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的含泪独白火了:我变成差生,周围人的优秀让我喘不过气
网络上有个问题,究竟要有多努力才能上清北?
这个问题有上千条的回答,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子,无疑是高考中处于金字塔尖的人物,不管他们来自什么样的地区,学校和家庭,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这种努力是持续不断的,他们甚至从小学开始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很多父母的眼里,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身上已经贴上了成功的标签,不管到哪里去,用人单位都抢着要,更是别人夸赞和羡慕的对象,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一位北大学子道出了上名校的本质,考上好大学并不是一劳永逸,他们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竞争呢?
能考上清华北大的人肯定都是高中母校的佼佼者,这位学子在上大学之前一直都是全校的前两名,高考在全省排在了前十位,就是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在上了大学之后却充满沮丧,他坐在宿舍里跟大家讲述他的大学生活到底是如何度过的。(以下使用第一人称)
今天去图书馆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了一个多年没见的小学同学,两个人就站在一起聊了一会儿,小学同学在读一所二本大学,他讲述身边的同学每天只知道打游戏和玩手机,没有人学习,也没有人听课,甚至也没有人考虑找一份像样的工作。所以小学同学就很羡慕我,过着这么成功的人生,可是我却愣了一下,然后想,我真的成功吗?可能在大家的眼中,我是一个成功的人,从小到大一直学习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的前两名,高考更是考到了全省的前十名,考进了中国最好的北京大学,但当我走进北京大学之后,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成功,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有着不比我差的过去,所有人都头顶佼佼者的光环,你所拥有的一切的过去经历,别人只会比你更好,不会比你更差,要问清华北大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就是你永远都不知道这里面的人有多可怕。我是一位经管类的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高考文科生,在竞赛者面前连头都抬不起来。同样的高数课,他们甚至不需要花时间思考,答案张口就来,而我每天学几个小时的高数,最后也只能勉勉强强及格,他们选竞赛学过的专业课去刷高绩点,刷到3.8甚至3.9,我专业课达到优秀都已经非常吃力了,他们大一就能找到相应的实习,做基金,做VC,做投行,和业内大佬有着不少的联系,而我都大二了,还在学业中苦苦挣扎。他们托福,雅思样样得高分,出国留学一个不落,麻省沃顿伯克利轻松拿下,每到申请季,所有人都在朋友圈分享录取结果,我一条一条地翻着,眼红的同时甚至喘不过来气。他们身兼多份助研和导师谈笑风生,而我哪怕是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老师都不愿多看我一眼,是的,在这个竞争残酷的学校里,只有优等生和差生,不存在所谓的中等生,只要你不是前20%。为什么这所学校里那么多人每天挤破头的学习?是因为一但停下了,我们就永远被淘汰了,在这样的大学里,失败就像无底洞,他吸干你身上所有的自信和勇气,然后告诉你一事无成,有人会说你所有公司都抢着要你,年薪几十万几百万都是分分钟的事情,怎么会没人要?怎么会觉得自己失败呢?其实不是这样的,你看到的只是10%的人,剩下的很多人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的毕业生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而这样的人又承载了太多来自家人亲戚,来自高中老师同学的太多期望和目光,又有几个人不会崩溃呢?你发现和你在一间教室上课,和你住同一栋宿舍楼,和你吃着一样食堂饭菜的人成绩比你高,实习比你多,保研比你好,留学比你强,学工比你多,他们分分钟在全方位都把你甩开十万八千里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不会感觉绝望难过呢?所以,考上好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我们依然经历着新的挑战,依然要接受新的失败,依然要承受着从优等生变成差生的巨大心理落差,我们适应着比高中的竞争强度多出几十倍几百倍的生存环境,寻找喘息的机会,所以我们学着安慰自己,退一步有退一步的欢喜,失败者有失败者的幸福,可能我们做不成优秀的社会精英,但我们可以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学会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学会不会不拿他人的成功来对比自己,学会让自己活得更充实,学会做好精致的人,真的,生活不易,每个人都用力,每个用力生活的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成功者。
这位大二小哥哥一度潸然泪下,相信很多人感同身受。他的视频点赞过万,播放量高达几十万,他已经足够优秀,是高中同学和老师眼中的骄傲,但依然在大学生涯中遭遇了巨大的心理落差,是因为他所在的是最顶尖的大学,是因为他拥有强烈的上进心,也是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那么,名校的学生到底是如何学习的呢?他们拥有怎样的人生呢?
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这有多可怕。这就是名校学子最真实的写照,里面的学术氛围感染到每一个人,一日不学习,就会有强大的负疚感,可能很多人可能都看过一篇文章,叫做《哈佛凌晨四点半》,说的是哈佛大学的图书馆,在凌晨四点多还灯火通明,里面的学生依然在挑灯夜读。
在名校里,经常能够看到边吃边看书的学生。利用吃饭时间学习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现象。他们就像海绵里的水,对知识拥有超高的渴望度。一流大学都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科学最前沿的问题。所谓环境造就人,他们鼓励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积极拓展学科以外的知识,鼓励学生去迎接挑战。在这样的学校,课堂只是大学学习的一小部分,他们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脑子里根本不会想别的。
就拿耶鲁大学来举例,理查德·莱文校长曾这样告诫过新生,耶鲁大学开设有2000多门课程供你选择,但是你不得不错过98%的课程,我要督促你们多尝试不同的课程,去领略自然界和社会的文化积累,让你能够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所以,自律和努力成了学霸们的必修手册,你可以看到,一个学生从周一到周五的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周六周天不是泡在图书馆就是实验室,或者是参加某个学术团体,他们都在积极地拓展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当普通大学的孩子还在校园闲逛,在考虑哪个化妆品更好用的时候,这些名校的学霸已经远远甩开他们几十条街,早已经跳出了人生的舒适区。
说真的,考上大学真的不是一劳永逸,环境决定了人的高度,只有进入那个圈子,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即使不在那10%或者20%,相信努力的人生,也一定不会差,为这位北大学子加油,希望他尽快走出沮丧,也希望所有的高考学子知道,高考真的只是人生一个小小的驿站,短暂休整后重新出发,新的人生新的高度,需要你去开拓,等到多年后回头看一下,会感谢曾经那么努力的自己,在最需要奋斗的年纪,我没有偷一点懒。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