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家乡的石板路 2019年第12期 (总第367期)

家乡的石板路

金中苏

我的家乡“安顺城”在贵州的腹地,解放前这里是贵州商贾聚集的地方,也出过不少名人王若飞、谷氏三兄、帅灿章、“宋马刀”等,给小城留下不少的故事。古城安顺的建筑很有风格,文庙、贯城河、顾府街大长门、大梨树、鸿桥坝、李家花园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记忆最深的还是“石板路”。

改建前的安顺顾府街 约摄于八十年代末

古城安顺的小街小巷几乎都是石板路,如小时候我经常去玩的铜匠街、大箭道、狮子林、蒋衙街、共和路、大同路是最典型的石板路,铺在地上的石板不算规整,有点长短不一,但一块挨着一块,平平整整地铺在路面上,石板经过不断磨擦,已经变得很光滑,但没有一块开裂,灰白灰白的油亮油亮的,好漂亮啊!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搞路面改造,把它们取出来重新铺,原来这些“石板”不是石板,而是约50公分高的石柱子,也不知路面铺于何时,做工这样精细,可想而知在当时的那样一种生产水平下把这样多石柱子立铺在路面上是多么艰辛的。

记得在石板路的两边是铺子铺台和“大长门”,路边下面是用石板盖起的阴沟,一些地方沟缘还长出青苔,路坎也是用石条镶起上面还是铺石板。特别是清晨,路坎上不时有人家把刚刚生起火的小土炉子抬到门口吹烟,伴随着收“渣渣”的叮当声,又传出长长的“卖菜豆腐喽”的吆喝声,反而显得格外寂静,那种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石板路 作者提供

“大同路”是我走得最多的一条石板路,因为路的那一端是我曾经读过书的“一小”,直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由于挑水的人经常把桶里的水晃洒在石板路上,我用脚后跟当轴,脚尖当笔,象圆规一样转一个圈,在石板上画个圆的水迹,上学时一个一个的一路画到学校,放学时又画起回家,为此还经常被我的奶奶“罗氏太太”打,说我“懈怠”得很把鞋都搞坏了,当然被打之后还是要继续的,因为觉得很有乐趣;小时我还用轴承当滑轮做成“单车”,“大马路”上不准滑,我就到石板路上滑,一抖一抖的觉得还舒服有意思;下雨了,水流淌在石板缝隙之中,我故意跳踩在石板上把水溅在同伴身上,引得大家发笑。总之,儿时的石板路,充满了快乐和开心。

包包拱拱的石板路上,受着微风的轻拂,会显得十分“干净”,行人推着板车和“鸡公车”发出“吱呐吱呐”的叫声,即使是秋冬也经常会看到成群的麻雀站在房檐上“叽叽喳喳”的叫得心烦。到了晚上,电线杆上的路灯昏暗,下面是路边卖“狗肉汤锅”“裹卷粉”“卤牛肉”“鸡骨塘”……的小摊,一闪一闪的亮着“粑粑灯”,虽然行人熙熙攘攘,但小路也不乏生机,人们的心也依旧也豁朗。

老安顺街景 洪福远 作

随着人口的扩张,城市的改造,石板路渐渐的消失,石板路不见了,铺子铺台不见了,充满浓郁乡土味的“过街吊”也不见了,逐步逐步地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卷帘门,推销商品的广告,吵闹的流行歌曲、烦人的霓虹灯,不断的汽车的轰鸣声。城市的喧嚣代替了古城往日的宁静,现代化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古城的传统文化消失得没有遗迹。“安顺”一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文化古城,正在积极争取早日成为中国的“四线城市”,儿时的“开心”成为永远的记忆。

石板路在消失,古城在消失,故乡离我们远去……

· 作者简介

金中苏:男,1957年生。毕业于原贵州农学院,长期从事农村工作。退休前任安顺市政协经科委主任。

(0)

相关推荐

  • 那一条石板路

    我还是喜欢用小时候的步子来丈量脚下的路.随着年轮的增长,总把童年的记忆拉得很长很长,一幕幕的记忆浮现眼前. 我的老家邓坊,从竹山哩到杉树地,经过老屋下,儿时有一条小路.那条被草鞋或赤脚磨得光滑明亮的石 ...

  • 梁浩丨濉溪古城老街游感

    濉溪古城老街游感 作者:梁浩 石板老街涣羽生 古城涅槃展华容 摩肩接踵寻旧味 扶老携幼蕴深情 地道小吃争相品 铿锵大鼓静心听  皖北新增打卡地 手舞足蹈乐网红 2021.5.3. 贺濉溪古城归来 文/ ...

  • 南宋御街史谈

    御 街 御街,就是供皇帝出行的路.但从秦汉至北宋漫长的一千多年间,并没有皇帝长住杭州,也就不存在御街.不过,两宋之际纵贯杭城南北的主干道似乎已经存在.建炎三年(1129),杭城爆发兵变,叛兵从北桥(今 ...

  • 回眸丽江古城

    圣洁的香的里拉 (8) 这是我第二次走进丽江古城,整整一个上午我们漫步其间感到特别遐意,走在石板铺就的城中巷道中,似乎行走在千年的茶马古道上,马帮车辙驿站的遗迹依稀可见,无论走到哪里都让人产生许多异样 ...

  • (赵光裕)叙永至合乐,“掉泪沟”之名的由来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叙永至合乐"掉泪沟"之名的由来 文/赵光裕 古往今来,无论是取地名.人名,人们总是想给他一个有象征性的吉祥意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 ...

  •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永远的潘老师 2019年第91期(总446期)

    永远的潘老师 尚国栋 我读初中时,盛传二铺中学1977年有十几名学生分别考取大学.中专.技校,其中一人考取北京广播学院:1978年考取二十几名:1979年考取三十几名,还在读高中一年级的潘思亚考取中国 ...

  •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七月半,母亲节 2019年第78期(总433期)

    七月半,母亲节 张厚林 八十二高龄的母亲在七月半这个中国人的节日里异常清醒,全无了平日里记得昨天事,不记今天人的境况. 七夕,也就是牛郎与织女这两位冤家走过喜鹊搭成的鹊桥相会的日子,今天,咱们美其名为 ...

  •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记忆中的幺铺贩牛人 2021年第92期(总689期)

    幺铺全景图 记忆中的幺铺贩牛人 赵维 现在提到幺铺镇,大多数人会想到这里是"民国风情小镇",有毛肚火锅.有网红打卡地---"十里荷廊""四八烈士&qu ...

  • 《文化安顺》史话沧桑 习安书院与健庵先生 2021年第43期(总640期)

    习安书院与健庵先生 丁武光 "书院"二字,往往会唤起人们的浪漫想象,时光越久远,越发令人神往.那里仿佛是流淌不息的活水源头,是情性自由释放的载体,是人格气韵升华的摇篮.同时,让我们 ...

  • 《文化安顺》古迹过往 西屯堡的五显庙 2021年第28期(总625期)

    西屯堡的五显庙 潘玉陶 在安顺东西南北众多的屯堡村中,一代代屯堡人除了具有相同的信仰外,还分别有着不同的崇拜对象,如吉昌屯.鲍屯.狗场屯.西屯.五关屯等村崇拜汪公,诸屯皆建有汪公庙,每年正月十八要抬汪 ...

  • 《文化安顺》乡风民俗 民间婚俗中的押礼先生 2021年第57期(总654期)

    民间婚俗中的押礼先生 黄 平 汉族传统的民间婚礼十分讲究,老人传下来的规矩,需行"六礼"方可完婚.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环节.现在的民间婚礼已经简化多了,一般 ...

  • 《文化安顺》古迹过往 古驿道·马马崖·观音洞 2020年第66期(总549期)

    古驿道·马马崖·观音洞 柴其斌 前日回关岭,陪女儿完成田野调查作业,再走关索岭古驿道. 关索岭御书楼(左为顺忠祠) 御书楼正封闭重建,然而是甃石的.黄培杰<永宁州志>曰:御书楼在关索岭顶上 ...

  • 《文化安顺》文汇美食 最喜秋高鸭肥时 2020年第36期(总519期)

    最喜秋高鸭肥时 陈文杰 安郡人好口福之娱,每逢食材当季,必抢先购买烹调,谓之尝鲜.秋高鸭肥,正是郡人大快朵颐之时,且烹调之法众多,不一而足.善烹调者于此季必邀朋唤亲,烹肥鸭相待.石城生活闲适,郡人性情 ...

  • 《文化安顺》地名故事 神奇仙人坝 2019年第122期(总477期)

    仙人坝远景 神奇仙人坝 方  贵 蜿蜒曲折.平缓流淌的邢江河过九溪村后,一下子就陡然而下,浩浩荡荡经过下九溪,接着就奔过旧州镇浪塘村,强劲势头直指旧州古镇.但是这匹脱缰的野马万万没想到,在它将奔跑到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