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倔强”:超负荷捕捞多年,蓝藻泛滥无忌惮,这次连根拔起

1、太湖的在转变。太湖全长400公里、水域面积2400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自古在渔获供给扮演重要角色。以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为代表的“太湖三白”举世闻名,成为一张宣传太湖的亮丽名牌。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建国之后,流传了几千年的自然捕捞法逐渐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渔场养殖、捕捞。1955年整个太湖水域养殖区域不足0.12万亩,而1956年迅速攀升至1.5万亩,1957年更是翻了一番,达到了3万亩。进入60年代后,受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太湖养殖区域进一步扩大,资料显示1982年养殖水域增至13万亩,太湖周围数以万计的渔民参与其中。

极速增长的养殖面积的,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利弊共存。

1950-1980年,太湖的鱼产量由5000吨增长到15000吨。80年代后我国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种田、收粮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释放,产量快速提升,受此影响各个湖泊、河流也实现承包制,包括太湖。太湖水面自此逐渐被大大小小的网箱、拦网占据,2003年产量达到了3.5万吨,而此时的网箱面积更是膨胀到20万亩。

渔获产量的提高,并不意味着鱼种数量的增加,相反,渔民以市场需求作导向,一些生长快、不易得病、经济效益高的草鱼、鲤鱼、鲢鳙,包括新秀大闸蟹都被大面积养殖。太湖里的土著生存空间一再萎缩、挤压,直至消失。50年代科学工作者曾对太湖做过勘察,总计有107种鱼虾蟹在这里栖息,但2010年有仅有30、40种,2/3的生物已经消亡。

鱼种数量的减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人们的超载养殖占有重要原因,但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60年代后,太湖及周围的支河陆续兴建了大坝、水闸、发电站,原有的流量供给受到限制,时有水位下降的情况。像一些有洄游习性的淡水鱼,因无法跳跃大坝,产卵量减少。河道两侧的浅滩,也因修筑大坝被硬化、夯实,失去了“承载”鱼卵的能力。

再者承包制下的过度养殖及捕捞,导致水体环境的恶化,也是造成部分鱼消失的原因。目前依然从事渔业养殖的人群,年龄多在50岁左右,这个群体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接受先进、复杂养殖方式的能力有限,许多技巧、操作已延续数百年,更多的是以饲料换产量。拦网、网箱里汇集了大量颗粒饲料,产出比低下,许多未被鱼吞食的残渣,逐渐散落、雾化,时间一长还有臭底的现象,鱼都远远地躲开。

另外为获得更高的产量、收益,留小放大的传统被摒弃,网眼越用越小,恨不得一网打尽。太湖里流行的大型捕捞工具高踏网,一网可收获数千斤,重点是这种网大小兼收,像一些经济效益突出,还未达到标准规格的鱼,也被售卖出去了。按照每平方水域的正常产量,太湖年产量只需达到2.8万吨即可,实际情况是近年来的捕获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值,太湖早已不堪重负。

最终的结果是太湖的水质越来越差,漂浮在水表的悬浮物越来越多,最终在2007年5/6月份爆发了最严重的一次水藻污染,大量鱼虾死亡、水体散发着浓浓的腥臭味。太湖周围居民连续几个月的饮用水处于短缺状态,生活节奏、质量受到极大挑战。

2、太湖治理的挑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一高,便滋生蓝藻,即常说的水华。蓝藻漂浮在水表,把空气与水体的交换隔绝,水体溶氧量减少;同时蓝藻向水体释放毒素,夏季高温时,许多软体小虫因无法忍受而消亡。所以一旦爆发水华,即意味着当年或连续几年,捕鱼量大减。我国较有名的水华事件发生在1998-1999年的千岛湖,当时的蓝藻密集程度与太湖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随着千岛湖引入的数万尾鲢鳙发挥作用,大约4/5年的时间千岛湖水质即明显改善,如今更是评为中国的优质水源地。

鲢鳙是滤食性鱼,以水体的藻类微生物为食,科学研究发现,鲢鳙吞食40千克蓝藻,体重增加1公斤。千岛湖利用鲢鳙护水的模式,很快被多个湖泊引入,包括太湖。实际情况是,太湖自2000起,每年定期投放一定数量的鲢鳙,特别是2007蓝藻事件后,投放量进一步提升,并在2013年提出以鱼控藻的目标。

从2014年至2020年,投放的鲢鳙数量达到5亿尾,消灭蓝藻600多万吨,水质提升的同时,鲢鳙的经济效益也格外亮眼。但太湖不同于千岛湖,平均水深不足2米,远不及千岛湖35米的一个零头。深度不达标,太湖自我修复功能无法彻底发挥,单凭放养鲢鳙不能彻底恢复太湖的水质。

2008年起,太湖逐步清理网箱、拦网,直至2018年,围网养殖面积已压缩至4.8万亩。等到2020年正式实施为期10年的全水域禁渔,围网已彻底退出湖面。10年禁渔主要是给太湖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最大程度减少人们活动,充分调动太湖自我修复的能力,从水底至水体,再到水表实现“更新”,等到10年后定然是一个好太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