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许多秘密,居然都藏在张掖大佛寺里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小说《西游记》,在20世纪80年代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后,形成了经久不衰的《西游记》文化热,也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其“雏形”的探求和解读。2004年7月,张掖市大佛寺首次对外公布:“幸存于大佛寺内的壁画内容就是《西游记》创作原型。”一石激起千层浪。
甘肃张掖是玄奘取经路过的地方,西夏修建的甘州大佛寺壁画形象生动地绘制了“西游记”故事,它比《西游记》小说问世还要早200多年;在民间,唐僧取经路过张掖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张掖地区一些古老的地名与《西游记》小说中的地名又不谋而合,比如高老庄、流沙河、火焰山、通天河……
◆张掖的特殊地理位置
张掖,古称甘州。境内有巍峨的崇山峻岭,也有广阔浩瀚的大漠戈壁;有如画似锦的绿洲,也有壮观的冰川雪峰;有茂密的原始森林,也有碧绿的草原牧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兼具塞上风情。“不忘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这样绝佳的诗句,是对张掖最好的赞美。它是古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重镇,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并且是甘肃省“甘”字的由来地。
张骞、班超、法显、玄奘等人,曾经踏着河西这块富饶的土地,走向陌生的国度。他们是中外文化传播的使者、友好往来的信使,为古老的中原大地打开了一扇又一扇传播文明的窗口。来自西域的商人、学者、僧侣,也是披星戴月奔波于这条连绵数千里的寂寥古道,为我们的祖先带来具有异国情调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这些显赫的人物中,最有名的当属玄奘。
玄奘赴天竺求取真经,发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他从京都长安出发,经过凉州(今武威市),沿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后一路西行。地处河西中隘的古甘州,自然是玄奘西行求法的必经之所。接着,玄奘又取道哈密,沿天山南麓,经新疆库车、阿克苏,翻越穆素尔岭,穿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历尽艰难抵达天竺,即今天的印度。前后经历17年,行程5万里,于公元645年返回长安。
玄奘取经路上所经受的苦,所历经的磨难,是不堪想象的。归来后,其弟子辩机根据玄奘口述,将其在西域的所见所闻整理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玄奘的另外两位弟子慧立、彦保又写了一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了玄奘的传奇经历。他的弟子出于对师傅的敬仰,将玄奘的取经过程描写得极富传奇色彩。这两部出自玄奘弟子之手的著作成为后来民间大量创作取经故事的源头和灵感。
而玄奘回到长安后,他取经的故事,也在河西走廊张掖地区民间不断流传、衍变。玄奘行程所经地域,从此便融入了更多的神奇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张掖大佛寺殿内的墙壁上所绘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连环画,便是明证。
◆极其传神的《西游记》故事壁画
大佛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大殿里有一尊全国最大的室内卧佛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1098年,是我国唯一一座西夏佛教寺院。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大佛寺曾经红烛摇曳,香火鼎盛,这里曾有着古丝绸之路熙熙攘攘的人流,千年的时空之中,大佛寺内那尊硕大的释迦牟尼卧佛,不知听到过多少苍生的心灵隐语。卧佛殿佛坛的后壁正中,便是那幅惊世的西游故事连环壁画。
西游故事壁画色彩斑驳,有4米多高、近3米长,面积约13平方米,由若干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画面上有险山怪石、参天古木、奔流溪水、云雾缠绕、高山火海,反映的是“取水子母河”“道昧放心猿”“婴儿戏禅心”“大战红孩儿”“活人参果树”“路阻火焰山”“大圣拜观音”“大圣闹天宫”“观音收怪犼”“大闹金兜洞”等故事情节,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观音菩萨、红孩儿等人物形象刻画细致。壁画采取“通景散点式”构图法,用人、神、魔、兽、树、云、水、火、山、石等点缀其间,或动或静,或隐或现,或明或暗,极其传神。
有人认为,此壁画所绘内容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的描写多有悬殊,特别是猪八戒的形象与书中大不相同。在小说《西游记》中,猪八戒是一个又懒又馋的笨拙角色,常令人哭笑不得;而在这幅壁画中,猪八戒却是一副勤劳、拙朴的可爱形象,在艰苦的取经路上,他不仅要挑着沉甸甸的行李担子,还要于深涧取水,与妖魔奋战。有人说,猪八戒之所以如此勤劳勇敢,是为了讨好他心爱的高小姐,因为高老庄就在张掖。
经过仔细对比可以发现,大佛殿内西游故事壁画与明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中的11幅插图有许多相似之处。明代刊本袁幔亭提辞的《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国内失传久已,我国学者早年曾在日本见到此书。新中国成立后,藏书单位先后从民间购得两部,分别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河南省图书馆。全书共一百回,卷首有幔亭过客的题辞,卷中有点评,回后有总评,各回文前附插图两幅,为徽派著名刻工刘君裕、郭卓然所雕刻。
◆壁画比吴承恩小说早200多年
为什么大佛寺里会出现这幅壁画?它与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张掖大佛寺西游故事壁画的绘画年代,学界有元末明初、清代以后等不同说法。有人根据卧佛体态、壁画质地等判断,壁画创作于清代,是小说《西游记》的衍生物。也有人认为,壁画创作早于小说《西游记》,取材于当时流传的唐僧西天取经的民间故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后一种说法。如果这个说法正确,那么它比百回本《西游记》成书要早200多年,这说明张掖大佛寺的西游故事连环壁画就是《西游记》百回本小说的创作“雏形”。
玄奘取经故事,虽然早在《西游记》百回本小说成书之前,就以民间俗讲、说唱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是,从地域关系上来说,西域以及比之更远的域外文化总是先在河西地区被初步汉化以后,才渐次传向中原内陆。因此,西域一带零散的取经故事,首先演变为河西一带的俗讲,再到三晋大地的初级戏剧,然后才是中原内陆的杂剧、平话等。直到晚明时期,市民文学开始逐渐兴盛,淮安才子吴承恩便粉墨登场,在俗讲、民间故事、传说、杂剧、平话等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举世闻名的奇书——《西游记》。
在西游记故事的这种传播过程中,河西重镇张掖作为西域至中原的必经之地,必然成为西游记故事传向中原的起始站,并留下诸多和《西游记》故事相关的历史印记。这些印记后来传至中原地区,才促使《西游记》成书。因此,张掖地区流传的诸多西游故事便是《西游记》小说的“雏形”。
但即使早了200多年,绘制于张掖大佛寺的这幅西游故事壁画,也绝非最早的作品。事实上,在甘肃,《西游记》壁画并不鲜见,莫高窟、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地都有相关图像。其中,绘制于甘肃瓜州榆林窟的唐僧取经壁画,比大佛寺的又要早100多年。在壁画中,取经的队伍只有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而这也正是西夏(北宋)这一时期流传的“西游记”版本,有专家认为,这或许是最早的《西游记》。但不管怎么说,吴承恩是幸运的,“西游记”的故事虽然成型很早,但由于一直没有具体的作者,使得这部作品的改编整合者吴承恩,自然成了著作的所有者,从而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