省,五十年代末中师毕业时归属了河北省。到我出生的1961年因为已经归属河北省,故父母亲以河北省的简称“冀”作为我的名。而我的乳名“非常”则是以那个困难时期又名“非常时期”命名。
1961年1月18日我出生于咀儿图村,母亲产假结束后,姥姥把我的两个姨姨留在家中,一边看门一边劳动。然后两只小脚步行三十多里跟随母亲到友宰中学照看我。在我两岁后,妈妈把我留给姥姥自己去上班,为了节省开支,母亲把雇奶在外的表哥大林也领回家中。
从出生到1963年妈妈调离阳高县,我先后在咀儿图姥姥家、友宰中学、尉家小堡等学校和姥姥、妈妈在一起。在我的人生成长道路上,我最应该感谢两个人,妈妈和姥姥。因为妈妈给了我生命,姥姥则是从我出生起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抚养。在那个困难的时期,她们为了养活我吃了很多的苦。

作者简介:黄冀,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朔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阴县原文联主席。
回顾往期内容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 本平台主要从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精研深挖,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使尘封的历史文化闪耀昔日光芒。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要求原创作品,请以附件形式发送,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发邮箱:scgsjzb@163.com 或主编微信sczb0972.
2、本平台发布的原创文章,赞赏10元以下(含10元)作平台运作,赞赏10元以上部分按70%作稿酬发给作者。请投稿后加主编微信,以便红包发放稿酬。
3、在文章推出7日后支付赞赏稿酬;切勿抄袭,文责自负。
4、特别敬告:在其他微信平台推出标注原创的作品不要再投本平台。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文物考证以及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