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烂了还有救,可审美?
本文首发于电影界网站
撰文|林平平
编辑|肥水母
距离《功守道》首次播出已经过去近一周了,抱着满心期待,点开优酷视频,没有广告,直接就是22分钟的短片。
看之前有朋友已经告知,这部短片不能称之为电影,说是个人宣传片或者企业宣传片还比较好,如果用功夫电影的标准来要求它,会失望的。
带着一点点期待,觉得应该不会太差吧,毕竟有李连杰、吴京、甄子丹、托尼贾、拳王……这样的阵容在,即使剧情不好看,那一拳一脚也不会差到哪里。
可是,看完了22分钟的短片,我懵逼了,这哪是是那么功夫电影呀, 简直连微电影都算不上。难道我不会欣赏,难道电影行业更新了系统,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如果可以,真想说一句:有钱,真好!
或许自己有点浅薄,于是去豆瓣看看,结果一搜索,豆瓣没有这部影片的词条。
网友们的观影体验也看不到,然后翻翻优酷下面的评论,前前后后看了20页,几乎都是溢美之词,一片赞扬电影拍得好。
纳尼?
不是他们虚捧,就是我眼瞎。
难道是我的审美出了问题。
我选择 不 相 信 。
看《功守道》感受,让我想起了一个场景。曾经有朋友和我说要用50万装修新房,我无比期待装修后的效果。
50万,怎么装修,也一定是有设计感的吧!还没见到实景时,脑子里已经有了很多效果图:地中海风、美式精装、田园风、性冷淡、日本和风、后工业……
结果打开门一看,满屋子都是亮点,晃的人头晕,基本上将流行的、值钱的东西都用上了,红木家具、宫廷水晶灯、皮质沙发、罗马柱……可看着就是那么不顺眼。
《功守道》集结了中国大咖明星,里面的功夫明星每一个在影史上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而且是家喻户晓,每一个动作明星也都有自己的动作标签、招牌招式。
这阵容太强大了。观众看到这些人出演,心理自然会想这或许会是下一个《英雄》。
可是仅有22分钟的《功守道》基本就是一个“大杂烩”,将传统文化、无厘头、个人英雄主义都融合在一起,也不管它们是否兼容,看得人鸡皮疙瘩直起。
如果硬要说出一点情节的话,就是马云不知为何,一个一个找高手对决,轻而易举的打败了一个又一个,有时候高手看起来也挺厉害的,可马云就是能够在某一瞬间一招制敌。
有时候打之前还问“你吃了吗?”,弄得我还以为是暗号,如果回答对了就可以找到宝物。
打败了李连杰饰演的扫地僧之后,马云去挑战华山派,结果却是华山派出所,这儿就是本片的笑点高潮,然后就结束了,马云开始了个人太极拳秀,主题曲响起。
如果说《功守道》是一部电影,但是它又不严格意义上运用电影语言来表达;说它是创新,却没有创新的惊艳感。每一小部分分开看又有些陈词滥调,即便是融入场景剧情的蒙牛、纯甄也没看出匠心之处。
而太极文化应该不是一人单挑十几人,一定要求个胜负。
太极讲究的是阴阳、混沌状态,在一招一式中修身养性,竞技功能并不强。如果《功守道》作为推广太极文化影片,感觉还是太浅薄了。
太极文化在如今全球化市场中,确实处于一种劣势,除了中老年会在公园里打打太极拳,基本年轻大众都不再关注、研究这种文化。
2009年冯德伦拍了一部《跳出去》,里面主角张雨绮彩凤最后在跳舞比赛中用了太极夺得第一。这里太极成为对抗现代街舞的利器,有点嫁接的生硬感。不过从推广太极文化的角度来看,《跳出去》完成度较高,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太极文化处于危机之中,很多人都想拯救它,但是为何找不到表达它的最佳出口呢?说到底还是审美的问题。
美感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虚渺。
电影美学,是建立在电影语言上,用音、像、字表达情感。美感的展示,不是将所有好的东西都堆放在一起,而是在合适的情景放入适当的物体,展示恰当的情感。
很多时候,国产电影都是只有形式美,而空有内在美,有时候特别热衷堆砌所有美的东西。
从《功守道》、《三生世十里桃花》、《摆渡人》可以看出,这些电影外在的花样很多,全明星阵容、盛世美颜、名导大咖,但是一触及到内容,都是一碰就散,没什么值得回味的,有些还都是些陈词滥调。
马云和他的阿里影业对电影一直都有野心,认为互联网能够颠覆这个传统产业。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跑马圈地”之后,似乎要有什么惊世大作出现时,却又以笑场收尾。
互联网颠覆传统影业,不是说将原来传统电影根本会拍或者不屑于拍的东西重新搬上大荧幕,而是延展传统电影产业,做出传统影业目前还做不到的事情。
现在的马云和阿里,可能正如有些网友所说:“有钱任性”、“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完全不顾及电影的艺术规律,钱撒到哪儿,哪儿就是焦点。
最后替成龙感到高兴,他没有出现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功夫片中。
国产电影烂片确实多,但是在烂片横行的时候,还是有不少精品,毕竟我们今年也有了一部可以与好莱坞大片抗衡的国产大片《战狼2》。
未来在摸索中,国产片也会渐渐找到类型片的规律,渐渐淘汰烂片。但是审美,这东西可真不是用时间长短就能改变的,如果审美崩塌,基本就没有希望跳出烂片之围。互联网颠覆传统电影产业的神话,也暂时可以破灭了。
题图均来自相关电影资料与网络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