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老师说论语——学而(十)
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于子贡说“夫子每至於一个邦国家以后,必定要知道其国的为政状况。是打算到此谋取官职,还是打算提供某些参考的意见呢?”子贡则回答说:“咱们的老夫子是温顺、良善、谦恭、俭朴、礼让之人,由此得到了渊博的学问和众人的尊重。老夫子之所求的总是与其他人之所求的东西则完全是不同的。”
——南怀瑾说,有一天子禽问孔子的话,如果改编作话剧,那一定是一场很滑稽,很有趣,令人莞尔的戏。好像是子禽悄悄地扯了子贡的袖子,把他拉到门边,避开了孔子的视线,然后压低嗓门轻轻地问道:“喂!子贡!我问你,我们这位老师,到了每一个国家都要打听人家的政治。他是想官做?还是想提供人家一点什么意见?使这些国家富强起来?”子贡回答得很妙。他说:“我们的老师是温、良、恭、俭、让以得之的。老弟!夫子不是像你们这一般思想。对于一件事总是把人家推开,自己抢过来干的。他是谦让给人家。实在推不开了,才勉强出来自己做的。假如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做,也恐怕与一般人的求官,求职,求功名的路线两样吧!”可见,他没有作正面答复,只把反面的道理告诉子禽。等于对年轻后进同学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方法是启发式的,不作正面回答。要受教育的人自己去思考判断。
——述评:子禽姓陈,名亢,字子元。比孔子小四十岁。子贡,姓端木,名赐。是孔子之中最聪明而能干的弟子。
孔子到每一个国家都会了解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由此而知,该国施政的问题出在哪里。一般而言,国家的风气是由教育所造成的。故而优秀的执政者在从政的过程中,首要重视的就是教育。为此孔子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这就是说,执政者发奋思虑制定宪法,寻求善良的君子。这些举措足以博得小的名声,却不足以感动广大的民众。接近贤德之人,体察幽隐之士,足以感动民众,却不足以教育转化民众的民风民俗。君子执政若是打算将民众恶劣的民风予以转化为良好的民风民俗,其必由之路就是倡导教育和学习。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通过学习是不知道做人的道理。是故,古代执政的圣贤帝王在建立国家,君临天下民众的时候,必然是把教育放在执政工作的首要地位。
教育对社会上民风民俗的作用和影响通过《礼记》中的《经解》篇章就清楚明白地表述出来:“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达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2)
这段话讲,进入一个国家,看看民风就知道这个国家的教育状况了。民风温良、柔顺而敦厚是《诗经》教育的结果;疏阔、通达而知远古之事是《书经》教育的结果;深广、渊博、简易、善良是《乐经》教育的结果;清洁、安静、精致、细微是《易经》教育的结果;谦恭、俭朴、自尊、庄重是《礼记》教育的结果;属于言辞准确,善于比较往事的得失,则是《春秋》教育的结果。若是《诗经》教育的缺失了,人们就显得愚笨;《书经》教育的缺失了,人们就显得矫情狡诈;《乐经》教育的缺失了,人们就显得奢侈张扬;《易经》教育的缺失了,人们就显得贪婪吝啬而奸贼;《礼记》教育的缺失了,人们的言行就显得令人心烦;《春秋》教育的缺失,人心就显得糊涂混乱。那些国家的民风显得温良、柔顺、敦厚而不愚蠢是深于理解《诗经》的结果;疏阔、通达、深知远古之事而不诬陷他人则是深于理解《书经》的结果;深广、渊博、简易、善良而不奢侈则是深入理解《乐经》的结果;清洁、安静、精致、细微而不奸贼,则是深于理解《易经》的结果;谦恭、俭朴、庄重、尊敬而不让人心烦则是深于理解《礼记》的结果;属于言辞准确,善于比较往事的得失,而又不混乱则是深刻理解《春秋》的结果。
由此而知,了解民风民俗是了解该国执政状况的捷径。而民风和民俗的形成与国君的人品息息相关。而国君人品的确立则取决于他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故而优秀的执政者必须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解决社会问题的教育家。
——注释:
(1)《礼记·学记》
(2)《礼记·经解》
于右任书法:温良恭俭让。
小篆书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