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四章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纵放情欲,为什么会动之死地?当然是因为危害了别人的利益,而受到惩罚。由谁按照什么规则来惩罚之?当然是国家机器中的镇压工具按照国家的法律来惩罚恶人。这种惩罚,就是无为之中的有为,老子治国,亦将“执而杀之”,谁说老子不是无为?然而刑杀并不能完全制止犯罪,所以国家的无为之治,还不能只靠刑杀一种手段,还必须有其他的手段,如道德的教化之类。这就是现代人所说胡罗卜加大棒的政策,或如古人所说的宽猛并济。无论是宽是猛,治理国家都不可缺少此两手。所以老子讲无为,具体来看,也是有所作为。

明太祖注:民不怕死,乃以极刑以禁之,是为不可。若使民果然怕死,国以此为奇。老子云:吾岂不执而杀之?噫!畏天道而孰敢。

明太祖在为老子作注之前,曾从老子书中受到教诲,如他在注序中说:“见本经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而惧之?’当是时,天下初定,民顽吏弊,虽朝有十人而弃市,暮有百人而仍为之,如此者岂不就经之所云?朕乃罢极刑而役之,不逾年而朕心减恐。”可见明太祖对老子是活学活用,立竿见影,所以他的注释,更能深入一层,值得重视。宋徽宗提出民有常心的问题,很有意义。什么是常心?如何保持民众的常心?这应该是最高统治者所要弄清的问题。使民保持常心,相信天下可以大治,而无大乱。但这不仅仅是精神的问题,还与物质有关,即让民众生活得满意,才能使其常心不乱,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天下的太平。清世祖要让民安于大道之中,乐生畏死,只杀少数奇邪之人。其实民众根本无为懂得大道,更谈不上安于大道之中。不过乐生畏死,则是民众的普遍心理,而不怕死的奇邪之人,也不过是某种环境刺激使然,并非他本性乐死厌生。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矣。

前文说到了杀,于是就有由谁来杀的问题。老子说有专门司杀者,但未说明这是谁。唐玄宗解释说,司杀者就是天,而帝王不可代天杀人。天如何杀人?从来没有见过。只见过自称遵照天意杀人的朝廷。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天杀的”,也只不过盼望如此。其中的含意不过是说,此人所作所为,不合天理,必受惩罚。若实际中此人被朝廷杀了头,也说成天杀了他。中国又有替天行道的说法,亦不过替天惩罚恶人之意。归根结底,天杀还是人杀,而非天杀。但人杀是否真正合乎天意,就不能肯定了。不能真正合乎天意的刑罚,才是老子所说的代司杀者杀,代大匠斫。若国人皆曰可杀,然后杀之,谁说不是天杀?

明太祖注:王者陈纲纪,各有所司,司之以道,民有可罪者,乃有司责之,官守法以治之,然如是犹有过误者,故违者君有所不赦。天地以司君,君乃代天而理物,若或妄为,其有救乎?即人主不赦过误,故违者是也。

下的无为,就是上的无为。有了下的有为,上才能无为。所以上的无为,仍是有为。只不过不由自己来为,而由其下来为。所以治天下,不能毫无作为,让手下来为,帝王自己不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西汉初年,号称无为而治,就是这种无为。明太祖说王者陈纲纪,各有所司。这各有所司,就是下的为。杀有罪者,是有司的为,官守法以治之,也是有司的为。这些都是有为,关键在于是否司之有道。司之有道,就可称代天以治物。代天治物,就是有为而无为。清世祖也明白,问题是不能妄用斧斤,人主代天司杀,杀必合乎道,否则就是代大匠斫木,必伤其手。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74章译文/原文:如何理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四章 司命在天章 ...

  • 夫代司杀者杀,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五篇,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二十二章,法律威严天道之网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若使民恒且必畏死, 常有司杀者杀,孰敢? 夫代 ...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4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上一章讲"天网恢恢,疏而不失&quo ...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74

    第四卷治外篇 A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B   ...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道德经》闻风悦记No. 72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狭其所居,无厌(yà)其所生. 夫唯不厌(yà),是以不厌(yàn).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以暴力.强力让民众害怕,民众当然是害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身是人的身,欲也是人的欲,二者为何非要如此对立不可呢?仔细分析起来,问题的关键是一个限度的问题,而不是二者必选其一的问题.人生不能无欲,但不能过分纵欲.适当的欲望是人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生命在于柔弱,生活也要柔弱.柔弱,不是弱,而是韧,韧比刚还要强.柔弱的要点在于灵活,不僵死,不硬化.人在婴儿时期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也,是以难治. 明太祖注:治国务欲民实,无得重敛而厚科,若重敛而厚科,则民乏用矣.民既乏用,则盗贼之心萌.盗贼之心既萌,将必持戈矛而互相斫,是谓难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明太祖注:谓王臣及士庶修身谨行,止务大道焉.经云民不畏威,大威至矣.言君天下者,以暴加于天下,初则民若畏,既久不畏,既不畏方生,则国之大祸至矣,莫可释.在士庶平日不可恣意慢法,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此处仍是说防微杜渐,但唐玄宗从人性与欲心的角度立论,实际上已成道家的修养问题.修养的目标是恢复人性本有之静,而欲望总在人心产生.这就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 善建善抱者,肯定都是在位的帝王,只有他们才能建国立本,怀抱百姓.按照老子的思想,帝王如何进行统治?这是中国古代道家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法家的政治思想有大不同,但共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道在万物之中,这就是它的广泛性.这种在不是物质形态的在,而是理念性的在.万物不论有如何的差异,都不能超出道的原则,这就是道对万物的在.所以说万物恃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王弼注:诡异乱群,谓之奇也. 今译:诡诈.特殊.引起社会动乱的人和事,就叫做奇. 原文: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水能攻破坚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水量太少,不能持之以恒地冲击,则不能攻坚强之物.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