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小札10:《读懂十四五》
1.“补短”,完成未完成的任务。
2.“升级”,数字经济、绿色发展
3.“接轨”,高水平开放,在国际经贸、金融等领域规则变化。
三、政府的作用
四、国际经济规则重塑
美国提出“三 零“”,对日、欧等切实推动三零。
对于未给予特别明确反馈和全面接受的中国制裁三高。
作者提出了一种应对三零的方式,就是提出四零,将高技术出口限制也作为贸易壁垒纳入三零,这样能够给予我们在国际谈判中的进退便利,美国一旦反对将失去强调全面自由的道德立场,一旦同意,将推动中美双方利益,以此为起点谈判角力更充分,起点对于结果是什么不重要,但是对于谈判过程很重要。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引导国际经济规则重塑,是下一个阶段的话题。
曾经解决地区不平衡的思路是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所以长期出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等,虽然取得成绩,然是认为扭曲了要素市场,并且造成了资源和效率浪费,并不是经济的要素禀赋发展方式。
其中提到了用人均指标和比较优势看待欠发达地区的思路。人口流出地区真的想要抄发达地区作业几乎没有可能,因为要素禀赋是有着很大不同的,但是可以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例如更适合发展农业、旅游业和自然资源产业,人均资源占有量实在上升的,虽然总量会增长缓慢,但是对于国家是能实现有效率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意义上的区域平衡的。
所以人口流出地和流入地不再是拉帮带,是区分不同方向的引导。
学经济学的朋友,宏观经济学的第一课无论用什么教材基本都是怎么算GDP。这里作者提出的就是另一种框架,GFP,也就是GDP当中不再直接进入下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品,是需求视角,会被分类为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非生产性投资(房地产、基建和服务性投资中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目的)。
从这种角度来看,其实是改变了视角,将传统的统计视角调整成消费者视角,并且会使得整个分析更贴近于驱动力,因为马克思曾经都说生产只是开始,达成交易是最后那个惊险的跳跃。
而且,这个角度非常有利于在不同国籍的比较分析,中等收入陷阱有的国家走出来,有的国家陷进去,如何从已有的经验里面获得更充分的教训,采用这种可比性更强的分析方式会有新的思路。作者在后面列举了非常多的数字图标,意义正在于此。
换个视角看世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吗?
比较优势说的就是大家去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情,然后拼吧起来比各自努力强。但是各自最擅长的事情是会发生变化的。
有时间上的变化,例如改革开放初期,资本投入能够产生的效率非常高,因为我国资本的禀赋太低,劳动力非常的充分,随着时间的变化,1块钱能赚到的钱越来越少,劳动力数量和成本红利都在淡去。
不仅有时间上的变化,自己的变化,更有横向比较的变化,很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人比我们更便宜很多,所以即使还不算太贵,也算不上是我们擅长的事情。
作者从要素禀赋的计量出发,去梳理了双循环的方向,像是不仅要埋头走路,也要抬头看路,走在最合适的路上。
这是一本格局足够大,话题足够广的书,相信不同人看会有不同的体会,我很难穷尽的去学习,更难穷尽的去列举,但是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这个公众号取名“会意小讲”,就是因为我喜欢,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最初就是为了分享那些令我欣然忘食的会意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