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6)

本篇要目:

***************************************

1151.戚继光祠堂及戚继光墓

明至清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

1152.大汶口古石桥

明至清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

1153.巨野文庙大成殿

明至清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1154.青城文昌阁

清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

1155.青州真教寺

清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1156.慈孝兼完坊

清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

1157.百寿坊及百狮坊

清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

1158.青山寺

清至民国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

1159.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秦至清                           河南省济源市

1160.正阳石阙

东汉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

**********************************

1151.戚继光祠堂及戚继光墓


戚继光祠堂,位于蓬莱阁府前街东侧,明崇祯八年(1635年)为褒扬戚继光而建,赐额“表功祠”。祠堂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修,1985年征为国有,并全面修复。祠为三进院落家庙式建筑。 位于蓬莱城牌坊里街东西两端,东为“母子节孝”坊,西为“父子总督”坊,明嘉靖四十四年,朝廷为旌表戚氏家族而建。两坊间距140米,均系四柱三间式出檐多脊花岗岩石雕坊,高9.5米,宽8.3米,进深2.7米,正间上下三坊,侧间各有两坊,分别雕饰花木鸟兽等图案,两坊中间有多行字。两座牌坊巍峨挺拔,气势雄伟,构图丰满,雕镂精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国内少见的明代大型石雕珍品。

祠为三进院落家庙式建筑,门房。正祠各三问,均为单檐硬山砖石木结构,占地595.1平方米。门房坐东面西,门外两侧各有石狮一尊。门扇上阴刻楹联“千秋隆典,百战著勋名”,横额“海上威风”。门房以东为过堂。过堂坐东面西,有前廊。前廊明柱上有1934年5月冯玉祥将军所书对联:“先哲捍宗邦民族光荣垂万世,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贤”。


前廊两侧陈列刀、枪、剑戟等古代兵器12件。过堂正中立屏风,上悬戚继光像;屏风前陈列的战刀上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等字样,屏风两侧陈列《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戚继光著作和《戚少保年谱》以及戚家军当年食用的”光饼“、穿过的战袍、战靴等文物。经过屏风,出过堂即为正祠,正祠坐北朝南,门上方悬阴刻匾额“戚武毅公祠”,正祠前廊明柱楹联为郁达夫所书“拔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东侧墙壁镶有纪英迦《武谒壮武公祠》阴刻石碣一方。正殿中央暖宫塑戚继光座像,塑像后方两侧为隶书对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四面墙壁镶嵌介绍戚继光生平事迹的图版,绘有“秉公训”。“袭世职”、“严治军”、“创鸳鸯阵”、“著《纪效新书》”、关心士兵”、“征服董狐狸”、“著《止止堂集》”、“罢归故里”、“将略采才长存”等画面。祠内还悬挂郁达夫、欧阳中石等书法家题词、题联。正祠院内有明代银杏一株,钻天挺拔,遮天蔽日。正祠东侧为后花园。园内花木郁郁葱葱,“忠”、“孝”二碑分立南北两侧;西南角有明代古柏书一株,虬曲盘旋,傲然独处。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戚继光祠堂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戚继光墓位于福建永安市小陶镇的戚氏墓园南部路边,面南。为砖石结构,穹窿墓顶,有墓门、墓道和前后墓室,南北长8.22米,东西宽5.4米。该墓早期曾被盗掘。1956年造林整地时出土石英质墓志铭一方(被乡人砸成数块,砌入墙体),地面尚存石人、石马多尊。1987年修复,呈台隆状,台高1.6米,台上正中为墓丘。墓前两侧为石人石马,台前嵌碑文两方,分别记载戚继光生平和其墓丘修葺的经过。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其父戚景通任漕运官员(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戚继光亦出生于此地。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


戚继光墓,位于莆田。戚继光(公元1528—1587年),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名将。传说他死后,从北京至家乡蓬莱,每百里修墓一座,以示纪念,此墓即传说之一。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戚继光墓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2.大汶口古石桥


大汶口镇南门

大汶口古石桥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又名“双龙古石桥”,石桥北起大汶口西南门,南至宁阳县茶棚村,是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2年)修建的一座横贯大汶河唯一的古石桥。


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石桥被大水冲毁,粥店著名石匠姜桂松捐资进行了修复,为纪念姜石匠,当地人立碑以记其事,并称此桥为“姜公桥”。

2003年石桥又被大水冲毁后,镇政府出资40万元进行了修复。此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河灯施放地。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大汶口古石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3.巨野文庙大成殿


巨野文庙大成殿位于山东菏泽巨野县城东南隅,系明代建筑,是祭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地方。西邻县政府家属院,南靠文庙街。金元时期,巨野文庙原建于城北,由于水患屡建屡废。明洪武十五年移建今址,为祭祀孔子之所。明永乐、正统、成化、正德年间不断增修扩建,建有文昌宫、尊经阁、名宦祠、乡贤祠等以及学田二十亩;万历三十三年建太和元气坊、泰昌元年筑奎楼、天启初年建两庑,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县令章弘“鼎新正殿,续成诸祠,规制乃备”,并创建义学。文庙共有殿、堂、楼、阁、斋、庑、亭、坊等建筑70余间,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气坊,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形成文庙中轴线,两侧建有进德斋,修业斋、东庑、西庑、名宦祠、乡贤祠、东华门、西华门等,占地已达三十余亩。雍正十一年县令廖开春将义学易名“麟川书院”。光绪二年,毕炳炎将书院西拓,并改名“麟州书院”。


1947年,文庙荒颓,配套建筑渐遭毁坏,至“文革”以后,仅存大成殿。1982年,山东省文物局拨专款对濒临倒塌的大成殿进行了修缮。1995年,粮所迁出,复建了大成门,大成殿内恢复了孔子及四配塑像,制作了神龛、御匾、香案等附属设施。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基为砖石混砌,台基高1.4米,东西长22.3米,南北宽14.25米。大殿通高13.7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九脊歇山式建筑。翼角飞翘,绿瓦朱薨,斗拱盘错,雕梁画栋。大殿四周有24根大型石柱支擎,石柱高3.48米,径约0.55米。前檐下的8根以及后檐两端的石柱为高浮雕双龙戏珠,上缀浮云,下着波涛,造型生动,雕琢精工。其它石柱为浅浮雕缠枝花卉。构图繁缛,记忆精湛。后廊中间两根石柱上分别刻有“大清康熙四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宣议郎知巨野事宛平章弘重建”铭文。


殿内有朱红明柱八根,直径0.5米,下垫鼓形石础,上擎殿架,梁叠檩穿,勾心斗角,显示出高超的建筑技巧。此大成殿系仿曲阜孔庙大成殿所营建。殿内尚有附属文物,为一套清代景泰蓝祭器,制作精良保存完好。殿前设有月台,高1.2米,东西长16.1米,南北宽10.30米。巨野文庙是鲁西南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建筑。主体建筑大成殿在建筑设计与营造上均仿照曲阜孔庙大成殿,集建筑技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构制巧妙,工艺精致。


檐边彩绘富丽堂皇,特别是殿周石柱或深雕虬龙、或浅雕花卉,既有动感又不失稳重。主体建筑大成殿在建筑设计与营造上均仿照曲阜孔庙大成殿,集建筑技术与文化艺术于一体,构制巧妙,工艺精致。檐边彩绘富丽堂皇,特别是殿周石柱或深雕虬龙、或浅雕花卉,既有动感又不失稳重,体现出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巨野文庙是儒家思想文化在鲁西南发扬光大的历史见证,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较深刻的文化内涵。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巨野文庙大成殿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4.青城文昌阁


青城文昌阁又名魁星楼,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青城镇,原是古代一处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1991年版《高青县志》记载,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64名文、武生员集资在青城十字街修筑“文台”;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建成文昌阁;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青城知县张维垣捐资,并联合当地乡绅集资重修。


南面券门上部匾额:文台。

文昌阁是一座过街楼式建筑,就跨建在古青城县城中心的十字大街上。基座为正方形,高2.1丈,边长3.25丈,用大青砖砌成。基座下部开有宽1.2丈、高1.6丈的十字形券拱门洞,衔接着通向东西南北城门的四条大街。南面券拱门两侧有台阶,转折而上。基座上是三层木构楼阁,第一层以圆柱支撑飞檐,二层为暗层,中间以砖砌四壁直达三层。每层四角攒顶,装饰斗拱,釉瓦覆顶,四脊有栩栩如生的石兽。檐下挂有铜铃,微风吹来,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顶端冠一木质铅灰色大圆宝顶。整个楼阁高约4.7丈,结构严密精巧,造型宏伟壮观。对于做梦也想金榜题名的学子们来说,阁中的文昌君是他们的命运之神。相传有位学子蟾宫折桂后衣锦还乡,在祭祖的路上经过文昌阁,遂将文昌阁更名为魁星楼,从此青城文昌阁又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文昌阁属于中国道教建筑。所祀文昌帝君又名“文曲星”、“文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的神灵,后来为道教所承袭。旧时多为知识分子所崇祀,以为可以保功名。元仁宗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将梓橦帝君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以后,两者遂合而为一。


由于这些缘故,历代封建文人对其顶礼膜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昌与关帝一道被尊称为“文武二圣”,祭祀文昌帝君的礼仪犹如祭祀关圣帝君,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隆重的祭礼。届时县官们率领僚属、乡宦、生员,穿朝服、设仪仗行九拜之礼,供奉五案祭品,有“帛一、牛一、羊一、猪一、果品五笾、豆各十”。


底层顶部拱券中心。


底层拱门。


 西面券门上部匾额:起凤。


  东面券门上部匾额:腾龙


 北面券门上部匾额:魁楼。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青城文昌阁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5.青州真教寺

青州真教寺坐落在山东省青州市益都镇昭德街南端路西。据寺内碑铭载,该寺为元大德六年(1302)由丞相伯颜之后裔所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扩建,遂成今之规模。它历来是山东省东部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已故著名大阿訇王静斋曾在这里掌教,译著过伊斯兰教经典著作;现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马松亭大阿訇1935年曾在此讲过经,领过拜淄博、临沂、济宁等地的许多阿訇都曾在这里学经。


全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院落3进,主要建筑为大门、仪门、礼拜大殿等。布局在东西中轴线上,左右成对称式配列。大门为一座单檐歇山式砖石结构门楼,其斗拱、挂砖饰以雕刻图案,面积36平方米,高8.5米,宽30多米。大门上方石匾镌有“真教寺”,大门背后横额砖雕有阿拉伯文“麦斯吉德”,寺门对面有照壁。仪门为单檐硬山式建筑,面积45平方米,面宽3间,为6扇3米多高的朱红门,门楣悬匾额,中为“天主正教”,左为“瞻天仰圣”,右为“默德真传”。中门两旁楹联“化人化物能化化”、“生天生地更生生”,背面匾额为“敬一归真”。


门洞内南北山墙上共镶有4块碑文,记述该寺创建历史、修二门记和礼拜时辰。礼拜大殿面积600多平方米,能容千人礼拜。坐落在1米多高的台基上,由36根圆柱构成环绕抱厦。由前殿、中殿、后窑殿上接望月楼组成,三者以“勾连搭式”加大纵深。殿顶是由前中殿两歇山顶连接后阁楼下层构成,有起有伏,气势雄伟。前殿、中殿均为单檐歇山式,斗拱梁枋朱漆彩绘。后阁楼上接望月楼,与中殿相连,后阁突出“米哈拉布”。


在礼拜大殿前,有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建的碑亭,碑亭正面镌御制《至圣百字赞》,背面刻有阿文圣训。二门内两侧为南北讲堂,各面阔5间。还有议事的敬仪堂、住房、沐浴室等建筑。该寺曾是山东东部经堂教育中心。现代著名阿訇王静斋、马松亭等曾在该寺掌教、讲学和著述。该寺1986年由政府资助予以全面整修,面貌一新。

百字赞碑亭坐落在二门后大殿前面,宽三米、高四米,挑角斗拱,挂砖均为雕刻。碑上镌有明洪武元年太祖御制“百字赞”,碑文是:乾坤初始,天籍注名,传教大圣,降生西域,授受天经,三十部册,普化众生,亿兆君师,万圣领袖,协助天运,保庇国民,五时祁佑,默祝太平,存心真主,加至穷民,拯救患难,洞澈幽冥,超拔灵魂,脱离罪业,仁覆天下,道冠古今,降邪归一,教名清真,穆罕默德,至贵圣人。


大殿(即礼拜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建筑面积六百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七、八百人礼拜,由前殿、中殿和望月楼三个相连的部分组成,周围三十六根立柱,立柱下石鼓承托。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中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整个大殿平面呈“凸”字形。群众中还有“米海拉布”(壁龛的音译)。整个大殿平面呈“凸”字形。群众中还有“米海拉布”为“主”字的一点,望月楼为“主”字的上横,中殿为“主”的中横,前殿为“主”字下横,进殿礼拜的主道为“主”字竖笔,整个殿身平面为“主”字形的说法,正符合礼拜殿是“主的天房”的意思。


礼拜殿


南北讲堂又称南北配殿,坐落在二门大殿前两侧,各面阔五间,建筑面积均为一百四十平方米,是开学阿訇给大学班海里凡讲经的地方。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青州真教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6.慈孝兼完坊

慈孝兼完石坊座落在山东济宁中区翰林街南首,门楼式,全石结构,3层圆透高浮石坊,系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为旌表诰封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敕建的“节孝坊”。第二层正中因有工部郎中史大伦所题“慈孝兼完”四字而得名。该坊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线雕等手法相结合,造型优美,内容丰富,做工精细,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石坊三楹四柱,面阔8米,进深2.7米,高7米,正中一层飞檐,两侧楹各为两层飞檐。均以仿木斗拱承托,檐角备垂风铎。各层顶脊为仿瓦垄起脊。


上层正中悬有镂空滚龙镶边,上刻“圣旨”的竖匾一块,匾下为高浮透雕二龙戏珠图案条石,中层横条石刻有“亲井臼”、“奉老母”、“教子读”的三组人物故事画面。再下即第三层,其横条面上镌刻“旌表诰赠奉直大夫王怀远之继妻诰赠宜人孙氏节孝布政司理向加二级男浚冢孙监生世隆监造”文字。


支撑全坊的4根通天石柱,中间两根之上,正面刻“天姥三贞垂万古,女宗九烈表千秋”,后面携“柏节凌霜经四起,兴风寒袒抚三级”对联。4根石柱前后两面,分别用青石圆雕8只石狮牢固着柱石及其底座。中间4狮背驮形象不一的卫士,两旁4狮,一对系吻抚仔兽狮,一对系滚球狮,神态备异。坊脊上还饰有排列有序的叱吻、走兽、飞禽等。

“慈孝兼完”坊为三重檐,明间庑殿顶屋檐最高,面东字板刻:数奇操贞。

数奇操贞。数奇,指单数, 古人以单数为不利。数奇操贞就是指命运不利,但坚守贞操。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慈孝兼完坊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7.百寿坊及百狮坊


百寿坊与百狮坊座落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城内胜利北街。因雕有一百个不同书的“寿”字而得名。百狮坊,被誉为天下一坊,在今单县城内牌坊街中段。因其夹柱精雕一百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而得名,寓有百事(狮)如意,百世(狮)多寿(兽)之意。二坊均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


百寿坊,亦称朱家牌坊,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妻孔氏而建,因雕有一百个不同的寿字而得名。坊以青色鱼子状石灰岩构成,通高13米、宽8米,四柱三间三层楼阁式建筑。牌坊坊座雕有8头矫健雄狮昂首远望,8条出水蚊龙绕柱回舞,额枋上饰满盛开牡丹,与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5只透雕仙鹤、次间上额枋浮雕的相对翱翔之鸾凤构成了具有无穷魅力之艺术佳作,寓意“福寿万年”、“富贵无媲”或“喜上眉梢”。


百寿坊雕刻内容除狮、龙、牡丹外,还有鹤、凤、梅花等奇花异卉。其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致生动,可与百狮坊媲美。甭说那矫捷神俊的雄狮,绕柱回舞的蛟龙,满饰额枋的牡丹,单说那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五只透雕仙鹤和次间上额枋浮雕的引颈鸣唱、相对翱翔的双凤,就有无穷的魅力。


狮座下左右面浮雕的圆形方形蟠螭、鹤图案,刀法简洁洗练,造型古朴优美,狮后夹柱板上各浮雕四幅花鸟画,有牡丹舞蝶,寓意富贵无媲;牡丹芙蓉,寓意荣华富贵;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梅竹绶带,寓意齐眉祝寿。还有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百寿坊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百狮坊全石结构,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间单檐,次间正檐,歇山顶,全部石砌。坊座八根夹柱透雕群狮八组,大狮子狞猛峥嵘,小狮子环绕戏耍。每根夹柱前、左、右三面均浮雕松狮图。四柱和枋额上透雕云龙,其它部位也透雕加浮雕云龙旋舞,珍禽异兽、花卉图案。

百狮坊正间楼檐下六朵斗拱,次间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全枋上下间架有致,搭配均衡,雕刻的狮子、云龙、牡丹、吻兽、象尊等,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刚柔相济,神态协调。八根夹柱分八组雕刻百个石狮。大狮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巍然蹲踞,矫捷威猛。每个大狮身上攀伏着五个小狮。狮座前左右三面浮雕圆形松狮图,幼狮三三两两,蹦跳翻滚,争戏绣球。每根立柱透雕四条蛟龙,在柔美飘逸的祥云间卷舒出没,盘旋回舞。

正间上下额枋、次间额枋及正檐下“圣旨”匾四周镂空透雕二龙戏珠,雕龙悬目奋爪,摇头摆尾,如腾似飞。正间中额枋上分三层镂空透雕串枝牡丹,给人以五彩缤纷、香沁肺腑之感。楼檐下兽斗花拱,如意枋板承托。脊和檐角上雕配的吻兽、象尊、岔兽、鱼、海马、跑兽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


吻尾外卷张口吞脊,每个吻兽身上又浮雕两条游龙。正脊中间雕塑二龙朝天,相托一珠瓶类饰物。其他部位也均浮雕、平雕有双龙、牡丹、菊花、团鹤、团寿等吉祥图,正间下枋板的孔鼻上还雕一悬挂石鸟笼,微风吹来,石鸟翩翩展翅,呤叮作鸣。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宏伟壮观,雕刻精细,玲珑剔透,繁而不乱,主次分明。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百寿坊及百狮坊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8.青山寺


山东嘉祥县城南行7.5公里,便是松柏葱茏、峰峦突兀的青山。在青山西麓,青山寺坐东面西。但见香火缭绕,游人忽现,神秘而又幽深。置身于稠密、阴森的林木中,躲过七月骄阳如火的炽烤,顿觉凉爽临秋。


青山寺坐东面西,顺应山势,层层递升,设计巧妙,别具一格。崇宇高阁,掩映于古树翠柏之中,景色颇为壮观。从山下望去,在中轴线上的建筑有6个层次,即:泰山行宫坊、三门、惠济公大殿、寝殿、泰山行宫、玉皇庙、在惠济公大殿两侧,还有白玉宫、享殿、子母殿、万佛阁、关帝庙、迎客厅等附属建筑。


旱桥

三门从泰山行宫坊向东有一条林木夹道渐渐升高的山路,直通三门。三门是惠济公庙的大门,重建于公元990年(北宋淳化元年),为灰瓦硬山式建筑。中门三间,两侧甬门各一门。


三门是惠济公庙的大门


惠济公大殿是青山寺的主体建筑,建于1米左右高的石台之上,1343年(元至正三年)、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两次大修。大殿面阔五间,南北长17.3米,东西宽6米,高约9米。五脊歇山顶,彩绘斗拱,绿瓦霞帔,巍峨壮观。前檐下4根高大石柱,通体平雕花卉。大殿内雕梁画栋、壁画附饰,高大朱漆雕龛中原有高达2.5米的惠济公金色塑像。


大殿前,1929年修建龙头碑一座。在碑前建砌八角形“玉液池”,其外接圆直径3米,雕砌以石栏。大殿后山泉一眼,题名“感应泉”,泉水经殿底暗道,由碑底部之龙头口中喷涌而出,常年不息,如珠似玉,纷纷泻入“玉液池”中,久雨不溢,常旱不涸,池水如碧,清流见底。泉、池以殿相隔,如不留意观察,人们多不知泉由何来,池水何去。这一奇幻景致,既是天工,又是建造者的匠心独具。


雕凿精致的龙头碑两侧,镌有一幅“山色霭霭人间胜地;水声潺潺世外洞天”的楹联,碑的北侧,刻有清末进士王俊卿题“青山十八乐”诗十八首。大殿两侧皆配以五间享殿,连同三门,围成一个小院落。院虽不大,但典雅秀丽,院内碑石婷婷,泉流叮咚;苍松遒劲,翠柏参天。奇景异致,吸引游人流连忘返。

享殿与大殿南北相对而立


关帝庙在万佛阁北,三间硬山式建筑,祀三国时关羽。

通往寝殿的石阶旁,青檀虬枝屈曲,宛如藤蔓纠缠。

寝殿,为惠济公寝宫,殿内祀惠济公及两位夫人像。1997年重建。


泰山行宫坊位于青山脚下,明朝世袭鲁肃王朱寿镛1638年(明崇祯十一年)修建,是一座仿楼阁式的三门石质建筑。中门内外两侧4个石狮雕刻精细,造型生动;门额上刻“泰山行宫”,运笔自如,健劲有力。两侧门门额上有皆雕有浮龙、麒麟等图像,刀法娴熟。整个坊顶均仿木质建筑形式,石雕斗拱、歇山顶、鸱吻、瓦垄、瓦当……惟妙维肖。特别是中门门额上面一组“明鲁王晋见焦王”的浮雕,主、宾、仆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整个牌坊,堪称一组格调和谐、技艺精湛的艺术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子母殿。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8),为三间硬山式建筑,内祀送子娘娘。殿内祀送子娘娘神像三尊。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青山寺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59.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位于五龙口镇沁河出山口处。初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因渠首系用“枋木为门,以备蓄泄”,始名枋口堰。历代修建广济渠、广慧渠、利丰渠、永济渠、兴利渠,并在渠首修闸门,形成五龙分水之势,故名五龙口。


现存有唐《白居易游济源枋口偶题石上》、北宋《文彦博再游枋口》、明代开凿渠首的记事和诗碣、明崇祯四年农民起义军占领五龙口的碣石和清代重修各渠的重要碑碣等。

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和都江堰、郑国渠开创于同一时期,属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根据《沁河志》的记载:枋口堰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个采用“暗渠”达到“隔山取水”的水利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利用“水流弯道”原理取水的水利工程的实践,其功效一直利泽至今。渠首建筑物雕刻形象生动,具有重要的科学、历史和文物价值。

五龙口现存永利渠闸和三公祠,文济渠闸和袁公祠。永利渠闸建于明朝,三公祠建于清嘉庆年间,祀奉建渠有功德史纪言、石应嵩、涂应造。袁公祠建于明万历年间,祀奉袁应泰。

广济洞上建袁公祠石窟,清代永利洞上有三公祠石窟。遗址现保存明清碑碣二十余通,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160.正阳石阙

正阳石阙位于正阳县城东关烈士陵园南端。据《正阳县志》记载:“望乡台在城东关外,东狱庙前,有石壁似是古代石阙之左部。”按《白虎通义》说:“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在汉代,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标饰门面、炫耀声势的建筑。

因此,贾君墓阙当系贾氏墓地前的大门。就其性质来说,属于墓阙或神道阙。它组成了整个墓地建筑群的序幕,它作为墓地前的陈设物,标志着贾氏墓地的范围,是该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界碑。

2013年3月5日,由国务院公布正阳石阙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河北宣化:时恩寺

    时恩寺,坐落在宣化巍峨的鼓楼脚下,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时恩寺的大殿,是宣化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为土木堡之变(1449年)后,明王朝整顿边防时期在宣化兴建的重要寺院之一.因大殿建筑风格 ...

  • 东平县清泉寺石刻考察记

    [研究散记] 东平县清泉寺石刻考察记 东平高级中学 高一·十班 乔一博 ‍‍ 清泉寺位于东平街道尚庄村西杨山之阳,清泉寺石刻为泰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2月6日下午2点,我们跟随著名文化学者颜 ...

  • 川-巴巴寺

    巴巴寺位于阆中古城东北,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近年曾进行维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是一组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建筑群,由前山门.照壁.牌坊.墓殿.井亭与园林组成,建筑面积1170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共计795处) 本篇要目: ************************************* 703.良乡多宝佛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711.慈寿寺塔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721.佛真猞猁迤逻尼塔  辽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731.金山寺舍利塔 元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 732.天宁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741.蔚州古城墙 明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 742.故城寺 明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751.宣化柏林寺 明至清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 752.卜北堡玉泉寺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761.衡水安济桥 清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762.凤山关帝庙 清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71.闾原头永兴寺塔 宋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 772.张村圣庵寺塔 宋      ...

  • 第七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781.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宋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