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为什么这么多唐王地名传说?

观兖州 知天下

邹城为什么这么多唐王地名传说?

郑建芳

唐朝(618~907),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辉煌的时代,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以全面发展和高度繁荣的时期。唐王即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高祖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在唐朝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后被立为太子,即位后,他留心吏治,选贤任能,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的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武功兴盛的治世局面,史称“贞观之治”。由贞观之治催生出的盛唐历史和由这段历史催生出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一直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其中,在邹城的山川河流、名胜景物中流传着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唐王东征的地名故事,主要有:

 唐王山。又称唐口山,位于邹城市城东南4.5公里处。清光绪十八年(1892)《邹县续志》载:“唐口山在城东南九里”。据说,唐朝初年,有一伙隋军残余势力占据唐王山,在山顶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他们占山为王,强征暴敛,搜刮百姓,积聚力量,意欲反唐复隋。唐王东征高丽途中,听说此事后,非常气愤,立刻传令进军,包围隋军占领的山头,由于唐王御驾亲征,数万唐军来到唐王山,包围了山头,很快消灭了隋军。唐王登上山顶,发现山上盘路崎岖,庙宇壮观,怪石林立,树木成荫,景色奇异,令人心旷神怡,于是,他在山上安营扎寨,住了下来,继续清剿反唐势力,稳固对这一地带的统治。因此,一座本来不出名的小山,从此称为唐王山。围绕着唐王山周围及山顶上的一些景观,也有了许多牵人心魄的动人传说。

 护驾山。又名阳山,位于邹城城区东南部紧邻。明嘉靖四年(1525)《邹县地理志》载:“阳山,去城东五里,在五龙潭南,以其郡城东而高,故朝之日光先出于此焉,故旧十景有'阳山晓日’。”“阳山晓日”是古邹美景之一。因保护唐王有功,该山被册封为护驾山。据说,唐王东征带领的军队被一路追赶,军中粮草已尽,加之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沿途粮草无法补给。眼看追兵就要赶上,唐王认为大难将至,在劫难逃,急忙勒马仰天长叹:“天绝我矣!”欲拔刀自尽。这时,在他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白发老翁,拄着拐杖,对唐王鞠躬颔首说道:“唐王不要惊慌!小神特前来救驾。”唐王尚未回过神来,只见老翁将手一挥,一座小山横亘在面前,阻隔了后面的追兵。老翁又说道:“唐王尽请放心。吾乃本地山神,能将敌兵至少阻滞三天。唐王不妨稍事休整,再图良策。小神告退。”唐王欲下马言谢,山神早不见了踪影。唐王登基做了皇帝后,感念山神的救命之恩,便将这座山赐名为护驾山。

 接驾山。又名接舆山,位于邹城城区东南2.5公里处,西南与唐王山相望。康熙五十四年(1715)《邹县志》载:“接舆山,县东,距城五里。在阳山之东南,状如两车之相接,故名。其前为唐口山。”传说唐王东征时唐王驻军唐王山上,一支部队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追赶上了接驾山。山势虽相对平坦,但由南而北逐渐增高,北面悬崖绝壁无下山之路。几千兵马在山上被困几天几夜,多日断粮,人困马乏,无法继续前行。唐王丧失了信心,暗自寻思:“平路上都已寸步难行,哪还能翻过山去啊!看来难逃此劫啊!”不由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这时,来了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太太,步履蹒跚。她对士兵们说:“你们饿了吧,我给你们做饭”。说完拿出一只小得只能做一碗饭的破锅,从米袋中抓出了一把米。士兵们失望了,这点米够干什么的?老太太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说:“都让你们吃饱”。一会儿饭熟了,一个饿坏的士兵抢先盛了一碗香喷喷的米饭,锅里还是满的,以至几千兵马都吃得饱饱的,转眼之间,老太太不见踪影。士兵明白得到了神仙的帮助,个个群情激昂,驻扎在唐王山上的唐王看到这里人欢马腾,决定兴兵攻敌,最终把敌人杀得措手不及,彻底扭转了战局。

  唐槐。在孟庙焚帛池院内,有一株古槐树斜倚于孟庙围墙上,树干下部一侧脱落腐朽,另一侧则古韵勃发,生长成宽两米左右的扁平树干,树干上部完好,中间却形成一圆筒状树洞。在浓郁的高大树冠下,穿过树洞可见蔚蓝色的天空。这株珍奇的古槐树伸展着它古拙的枝干在此己愈千年,它宛如一株巨大的天然盆景,别具特色,被人们誉为古槐中的一大奇观。据传,唐王率兵东征途经邹城旧县城时,适逢天降大雨,城内一片汪洋,兵马不能前行,唐王和部分士兵躲在城东南的唐王山上扎营休息,而唐王的一员大将避过雨后在县城南的路边看到一株挺拔耸立、枝繁叶茂的古槐树,他便将自己的战马拴在了古树上,古树被勒出一道伤痕,时间一长,伤痕逐渐变成了树洞。

  凤凰山。又名巨越山,位于邹城东北40公里,主峰巍峨挺拔,两侧的次高峰呈双翼状,形若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山。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邹县续志》载:“山外土而内石,圆顶修尾,左右作双翼状。”又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邹县《乡土志》记载:“巨越山,一名凤凰山,……山外土而内石 ,圆顶修尾, 左右作双翼状。”传说唐王征东时不幸在凤凰山一带被敌人围困,久战不脱,只得派人搬兵救援解围。救援将士奉命前来营救,由于路途遥远,到达凤凰山一带已是人困马乏。为了尽快查清唐王被围地点,解除唐王危机,他们顾不得休整就分头四处奔走,寻找唐王。当来到凤凰山下时,看到一对凤凰在山前翩翩起舞,感觉这是取胜的好兆头,欣然带领官兵上山,解除了围困,唐王高兴之余把此山命名为凤凰山。

 大王窝。凤凰山山阳一山窝处,有一略为宽阔地带,这里山明水秀,幽深寂静,很适合佛教信徒开凿造像,修建寺院,澄心静虑,专心求佛。此处,有一处寺庙和一尊佛造像,当地百姓俗称大王庙、大王窝造像。清康熙十二年(1673)《邹县志》记载:“大王庙在罗头社巨越山之阳。传诸父老曰:'唐太宗皇帝东征,陷于巨越山下。有神人相助,敌人大败。问其姓名,曰:吾吴启也。感公有济世安民之志特来相助。’言毕乘风而去。后唐帝封为大王,于巨越山下建祠祀之,壁间有唐碑文。”传说唐王东征时,被困于凤凰山下,后有神人前来相助,才打败了敌军。唐王问神人的姓名,神人回答道:“我是吴启,被您济世安民的志向所感动,因此前来相助。”说完便乘风离去。后来,唐王封其为大王,并雕造塑像、建造祠庙进行祭祀。佛造像高约5.0米,头部圆满秀丽,双耳垂肩,面形方中见圆,神态平和慈祥,体态健壮丰满,下视的眼角透出威武与英睿,微翘的唇角显得尊贵与严峻。整个造像高大雄健,威武庄严,反映出北方纯朴粗犷的民族风格和盛唐自强奋发、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山下的祠庙为“岠越山开元禅寺”,规模宏大,肃穆壮观,有碑刻十几幢,现今仅存遗址。

邹城境内遍布各镇村的地名,许多也与唐王东征的故事有着不解的渊源。唐村镇,因唐王征东曾在此驻兵数日,为纪念唐王而取村名为唐村,该镇与唐王有关的村庄有前唐村、中唐村、后唐村。崔家庄,因村中建有开元禅寺,唐王曾来此寺庙,尔后催促起驾,遂取村名为催驾庄,后因崔姓居多,便演变为崔家庄。栖驾峪村,因传说当时薛刚反唐占昌平山为王,唐王御驾亲征,曾于此地栖息,故取村名栖驾峪。皇宫驾村,因唐王东征曾在此安营扎寨,后取名皇宫驾。

关于唐王东征的传说故事,如此之多,这样看来,这一传说故事在邹城境内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在邹城会有这么多关于唐王东征的附会?在这些民间传说故事的背后,反映出一个怎样的历史文化现象?这应是一种典型“地方附着说”,即将历史上流传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同邹城本地的山水村镇联系起来,使实际上没在本地发生的故事与本地人熟悉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草一木结合起来,再经过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和形象夸张,就成为当地新的民间传说故事。在这一点上,唐王东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例子。尽管各地关于唐王东征的附会故事众多,但像邹城这样有关唐王东征地名传说如此丰富,和地方联系这么紧密结合的还不太多。

唐王东征的故事发生于唐贞观十八年(644)至贞观十九年(645),主要见于《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资治通鉴》等典籍。当时,朝鲜半岛上有高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资治通鉴·唐纪》载,唐贞观十六年(642),高丽东部酋长泉盖苏文杀了国王武,自立为莫离支,即吏部兼兵部尚书,专权拔扈,恶行昭著。“贞观十六年……营州都督张俭奏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弑其王武。盖苏文凶暴,多不法,其王及大臣议诛之。盖苏文密知之,悉集部兵若校阅者,并盛陈酒馔于城南,召诸大臣共临视,勒兵尽杀之,死者百馀人。因驰入宫,手弑其王,断为数段,弃沟中,立王弟子藏为王;自为莫离支,其官如中国吏部兼兵部尚书也。于是号令远近,专制国事。”贞观十八年(644),泉盖苏文将出兵攻打新罗,唐王派宰相里玄奖到了平壤,劝其不要攻打新罗,盖苏文不从。“贞观十八年……玄奖至平壤,莫离支已将兵击新罗,破其两城,高丽王使召之,乃还。玄奖谕使勿攻新罗,莫离支曰:昔隋人入寇,新罗乘衅侵我地五百里,自非归我侵地,恐兵未能已。玄奖曰:既往之事,焉可追论!至于辽东诸城,本皆中国郡县,中国尚且不言,高丽岂得必求故地!不从。”唐王觉得有机可趁,又应新罗国王之邀,决定亲自率兵攻打高丽。“上将征高丽,秋,七月,辛卯,敕将作大监阎立德等诣洪、饶、江三州,造船四百艘以载军粮。甲午,下诏遣营州都督张俭等帅幽、营二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击辽东以观其势。以太常卿韦挺为馈运使,以民部侍郎崔仁师副之,自河北诸州皆受挺节度,听以便宜从事。又命太仆卿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贞观十九年(645),唐王率大军从洛阳出发一路到达幽州,亲自到辽东城下督战,唐军先后破盖牟城、卑沙城、辽东城、白岩城,在辽东城大获全胜,“上自将数百骑至辽东城下,见土卒负土填堑,上分其尤重者,于马上持之,从官争负土致城下。李世勣攻辽东城,昼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会之,围其城数百重,鼓噪声震天地。甲申,南风急,上遣锐卒登冲竿之末,爇其西南楼,火延烧城中,因麾将士登城,高丽力战不能敌,遂克之,所杀万馀人,得胜兵万馀人,男女四万口,以其城为辽州。”当势如破竹的唐军攻打安市城时,遭到顽强抵抗,止步不前。连续多日攻城未果,加之天气寒冷,草枯水冻,唐王只好壮志未酬地从安市城退兵回国。在总结这次战争时,唐王感到十分后悔,“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

唐王东征的故事流传至今一千多年了,这些故事经过后人的艺术加工和口头再创作,使其越来越精彩,越来越绘声绘色,尤其是附会了这一个个让人无庸置疑的地名,更使这些故事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不管唐王东征发生地在不在邹城,唐王来没来邹城,但流传至今的一个个美丽故事成为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笔丰厚文化遗产。

作者为邹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

(原载:济宁历史文化丛书《济宁历史文化之谜》,政协山东省济宁市委员会编,2015年5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0)

相关推荐

  • 孔孟之乡有个千年古村

    如果想在邹城找到一个家族,在一村持续传承千年而不衰,至今人丁兴旺,遍布苏鲁,星播八方,有最大的庶族墓地,且有各地古碑作证,邹城各地及省内外都有它的迁民.这个家族就是大律刘姓家族.如果想在邹城找到一个村 ...

  • 邹城“岗山”“钢山”名称之辨析

    应该以"岗山"较为正宗.查阅旧志,明嘉靖四年(1525)戴光修.谢秉秀纂<邹县地理志>记载:"岗山,去城北五里,在坊廓社阳下村,横卧县治址,如坐几然,南北岗. ...

  • 盖州凤凰山人文景观及传说

    盖州市城南10里处,有一座大山,其山"介"字形走向,因山头酷似凤头,又南北两翼犹如凤凰张开的两翅,故名"凤凰山".又传古时,曾有凤凰落于此山,因有其名. 凤凰山 ...

  • 暨阳三十三山半(六)

    陆建屾 二十一,山名:凤凰山,又名凤阜山. 方位特征:江阴城东十公里,高约九十三米,东西宽九百米,南北长一点九公里,占地面积一点七平方公里. 典故传说:据<太平总类>称:晋太康元年(280 ...

  • 长武地名传说之三 文/王新民

    长武地名传说之三 王新民 2013年笔者受邀赴长武县为<咸阳百村·长武卷>的编撰搜集整理资料,为此笔者踏遍了长武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老农.民间名人,收集了大量的地名传说. ...

  • 长武县地名传说之五 / 王新民

    长武县地名传说之五 王新民搜集整理 2013年笔者受邀赴长武县为<咸阳百村·长武卷>的编撰搜集整理资料,为此笔者踏遍了长武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老农.民间名人,收集了大量的 ...

  • [磁湖夜话]臧杰:与朱元璋有关的黄石地名传说:走马墩、 乌泥滩、 云雾洞

    走马墩   元朝未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了推翻暴虐的元朝统治,各路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在共同推翻元朝的目标下,各义军也在互相吞并,并不断壮大,最后剩下朱元璋,陈友谅两支起义大军.   两只农民起 ...

  • 慈溪地名传说——慈溪(一)

    蒋国挺摄 古时候,慈溪叫句章.慈溪的名字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故事: 传说距今近两千年的东汉,宁波慈城西南,即今举世闻名的河姆渡 (公元1954年,国务院调整行政区划前,河姆渡属于慈溪)附近,有一条溪 ...

  • 慈溪地名传说——东山头

    王烨江 摄 传说在南宋康王赵构称帝期间,杭州城里有个叫王开元的人,生怕金兀术领兵攻陷临安,便带着妻子钟氏与一儿一女,以及表弟刘福山,妻弟纪威,连同自己六人乘大船远行避难.但是,长住船上终究不是办法.南 ...

  • 隐贤话古之地名传说

    贰 隐贤烧饼和窑口.堰口.保义.石集地名的传说[隐贤话古之二] 上午孙校长专程陪我在集上转了转.他说隐贤古称百炉镇,因三国时期曹操在此锻造兵器而建百余座火炉炼铁打制兵器而得名.后有唐朝著名儒生董邵南隐 ...

  • 地名传说“画虎兰”?大学教授为晋江“正名”!

    力   匕 "晋江"地名的真正由来 熊猫 | 文  阝               勹                               廴              匚 ...

  • 内涵深厚的苏州地名传说

    苏州日报>2020年11月21日 B03版 □潘君明 苏州这个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繁荣,自古及今,无论在城市或者集镇,甚至偏僻乡村,都有民间传说流传.地名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

  • 唐王崖的传说

    相传,唐王李世民东征山东时,用兵受挫而逃到此处,在一崖下泉边饮马.村姑吕红在泉边洗衣,从水中倒影见来人头上盘着条金龙,知是真龙天子到此.唐王已几天未吃东西,饥饿至极.吕红得知后,立马回家取饭取水,让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