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艺术创作项目“间有小憩”:关于“时间”的艺术表达交流

阮竣此前与歌德学院合作过“德中同行之家”项目。项目主题是“竹子城市”,从中西方对竹子的不同理解入手,最终以建筑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2018年初,在一次聊天中,时任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的阮竣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文化领事Oliver Hartmann提到“中德艺术创作交流项目”,Oliver Hartmann十分感兴趣。经过多次协商,这一展览计划最终被列入刘海粟美术馆2019年展览计划。对于这一项目,Oliver Hartmann表示:“时间性在艺术创作中意味着什么?是什么影响了人对时间的感知?时间与文化有什么关系?上海的时钟跟柏林的时钟是否不同?这些是该项目艺术家、哲学家探讨的问题。我们希望建立起中德艺术家和哲学家的沟通桥梁,实现跨文化交流。”

项目成员讨论“中德艺术创作交流项目”跟“德中同行之家”有点类似:都是在探讨中西文化对某一主题的不同理解。但两者又大有不同:“中德艺术创作交流项目”不仅仅停留在中西方跨文化交流,更延展到了艺术表达。也就是说,中德双方就“时间性”进行讨论后,艺术家就这一主题进行创作,作品将在2020年10月到11月在刘海粟美术馆与公众见面。关于项目三大关键词此项目名为“间有小憩——不同世界的时间表达:艺术进程中的时间和时间性研究”,以“中德、女性、时间性”为关键词,项目成员为:中方哲学家杨俊蕾,艺术家康青、高珊,德方哲学家戴伊芮 (Iris Dankemeyer),艺术家葛星 (Stella Geppert)、文妮尔 (Nicole Wendel) 、温斯雅 (Saskia Wendland)。此外,刘海粟美术馆将从11月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中挑选一位女艺术家加入该项目,为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助力。为什么是德国?为何选择德国,阮竣说道:“其实是一种因缘际会。如果顺利的话,这一项目会在2020年以展览的方式呈现,2021年会巡展至德国。刘海粟先生在1929年至1934年中两次访欧,第一次是在巴黎;第二次,也就是1931年,他去了柏林,并办了一场大型展览。2021年正好是刘海粟先生游访欧洲的90周年。”

项目成员讨论

项目德方成员在刘海粟美术馆为什么是“时间性”?“我们选了哲学层面的词汇。中西当代艺术,尤其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以来的40年来,我们其实一直在用西方的语言体系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应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实现,而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哲学的范畴里选择了富有哲学意味的‘时间性’”,阮竣接着说道。聚焦在时间,此次项目并没有限定特定时间段,希冀艺术家可以创造更多惊喜。中方艺术家之一康青出生于传统艺术家庭,其父辈皆是陶瓷艺术家,康青也是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科班毕业,她的作品媒材十分东方,但其作品呈现出的气质却超越了东方,拥有更大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她对艺术标本的处理经过了拼贴、燃烧、绘制、再拼贴、再绘制、再燃烧的过程,将时间的痕迹凝固其中。同康青作品视觉上的“硬”相反,高珊作品的视觉效果则十分柔软。其作品的经典视觉元素是带有毛发的皮肤局部,站在作品面前,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时间如何在皮肤上生根发芽,借助皮肤展现自己的模样。这其实也是一种模糊的时间表达。不知此次项目中,在中西文化哲学的碰撞下,康青与高珊会在自我的创作中做何种突破?又会在两者交流中碰撞出什么火花?

项目成员讨论为什么是“女性”?在开始确定主题范畴后,双方敲定的第一位艺术家便是女性,“索性就将女性定为关键词之一,看看细腻的女性能与宏大严肃的主体之间产生怎样的碰撞”,Oliver Hartmann表示。除了范畴,这一项目跟哲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家的全程参与,是项目的一大亮点。这一创意的“出品人”Oliver Hartmann解释道:“时间对于艺术是有趣的话题,对哲学亦复如是,因此我们邀请了两位哲学家加入。”刘海粟美术馆选择了复旦大学教授杨俊蕾,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选择了哈雷艺术和设计学院教授Iris Dankemeyer。为何选择杨俊蕾,阮竣有自己的考虑:“她既通哲学,也是文学方面的专家,这让她对中国文化认识十分深刻,又对艺术有天然的敏感力和感受力。此外,她还从事批评工作,能够对‘时间性’话题有更多角度的解读。”杨俊蕾的特殊身份,不仅让她能够在文化层面上与德方进行沟通,也让她成为此次项目中中德双方艺术家交流的桥梁。

温斯雅 2018年6月14日–2019年3月20日及局部彩笔纸画 160 × 173 厘米 2019杨俊蕾和Iris Dankemeyer的参与,使此次项目不仅停留在艺术作品层面,而显露出哲学深度。同时,也让该项目对“时间性”的探讨分为两个维度:哲学的和艺术的。在东西方文化背景如此不同的情况下,中德如何就“时间性”进行沟通,杨俊蕾说道:“在项目开始之前,我跟Iris对了一下书单,看看我们两个在‘时间’方面阅读的书籍有什么异同。对比之后,我们发现,有很多书籍都是相同的。对相同书籍的吸收与理解让我们在‘时间’问题上产生共识,进而根据我们认识的不同对话和交流。” Iris Dankemeyer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说道:“人们对时间的感知通常为两种方式:第一,抽象的、数学的,这时的时间起到丈量的作用;第二,具象的,永恒的,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人们忘记了物理时间的存在,进入到宇宙时间中。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两种时间体验都是存在,如东方有三更五更,西方有五点八点等。这样的共识使我们可以对话。”

温斯雅 无题 (正弦) 及局部彩笔纸画 160 × 173 厘米 2015hot water systemwww.chinaheatpumps.com/为何取名“间有小憩”?《说文解字》中记载:时,由间带领而来,时与四时有关,与阳光有关。从时间体验讲,中国传统时间观具有稳固性和恒久性。其稳固,大到无边无涯,其恒久,让我们摆脱对时间的焦虑。“间有小憩”,让我们在时光的间隙中打个盹。项目开始后,“间有小憩”将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对话阶段,艺术家们会共同深入探讨彼此的时间概念。随后分别完成于亚欧两地的研究和成果将在上海汇总。此项目中的艺术家绝不仅仅是按照哲学家给定的范围进行创作,而是与哲学家不断商讨,携手共进。关于项目进程与分工此项目为期一年,分为多个线上和线下的工作阶段,分别在上海和柏林进行,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德国艺术家在上海进行在地考察,对上海文化进行深入观察;第二阶段,德国艺术家回到德国,在线上与中方项目成员进行交流;第三阶段,德国艺术家再次来到上海,并举办展览。值得一提的是,尤其在项目的第二阶段,德方会将项目进展以短视频等轻松愉快的形式传播给公众。

温斯雅创作过程记录

康青作品在项目过程中,刘海粟美术馆与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只是服务者与检察者。双方将按项目基本规划,根据各自优势为项目贡献力量。关于项目分工,阮竣透露:“我们是一个团队,分工并不是固定的。在第一阶段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一起沟通的机会,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大家快速进入主题讨论状态。讨论之后,我们便会隐退,转变为一位监察者,观察艺术家的讨论是否在三个关键词内。第二阶段,我们会根据现实条件,如预算、展场空间、项目总时间等,对项目做引导,但不会强制。第三阶段中,我们又转变为宣传者,把整个项目落地。纵观全局,我们双方都是做辅助性工作。”

高珊 《障碍性阅读-3》 材料:发泡海绵、人发尺寸:204×137cm 2012

高珊 空间中的球体形态 2012材料:发泡海绵、矿物质颜料、硅胶、人发尺寸:可变尺寸,球体单体直径60—130cm

高珊 《障碍性阅读-病历》 材料:硅胶、人发尺寸:60*110cm 2018项目中双方有何公教活动安排?

葛星和 捕获交流 表演性装置作品现代艺术中心 哥本哈根 2019

葛星和 捕获交流 (ELEMENTS) (摘录和要素)触摸和负载空间, APA (表演事件) , 布鲁塞尔 , 比利时 , 2019公教活动,一直是刘海粟美术馆持续推进的项目。对此,阮竣有自己的认识,他说道:“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公共教育分成几个维度:首先,展览应当兼顾学术性和可阅读性。展览并不是仅仅是将静态的作品挂在墙上,要做到有学术价值,又要让观众看得懂。其次,我们安排志愿者或者其他互动参与,辅助解析艺术品,使公众可以更好的理解作品。此外,刘海粟美术馆会配合展览活动推出系列研究与活动策划。如卢治平老师的展览,我们做了两期的工作坊,用废片版画让公众创作文创产品,并在一楼做了小型展览,反响很好。最后,是更大范围内的艺术普及,除了系列讲座外,我们特别推出了做社区美术馆。在社区美术馆中,艺术活动、艺术品、艺术创作主体都是鲜活的、在地的、有烟火气的,能够跟老百姓贴近的。我们是在与公众分享,而不是来教化。”

文妮尔 Coredrawing (1/2018)及局部石墨纸画 200 x 154 厘米 20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