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三)

第四章:玉的種類;

第一節:重要玉礦脈/床;

1.新疆玉礦:

1.1.和闐玉;

  • 古稱月氏之玉、隅氏之玉,秦稱昆山之玉,漢稱于闐玉,清稱和田玉並沿襲至今。

  • 和田玉礦脈形成於前寒武紀華力西期(距今約5億7千萬年),是中酸性岩漿侵入鎂質大理岩和白雲石大理岩的接觸交代的產物。

  • 中酸性岩漿即花崗岩和閃長岩,化學成分為SiO2、Al2O3;鎂質大理岩和白雲石大理岩化學成分為MgO、CaO、CO2

  • 玉礦床產在接觸帶的外帶,侵入岩脈的附近,與接觸面相距數米或1米以內。

  • 礦脈的生成需要溫度與壓力條件,溫度在攝氏300~340度,壓力在4~8 千岶之間,這些條件決定了礦體大小,一般只有幾米。礦體呈脈狀、透鏡狀、囊狀等。

  • 在大約距今4千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中,昆侖山隆起,成礦帶被抬升至海拔4200~5000米。

  • 後來在冰期(距今4千萬年~數萬年)的冰川作用下,一些礦脈被破裂、切割,礦石隨冰積物和水流衝到山下,形成山流水和籽玉。

  • 和田玉在礦物學上屬角閃石族透閃石~陽起石系列。
    化學通式為 Ca2Mg5(SiO4O11)2(OH)2,硬度6.5~6.9,比重2.9。

  • 和田玉的礦物粒度非常細小,一般在0.01毫米以下,礦物形態主要為隱晶及微晶纖維柱狀,礦物組合排列以毛氈狀結構最普遍,這種結構使和田玉非常緻密細膩。

  • 均勻無定向密集分佈,使光線充分散射,因此質地細膩、溫潤,油脂光澤強,物理性質穩定。用點光源側向觀察:呈乳質感的微透明狀、細膩無顆粒感。

  • 皮色厚度很薄,小於1毫米。

  • 有纖維狀、針狀、葉片狀等如同人體皮膚高低不平的汗毛孔。用放大鏡就能看到這些毛孔

  • 白玉含透閃石95%以上。

  • 青玉含透內石89%,陽起石6%,由透閃石和陽起石交織分佈相互過渡而成。

  • 墨玉含有帶狀,點狀碳。含量超過25%以上即稱墨玉。

  • 糖玉~蜜脂狀。

  • 新疆與其他產區的透閃石玉,結構上有其共同性也有相異性。

  • 相異點在於新疆閃玉晶體粒度非常細小,一般都在0.01mm以下,細微者甚至小到0.0004 x 0.000021mm,粗粒透閃石極為罕見。

  • 透閃石晶體呈柱狀,按其形狀可分為;短柱狀、長柱狀及細長柱狀(纖維狀),屬單斜晶系(Monoclinicsystem)。

  • 產於新疆昆侖山北麓的和田、墨玉兩地。

  • 羊脂白玉含透閃石99.5%,含少量黑雲母的磷灰石(Calcium  Hydroxylapatite);CaHA( 羥基磷灰石鈣),一般俗稱為骨粉,也可能是一種寶石(Apatite)。

  • 青白玉含透閃石93%、磷灰石2%、綠簾石1%

  • 碧玉含透閃石96%,以及少數鉻鐵礦或磁鐵礦物。

  • 晶體主要有6種結構:
    1.毛氈狀隱晶質變晶結構; 2.纖維隱晶質變晶結構; 3.纖維變晶結構; 4.片狀隱晶質變晶結構; 5.片狀變晶結構;6.放射狀或掃狀變晶結構。

1.2.新疆若羌玉

  • 產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開採礦區在阿爾金山中。

  • 若羌玉料顏色大多青中發黃,細膩度好,呈油脂光澤,部分黃玉帶有糖色。

  • 若羌黃玉近些年在市場上知名度較高,顏色越黃、質地越細膩的玉料等級越高。

1.3.新疆且末玉

  • 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開採礦區在阿爾金山中。

  • 目前有多家玉礦在開採,有規模最大的金山礦、天泰礦以及人們俗稱的近礦和遠礦等。

  • 糖玉和糖白玉是且末玉料的代表性玉種。

  • 且末玉料質地細膩,油潤光澤度較好,糖色純正,多為長絲狀雲絮紋理結構。有些且末玉料裂多性脆,切割雕琢易崩裂。

1.4.新疆葉城玉

  • 產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葉城縣。

  • 葉城玉料顏色偏青,結構均勻,細膩度好,呈油脂光澤。多數略有糖色。

  • 玉料塊度較大。清代著名的“大禹治水圖”玉山等宮廷玉器用料即來自葉城。

1.5.瑪納斯碧玉

  • 主要礦物成分為透閃石(80~95%),伴有少量透輝石、葉綠泥石、鈣鋁榴石和鉻尖晶石。

  • 產於天山山脈中基性岩捕虜體與超基性岩體的接觸帶上或附近透閃石化蛇紋岩中。

  • 主要分佈在瑪納斯河上游、塔西河上游和瑪納斯河支流清水河一帶,處於北天山超基性岩帶的東段。東西長30多公里,寬數百米,礦點10餘處。

  • 已發現碧玉礦及礦點六處,其中以黃臺子碧玉礦為最主,另外在河流和冰川的沖積層中也經常可以揀到碧玉的卵石。

  • 主要礦物為纖維狀、葉片狀、氈狀的透閃石,含量85~95%。

  • 碧玉中透閃石礦物晶體極小,多合併成羽片狀,纖維交織結構或氈狀結構。

  • 有一部分顆粒稍大的針柱狀透閃石礦物,占5~15%,無定向分佈於纖維狀透閃石之間,造成一些玉石的「花」。

  • 含有多種雜質礦物,主要為鉻尖晶石、磁鐵礦、鈦鐵礦、蛇紋石、碳酸鹽以及一些金屬硫化物。

  • 碧玉由於繼承了超基性圍巖的礦物質,因此富含鐵、銅、鉻、鎳、鈦、  釩、鈷等金屬元素,是軟玉中微量元素最為豐富的品種。

  • 瑪納斯碧玉晶體纖維呈渦卷狀(twisted)排列,不是在固體狀態下生成於平靜的環境中,而應是在流體狀態下生成於運動的環境中。

2.岫岩玉:

  • 岫岩地區遼河群的形成年齡,綜合Ar-Ar法和Pb-Pb等時線法年齡值,可以判斷該區的成玉年代是元古代,大約為17億年左右。成礦溫度為 195 ~392℃。

  • Mg和Ca顯然是來自賦存的地層圍岩~大理岩,即白雲石(CaMg(CO32)、菱鎂礦(MgCO3)和方解石(CaCO3)。

  • 而其中的Si和H2O則最大可能是來自區域變質作用和混合岩化岩漿作用而形成的富Si質的熱水溶液。在有利的構造條件下,富含Si質的熱液沿着大理岩的構造裂隙流動時,與圍岩物質之間發生交代反應,在反應過程中,熱液萃取了大理岩中的Mg和Ca,與Si進行反應即可形成蛇紋石玉;

  • 如果Ca的濃度高,則形成透閃石玉;在Ca和Mg的濃度差不多時,則可形成蛇紋石和透閃石大約各占一半的甲翠玉。

  • 遼東半島北部山區的岫岩縣以產玉聞名,玉石的儲藏量很大,主要產地在哈達碑鄉的北瓦溝和偏嶺鄉的細玉溝。此外,大房身鄉的麻地溝、三家子鎮的胡家溝、牧牛鄉的大荒溝、韭菜溝鄉的二道溝、偏嶺鎮的包家堡子和南天門、石灰窯鄉的新華礦、哈達碑鎮的桑皮峪也有少量分佈。

  • 這里出產的玉石被通稱為岫岩玉或岫玉,其中瓦溝鄉以透明度較高的  淡綠色、綠色和白色的蛇紋石玉為主,還有集紅、黃、墨綠等諸色於一體的花玉;

  • 細玉溝主要出產微透明的黃綠、翠綠色閃石玉。

岫岩玉的成礦演化模式

形成階段

白雲岩沉積階段

白雲岩變質階段

熱液交代成玉階段

風化作用階段

形成時代

早元古代中期(20億年左右)

早元古代晚期(18億年左右)

早元古代末期(17億年左右)

新生代(6千萬年至今)

地質作用與成礦作用

淺海相沉積,形成了分佈廣泛巨厚的大石橋組白雲岩系,為岫岩玉的形成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區域變質作用,使原岩發生變質和變形作用,白雲岩重結晶形成白雲大理岩,黏土質和硅質等雜質成分重組合形成橄欖石、透輝石、硅鎂石、長柱狀透閃石等

伴隨強烈的變質作用和混合岩化岩漿作用,形成了富硅的熱水溶液,當熱液沿裂隙進入大理岩中,發生交代作用,熱液中的Si和H2O與大理岩中的Ca和Mg結合形成了蛇紋石玉和透閃石玉的原生礦床

近代地質作用,裸露地表的玉石受到Fe2O3溶液的浸染,使部分蛇紋石玉形成花玉,部分透閃石玉變成糖玉。部分玉石礦體因地殼運動抬升較高,經過風化、破碎、搬運和沉積,則形成了坡積、洪積和衝積砂礦,即“河磨玉”

2.1.閃石玉

  • 岫岩閃石玉是由於成礦熱液交代大理岩而形成的。主要產於岫岩縣偏嶺鎮的細玉溝,有兩種礦床類型,即原生礦床和砂礦床。原生礦床位於偏嶺細玉溝溝頭的山頂上,海拔高度600m左右。

  • 形成可分為4個期次:
    第一期透閃石為柱狀,呈斑晶,粒度較粗,一般為1~3mm,大者可以到  5~7mm,常被後期透閃石交代蠶蝕,呈殘留結構;
    第二期透閃石為纖維狀,往往交代第一期透閃石呈束狀或環繞第一期透閃石交代,呈放射狀結構,粒度較小,一般為0.3~0.5mm;

    第三期透閃石呈微細的纖維狀,小於0.1mm,顆粒之間界限不清,集合體呈毛氈狀結構,構成閃石玉的主體;
    第四期透閃石呈細脈狀集合體穿切前三期透閃石。

  • 當交代作用完全的時候,形成的礦物彼此之間的接觸線比較平直圓滑,呈緊密鑲嵌狀,稱為鑲嵌變晶結構;當交代作用不完全時,有殘留的原生礦物,新礦物和原生礦物之間呈複雜接觸,形成各種形態的交代結構。此外,當閃石玉礦體因地殼運動上升至近地表氧化帶時,經常有Fe2O3溶液沿其裂隙充填或沿顆粒間隙擴散,形成多種形態的次生充填結構。

  • 岫岩閃石玉可分為鑲嵌變晶結構、交代結構和次生充填結構三種類型。

  • 閃石玉的五種結構
    毛氈狀纖維交織結構:閃石玉的典型結構;
    束狀結構:閃石呈纖維狀聚集,大致沿長軸定向排列,可見斜消光現象;
    帚狀結構:纖維狀閃石局部定向排列,一端收斂,一端發散,似掃帚狀,常見跟蹤消光現象;
    放射狀結構:纖維狀閃石以一個中心為基點,向四周呈放射狀分佈;
    似螃蟹狀結構:纖維狀透閃石圍在殘留礦物的兩端,並且向外擴散而形成的,整體形態似螃蟹,此種結構比較少見。

  • 岫岩閃石玉絕大部分由透閃石組成,僅有少部分墨玉是由陽起石組成。透閃石含量>95%,少量陽起石。雜質礦物有碳酸鹽、磷灰石、綠泥石、石墨、綠簾石、蛇紋石、滑石、黃鐵礦、磁鐵礦、褐鐵礦等。

  • 不同種類的閃石玉其透閃石含量稍有變化,白玉和黃白玉含量較高,可達99%以上,一般在98%到99%之間;

  • 綠玉一般在97%到98%之間;墨玉中含量相對較低,一般在96%到98%之間。

  • 主要成分為SiO2,MgO,CaO,其中SiO2含量54.13%~57.96%,MgO的含量為20.57% ~23.79%,CaO的含量為11.74%~14.70%,與透閃石的理論成分接近。

  • 2001年在北瓦溝蛇紋石玉礦中發現了純淨的白色閃石玉礦體,但規模很小,僅有幾噸。

2.2.老玉

  • 產於岫岩縣細玉溝溝頭為代表的閃石玉,屬山料。

  • 透閃石在高質量的岫岩蛇紋石玉中十分少見,但在低質量的蛇紋石玉及蝕變岩中卻大量存在,在甲翠中其含量有時可達50%之多。

  • 具有褐紅色皮殼的玉礫質量較好,多為質地很細膩的黃白色玉或黃綠色玉

  • 紅色皮殼一般較薄,只有1~3mm,皮緊貼玉肉。

2.3.河磨玉

  • 產於河套中的大大小小渾圓狀的岫玉礫石。因風化作用,普遍發育一層灰白色或黃褐色的外皮。一般呈球狀或近球狀,重幾公斤到幾十公斤。

  • 指產於細玉溝溝谷兩側凹地中或細玉溝溝口東側的白沙河河谷底部及兩岸一級階地的泥砂礫石層中的閃石玉礫。這些閃石玉礫是由細玉溝頭山頂的原生“老玉礦”裸露地表經風化破碎成塊,然後被洪水沿溝衝下直至溝外洪積扇和河谷中,經滾磨沉積而成。

2.4.蛇紋石玉:

  • “新山玉”一詞原來是指海城瓦子溝的蛇紋石玉礦而言,由於其發現晚於一嶺之隔的岫岩北瓦溝蛇紋石玉礦,相對來講是新發現,因此稱“新山玉”。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在一些文獻中解釋說“新山玉”是岫玉的別稱,並說是國際上的名稱。看來,這是一種誤傳。

  • 該區的蛇紋石是交代大理岩而成的,蛇紋石量少時稱蛇紋石化大理岩。

  • 蛇紋石玉:主要礦物為蛇紋石(Mg6[Si4O10](OH)8)一般含量>95%。

  • 主要為葉蛇紋石,有少量利蛇紋石。有三種形態,即葉片狀集合體(粒度大致在0.05~0.2mm之間)、纖維狀集合體(粒度大致0.01~0.02mm)和微細鱗片狀集合體(粒度小於0.01mm)。

  • 雜質礦物有白雲石、金雲母、透閃石、料硅鎂石、磷灰石、透輝石、綠簾石、橄欖石、滑石、綠泥石、方解石、石墨、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褐鐵礦等。

  • 主要由MgO和SiO2組成,MgO為38.90%~40.73%、SiO2為45.11% ~48.79%,相對於蛇紋石的理論值(MgO為43.64%,SiO2為43.36%),貧鎂,富硅。

  • 與上地殼的平均成分(Taylor,1985)相比,該地區蛇紋石玉的Sr、Ba、V、Nb、Zr含量比較低,Cr、Co、Ni含量比較高,而Cu、Pb、Zn含量與上地殼相近。

  • 蛇紋石玉綠色逐步加深,FeO和Fe2O3的含量逐步增加,FeO尤為明顯。

  • MgO和Al2O3有明顯的下降趨勢,與FeO、Fe2O3和MnO的上升趨勢成反消長關係。

  • SiO2的變化從白色→綠白色→淺綠色→黃綠色呈上升趨勢,然後從黃綠色→綠色→深綠色→暗綠色呈下降趨勢。

  • 蛇紋石玉中常見到呈粒狀星點狀分佈的一種雜質,很像黃白色的小米粒,當地人稱之為“小米粥”。這些白色粒狀物是由早期交代殘留的碳酸鹽礦物,即白雲石或方解石構成的。

  • 一些呈點狀、斑塊狀、條狀或不規則狀的黑色雜質,不透明,當地人稱其為“黑臟”,這些黑色雜質是由石墨構成的。

2.5.花玉

  • 蛇紋石玉一個特殊品種的俗稱。指蛇紋石玉在地表氧化帶受次生褐鐵礦浸染的玉種,即一部分富含硫化鐵(黃鐵礦FeS2、磁黃鐵礦FeS)的蛇紋石玉,當其處於近地表氧化帶時,由於風化作用,其中的硫化鐵發生分解,形成Fe3+的溶液,沿着蛇紋石的裂隙滲透浸染形成黃褐色褐鐵礦(Fe2O3.nH2O)或紅色赤鐵礦(Fe2O3)從而使蛇紋石玉被染上黃色、褐色或紅色的斑塊和條紋。

2.6.甲翠:由綠色紋石和白色透閃石組成的斑紋狀玉石。

:以上資料節錄自王時麒、趙朝洪、于洸、員雪梅、段林玉所著:【國岫岩玉】。

  • 詩經》云:充耳琇瑩;《毛萇傳》曰:琇瑩,美石也;《昭君怨》詩:玉鳳搔頭金纏臂,琇瑩充耳雙明珠。

3.青海玉;

  • 青海玉產於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線一百餘公里處的高原丘陵地區。

  • 中西部東昆侖山礦帶:集中於格爾木地區,包括三岔口、九八溝、拖拉海溝、沒草溝、萬寶溝、大灶火、小灶火、野牛溝等。

  • 產出的玉料以礦采山料為主,少量山流水(戈壁)料,未見子料。

  • 青海玉呈半透明狀,與和闐玉對比透明度較好,質地較粗,比重略低,質感不細膩,缺乏凝重的感覺,常有透明水線。

  • 青海軟玉的主要礦物成分是透閃石,並普遍含透輝石、方解石、白雲石、矽灰石等。

  • 青海料顏色稍顯不正,常有偏灰、偏綠、偏黃色,多有黑白、黑黃、綠白、綠黃相雜的玉料而被用做巧色。

  • 主要礦物成分為透閃石,普遍含矽灰石。矽灰石與透閃石共同組成微晶交織結構,局部可完全由矽灰石微晶組成。

3.1.矽灰石:

  • 矽灰石是一種三斜晶系,細板狀晶體,集合體呈放射狀或纖維狀。

  • 顏色呈白色,有時帶淺灰、淺紅色調;玻璃光澤,解理面呈珍珠光澤。

  • 是一種無機針狀礦物,纖維長而易分離,含鐵量低的變質礦物,硬度4.5~5.5,密度2.75~3.10g/cm3。

  • 主要產於酸性岩與石灰岩的接觸帶,與符山石、石榴石共生。

  • 矽灰石的折射率與透閃石的非常相近,當矽灰石微晶充填軟玉空隙中,透閃石與其間充填物矽灰石的折射率差值小,減少了入射光在軟玉內部透閃石與空氣接觸面的漫反射的損耗,從而降低了光的損耗。

  • 其機理與在劣質翡翠中充填塑膠或玻璃來提高翡翠的透明度機理相同。

3.2.青海青花(或煙青)

  • 青海青花(或煙青)產於青海省格爾木市。玉料顏色黑白相間。玉料質地堅硬。

  • 玉料顏色主要為黑白兩色,對比明顯的稱為“青花”。局部範圍內黑白過渡模糊不夠明顯,且整體為灰黑色調的玉料,市場上也稱之為“煙青”或“烏邊料”。

3.3.青海青玉

  • 青海青玉產於青海省格爾木市。

  • 青色、黑青色為主,色調偏暗,透明度較差。青海青玉產量較大,塊度也較大,多被用來製成璽印、器皿、擺件等玉雕作品。

3.4.青海托拉海溝:

  • 1994年發現了拖拉海玉礦(野牛溝玉礦)曾經有9條礦脈,到1999年9條礦脈中就基本再沒有玉石產出。

  • 出產的優質的白玉,被較厚的皮殼包裹,無法識別其內在玉質而極具賭性。

※還有類似青海料的雅安玉。

4.南陽玉:獨山玉

  • 獨山玉既不是閃石玉,也不是輝石玉,而是“黝簾石化斜長石”,或者說是斜長石類玉石。

  • 南陽獨山玉是黝簾石化的鈣長石。

  • 蝕變輝長岩,高溫礦物-黝簾石,透輝石,鉻雲母。顏色很雜,又稱中國翠,莫式硬度7度;比重2.73~3.18g/㎝3

  • 獨山玉共有8大色系品種24個亞種及數十種混合色和過渡色。

  • 獨山玉屬動力作用的熱液交代蝕變而成的玉石,因而天然裂紋發達,粗細玉脈較多,同時由於多為炸藥爆破開採,容易造成人為裂紋,由於次閃石化的作用,獨山玉中常有黑斑、黑星點出現。

5.伊源玉

  • 在伏牛山脈腹地的河南省欒川縣陶灣鄉伊河源頭。

  • 商代時期,商相伊尹耕莘此地發現此玉。

  • 西漢劉歆著《山海經.山經》第五卷,《中山經》記載:“又西一百五十里地曰蔓渠山,其上多金玉。”蔓渠山即今悶頓嶺,玉礦就產於此山。

  • 玉石礦區位於華北地臺南緣,東秦嶺中央造山帶北部,三川~廟子復向斜南翼。玉礦賦存於淺海相泥質碳酸鹽岩及鈣質泥岩,局部夾中基性火山岩的陶灣組(Ptlt)中上部變質的蛇紋石化、透閃石化白雲石大理岩中。

  • 玉石種類有蛇紋石質玉及閃石玉(軟玉)兩類;蛇紋石質玉是玉礦的主體

  • 玉礦體由深綠、暗綠色蛇紋石質玉,淺綠、淺綠白色蛇紋石質玉及黃綠色蛇紋石質玉組成。

  • 閃石玉礦體分佈在蛇紋石質玉礦體內,以靠頂部放射狀透閃石岩蝕變帶附近為主,大部賦存在深綠或暗綠色及淺綠白色相間的蛇紋石質玉礦體之中,其次分佈在蝕變輝長岩脈附近或小型擠壓帶內。

  • 蛇紋石,含量在85%~99%,呈纖維狀集合體,粒狀大小不均,粒徑大部分0.01~0.05mm,少部分0.1~0.5mm。

  • 其次為方解石,含量1%~1.5%,不均勻殘留分佈或島嶼狀分佈,多被蛇紋石交代。碳酸鹽、絹雲母佔1%左右,呈磷片狀或細粒狀分佈蛇紋石中。尚有微量鐵質。

  • 透閃石,含量在97%~99%,粒徑大部在0.02~0.04mm,少數在0.1~0.6mm,閃石解理發育,交角約56∘,具雙晶。

  • 其次為碳酸鹽含量1%~3%。陽起石含量約1%,呈粒狀分佈。含微量鐵質。

6.藍田玉;

  • 漢書《地理志》記載:美玉產京北,即長安(今西安)北面的藍田山。

  • 藍田玉是一種蛇紋石化大理岩,是以產地陝西藍田縣命名。

  • 大理石主要成分是方解石,包含少量的白雲石、橄欖石、透閃石、透輝石、氫氧鎂石及蛇紋石。

  • 白色的大理岩中佈滿了草綠色的具有滑感的蛇紋石,當含有其他雜質時,還可出現紅、黃、黑等色。

  • 蛇紋石化大理岩是碳酸鹽岩石,由石灰岩、白雲岩受到熱水溶液作用後,重新結晶而成的。

  • 在變質過程中含鎂質的礦物(如白雲石)可以變成蛇紋石。

7.台灣玉;

  • 貓眼玉是組成礦物透閃石沿C軸平行,緊密排列的玉石。

  • 台灣玉為我們所知道的玉種中僅有具葉理的玉石,很容易與其他玉石區別

  • 產於台灣中央山脈豐田,西林一帶,顏色大都為黃綠、碧綠、暗綠色。

  • 產於蛇紋岩和石墨質絹雲母石英片岩的接觸帶,因受到區域變質動力的影響,葉理構造非常發達,為其特徵。

  • 台灣玉中常含有鉻鐵礦、白雲母、含鉻鈣鋁石榴石。

  • 具有鉻峰或鉻螢光特性,包裹物以黑色的鉻鐵礦(Chromite)為主。綠泥石為常見的附屬礦物。

  • 台灣墨玉由超基性岩或橄欖岩中的橄欖石與輝石和水作用之後,經過蛇紋岩化作用產生蛇紋石玉。

  • 台灣墨玉與閃玉就產在蛇紋岩和黑色片岩、綠色片岩的接觸帶中,常呈凸鏡體狀或薄層狀出現 。

  • 台灣墨玉中共有纖蛇紋石與葉蛇紋石 、橄欖石、磁鐵礦等四種礦物。

8.俄羅斯玉:

  • 俄羅斯貝加爾湖有兩處玉礦(俄羅斯玉):一處位於貝加爾湖西南部的支流地區。伊爾庫茨克州東薩彥嶺(西北~東南走向。西起葉尼塞河中游左岸,東至貝加爾湖南端,直抵蒙古邊境。長1000多公里。

  • 另處位於貝加爾湖東北勒拿河支流維提姆河流域。俄羅斯布里亞特蒙古自治共和國東北部外興安嶺地區。

  • 布里亞特河流中的俄羅斯子料產量少、品質高、價格昂貴,與新疆子玉極其相似。

  • 俄羅斯白玉礦體呈透鏡狀、脈狀、似層狀、團塊狀等,產出於酸性岩漿岩與白雲質大理岩的接觸帶中,其中透鏡狀為主。
    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
    呈油脂狀玻璃光澤,通體微度透明,硬度在5.5至6.5之間。

  • 俄羅斯玉亮度好於和田玉,但由於結構粒度較粗,手感較輕,佩戴久了會變黃、變黑。在透光的地方,肉眼稍稍觀察,就能看到毛顫狀結構,俄羅斯子玉原始塊度比較大,皮色一般都比較厚,分佈不均勻。由外向內層次分明:由最外層的深棕褐色~第二層的淺褐色~直到內部的白色。而和田玉內部顆粒非常小,一般情況下用肉眼看不清楚。

  • 俄羅斯子玉多由葉片狀、長纖維狀透閃石礦物組成,礦物粒度相對較粗,放射狀雜亂分佈。在外觀上油蠟性好,略帶瓷感。由於顆粒的粗細、排列不夠均勻,質地細膩程度稍差,雕刻中容易產生崩點。一般點光源側向觀察:較粗糙的微透明狀,有粒狀感,能發現比較明顯的蘿蔔紋。

8.1.俄羅斯碧玉:

  • 含有鈣鋁榴石〔Ca3Al2(SiO4)3〕:屬於石榴石族寶石的一種,又名烏蘭翠,顏色無色到淺色透明,呈粒狀結構,等軸晶系,晶面上發育有縱紋,具次貝殼狀斷口,強玻璃光澤,莫氏硬度為7~7.5。

  • 主要產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西伯利亞等礦區。以綠色為主色,玉料帶有少許紅褐色或黑色斑點。

  • 俄碧是目前市場上多見的碧玉品種。

9.紐西蘭碧玉:

  • 主要產於南島,毛利語為蒂懷普納姆 (Te Wai Pounamu),意為碧玉水域。

  • 南島的納爾遜(Nelson)、韋斯特蘭(Westland)等七個地方產玉,均位於濱海山區。

  • 韋斯特蘭所產玉料色澤較深,為深綠色,屬高品質碧玉,蘊藏量豐富。其他地區的玉料色澤較淺,成分也不夠純正。

  • 含碧玉的礦脈主要分佈於南島山脈主峰阿爾卑斯山南部,大約形成於200萬年前。

  • 碧玉大部分發現於山澗溪流中。

  • 韋斯特蘭的阿拉胡拉河(Arahura River)是紐西蘭碧玉最著名的採集地,其重要性相當於新疆和田的綠玉河。南島西海岸的塔拉馬考河流域,也是新西蘭玉的重要採掘地。

  • 主要有軟玉(Nephrite)、蛇紋石兩大類,與遼寧岫岩玉品質接近。新西蘭玉以軟玉最為珍貴,有多個品種,可分為灰綠色的白玉、深綠色的碧玉、湖綠色的青空玉,通稱紐西蘭碧玉。

  • 毛利人是大洋洲玻利尼西亞人的一個分支,其語言、文化習俗和體質特徵,均屬玻利尼西亞文化圈。約在1000年前左右,玻利尼西亞人最早到達這個當時還無人居住的島嶼。

  • 毛利人稱紐西蘭碧玉為普納姆(Pounamu),也稱作綠石,當作神聖的石頭,視為神的恩賜。

  • 自7~800百年前開始使用至今連續不斷。

  • 玉錛是毛利玉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具。

  • 納塔胡部落是新西蘭最大的毛利部落,其勢力範圍覆蓋南島的絕大部分地區以及南方的諸多小島。

10.加拿大碧玉:

  • 加拿大碧玉,英文名稱canadiangreen jade,出產於北極圈內,主要分佈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

  •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已探明的碧玉儲藏量,其三個主要的玉礦發現於20世紀70年代初。

  • 主要產區在溫哥華以北的高山上。

  • 1885年左右,在加拿大淘金的中國移民在菲沙河床裏發現了沿河流被水沖下來的玉石。
    化學組成:鈣(鎂/鐵)矽酸鹽;
    化學式:Ca2(Fe,Mg)5(OH)2(Si4O11)2
    礦物組成:透閃石和陽起石的均質固溶體
    硬度:6.0~7.0;比重:2.9~3.0g/cc;強度:2.1 x 109 (dynes/cm2);折光率:1.6
    化學組成及礦物組成,硬度、折光率、強度等物理性能與和田玉相同。

  • 加拿大發現玉石的周邊山脈鐵礦含量較大,玉石呈現出自然綠色。
    呈綠~暗綠色,顏色不甚均勻,半透明~微透明。

  • 加拿大還未發現白玉。

  • 加拿大土著在幾千年前,生產及生活中已經使用強韌的碧玉製作斧頭、刀和其他工具以及裝飾品等。

  • 產量從1970年到2007年平均為每年200噸到300噸。

  • 加拿大碧玉只有山料一種,且加拿大碧玉山料的塊度大,每塊重達四、五噸,比和田碧玉山料的塊度大。

11.南韓玉

  • 春川玉,一種透閃石玉,又稱韓國玉,產于韓國的春川市郊區的山溝中,均為山料,無籽料。顏色普遍發青、灰,灰黃綠色調、灰黃白色,真正白色的料量少,白度好的料,介於青海玉和俄羅斯玉之間,拋亞光油份不輸和田料。質地粗松,粥狀結構較為明顯,油脂光澤較弱,呈蠟質光澤。肉眼能夠看見細小的針狀白點,透明度較差。折射率:1.60;密度:2.95;硬度約5.5左右,

  • 和田玉潔白自然,溫潤柔和;有汗毛孔。俄羅斯玉色白,但白而不潤;有蘿蔔絲紋。青海玉多呈灰白、蠟白色,有灰暗不正的感覺,但透明度較好。

(0)

相关推荐

  • 玉石的产地及特点,你知道吗?

    玉,石之美者.礼记言: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可见中国人对玉的喜爱和推崇.说到我国的玉石,那可真是一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除了人们较为熟知的翡翠.和田玉.南红玛瑙.独山玉.岫岩玉等,还有蓝田玉.京白 ...

  • 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玉的定義: 第二章:軟玉礦床的成因類型:         第一節:軟玉礦床的成因類型~依母岩分類         第二節:軟玉礦床的成因類型~依環境分類 第三章:玉礦的分佈:         ...

  • 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二)

    第三章:玉礦的分佈: 第一節:文獻記載: 我國產玉地點的記載主要出於<山海經>和<禹貢>等先秦古籍. <山海經>成於戰國至西漢初年,保留了大量的遠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 ...

  • 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四)

    第二節:玉的種類: 陽起石(Actinolite): 成分Ca2(Mg,Fe)5Si8O22(OH)2,硬度5~6 ,比重3.0~3.44 . 晶體呈長刀刃形,並常結為雙晶,還可能呈片狀和柱狀集合體, ...

  • 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五)

    第三節:玉料礦物: 白雲石(Dolomite) 成分 CaMg(CO3)2,硬度3.5~4,比重2.85. 晶體呈菱面體形,並有馬鞍狀的彎曲晶面,白雲石也以塊狀和粒狀習性產出. 顏色有無色.白色.灰色 ...

  • 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六)

    第四節:寶石礦物. 剛玉(Corundum) 成分 Al2O3,硬度9,比重4.0~4.1. 晶體有陡雙錐形.稜柱狀.板狀或菱面體狀,也會以塊狀和粒狀產出. 顏色很多,但條痕只有白色. 透明至半透明, ...

  • 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七)

    第五章:玉的特徵 第一節:皮殼: 器物表面的物理.化學結構受到保存環境.使用環境或埋藏環境的影響,產生次生變化,形成皮殼. 皮殼的主要礦物組成仍然是透閃石,含量在90%左右,另外有少量次生礦物,即黃褐 ...

  • 第二講:玉雕礦物學概論課題綱要(八)

    第六章:玉的評鑑: 1.顏色: 顏色是決定蛇紋石玉價值的首要因素. 評價蛇紋石玉顏色的優劣應從五個方面進行觀察分析,即色調.濃度.純度.鮮艷度和均勻度. 顏色的濃度是指顏色的深淺程度. 粗略一點,可將 ...

  • 第三講:玉雕工藝概論課題綱要(一)

    第一章:玉雕工藝研究回顧: 第二章:玉雕工藝技術研究:     第一節:現代玉雕工藝程序:     第二節:古代玉雕工藝程序:     第三節:玉雕工藝程序定義:     第四節:玉雕工藝痕跡表述. ...

  • 第三講:玉雕工藝概論課題綱要(二)

    第三章:玉雕工藝顯微痕跡研究: 第一節:玉雕工藝顯微痕跡研究緣起: 玉器雕琢工藝的「顯微痕跡研究」直到近年才得到應有的重視. 考古發現各時代的玉器成品.半成品.殘玉料及其加工工具或輔助工具,為數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