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原因七大对策,让你轻松根治孩子的磨蹭|事例|大人|观念
大人心急如焚,孩子慢条斯理。
磨蹭,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顽症,是和谐亲子关系的有力杀手。
起床、刷牙、吃饭、写作业、睡觉、出门……任何事情上,孩子都有可能会磨蹭。而且,往往时间越紧迫,大人越着急,孩子越磨蹭,似乎孩子是故意用磨蹭来给大人临门一脚的。
气急败坏之余,甚至有人给孩子贴上了“拖拉”的标签。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对待孩子的磨蹭?
我们不妨先来想想普遍存在于大人身上的“磨蹭""拖拉”现象:
一年前我就想学烘焙了,可是直到现在,还没买烤箱;一个月前听说征稿截止日期是明天,今天早上我才开始火急火燎地动起笔来,赶在12点前交稿;一周前就知道这份材料明天要用,可我非得等到今晚才通宵加班……
有趣的是,在另外一些场合中,我们却从不磨蹭拖拉: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来了,我们提前一周就开始浏览、比价、收藏;暑假还没到,我们已经给孩子报好了四五个兴趣班;和孩子一同散步,远处一辆车开来,我们赶紧拉着她往路旁闪……
如果我们将磨蹭与不磨蹭的事情列成清单,它们的长度大概是不相上下的。
换句话说,大人的磨蹭并不是常态,而是有选择性的。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处境等各种因素来安排做事的顺序。
所谓磨蹭,其实是个伪命题,内在的心理动因才值得深味。
孩子的磨蹭也是如此。看起来无处不在、顽固难化的磨蹭,其实不过是孩子内心深处某种不愿明说的心理的外化。要根治磨蹭,我们需要先找到它的心理症结。
1、没有兴趣/缺少吸引力:
诠释决定信念,信念决定行为。如果孩子对将要做的事有足够的兴趣,或者这件事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他才会主动放下手头的事,快速投入新的工作中。反之,则难免磨蹭。
事例一:早晨,闹钟响了,妈妈来到床前叫孩子起床,孩子却屡唤不起。终于起来时,时间已过了二十分钟。他却依然不紧不慢,直到最后5分钟,才在妈妈的不断催促下,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匆匆上学去。
孩子对补课没兴趣,上学读书的吸引力不如睡觉,刷牙洗脸的吸引力不如看动画片,孩子自然就会磨蹭。
2、有挫败感:
一个正常的孩子,对世界有着天然的探索欲望,哪怕其间充满挑战。
这点,我们只要看看学走路的孩子就可以明白:不管摔过多少次跤,他都不会放弃向前走的念头。
但如果孩子受过重大的挫折,或者在困难时遭过大人的奚落、指责,那么,挫败感就会产生,这对他下一次投入同样的工作会产生巨大的阻力。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工作时,就很有可能会拖延、磨蹭。
事例二:放学回来,妈妈让孩子先做作业,自己进厨房煮饭。谁知,妈妈忙完后出来一看,孩子只写了零星几行字,一旁却摆着不少橡皮和铅笔。显然,孩子一直在玩弄铅笔和橡皮,没有专心做作业。
如果孩子在作业中遇到困难却缺少鼓励和帮助,反而因此落得父母的唠叨和指责;如果孩子学走路时从楼梯上摔下,腿部骨折,那么,接下来很长时间内,他势必不愿尝试走路、下楼梯。那么,磨蹭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这种情形下,我们与其说孩子磨蹭,不如说他退缩。
3、专注于眼前的事,无暇顾及其他:
一个人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时,很难顾及其他,或者将精力迅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
事例三:孩子正在看动画片,妈妈对他说:“宝贝,很晚了,我们该去刷牙洗脸,准备睡觉了。”孩子应道:“好的。”但是,过了半个小时,他仍在电视机前。直到妈妈再三催促,他才不情不愿地关了电视。
正在专注看动画片的孩子,无法迅速停止,去刷牙洗脸,也正是由于这一点。
在这一点上,我们大人不也一样吗?
如果我们正在煮饭,火热油烈时,孩子来找我们,要求我们立即陪他玩,我们恐怕也难以立刻停下手上的活,跑去和他同乐吧?
4、缺乏相应的技能:
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掌握相应的技能。如果孩子在做事前,并没有掌握该项技能,那么,做事的过程中,他就需要花大量精力来观察和探索,自然也就无法快速完成工作。
事例四:吃完饭,孩子自告奋勇要去洗碗。半个小时后,妈妈进去一看,碗仍在锅里泡着,水槽和地上却有一大滩水。
如果孩子年龄尚小,还不具备洗碗的能力,他怎能不磨蹭?
5、缺乏自律和时间观念:
要自如地控制行为的速度和进度,需要很好的自律和时间观念。但这两点往往是孩子缺乏的。
事例二中,如果孩子的自律性和时间观念不强,他怎能控制自己不玩,而去专心地完成作业呢?
6、对外在压力的反抗:
事例五:期中考试,孩子数学没考好。妈妈为了帮他补缺补漏,给他报了补习班。要去上课的那个早晨,孩子吃饭时,时而要上厕所,时而要喝水,时而说忘了拿书。早餐进程不时中断,以致最后他差点赶不上公交。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磨蹭与家长的唠叨催促是一对难分难舍的孪生兄弟。
当一个孩子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出现磨蹭的行为时,磨蹭其实是孩子给家长释放的希望得到理解和鼓励的明显信号。
但家长往往不问情由,迫于时间或环境压力不断催促甚至逼迫孩子,希望他们能加快速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反而越催越慢,甚至干脆停顿或放弃。
事例一和五中,孩子的行为就有明显的反抗外在压力的成分。
由此看来,一个磨蹭的孩子是一个缺乏勇气、信心和技能的孩子,是一个需要理解、鼓励和帮助的孩子。
磨蹭不但不应成为孩子顽劣的证明,反而应该成为家长走近和帮助孩子的线索。
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根治磨蹭的良药。
一个磨蹭的孩子,是一个需要帮助和鼓励的孩子。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孩子的磨蹭:
1、接纳孩子,尊重孩子的节奏:
体察孩子磨蹭的原因,理解孩子不能像大人一样,对事情有同样轻重缓急的认识;
理解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
2、关注孩子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多鼓励孩子:
如前所述,磨蹭的孩子更需要大人的鼓励,我们如果只看到磨蹭这个现象,而忽略了孩子其他的优点和长处,就是以偏概全。
这不但是对孩子的不公正评价,也会对孩子的信心和勇气造成巨大打击。
所以,我们不妨将眼光适当放大,淡化对磨蹭问题的关注,更多关注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多给孩子鼓励,用爱的力量来帮助孩子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
3、提前做好准备,预留充足的时间:
如果孩子经常在同一个场景或事件上磨蹭,那么家长不妨提前做好准备,将与之无关的因素事先排除,并预留出充足的时间。
这样,即使孩子再度磨蹭,也不至于过分急迫。
比如,对经常出现晨起磨蹭的孩子,我们可以在前一天临睡前,就让孩子把次日要用的学习物品和衣物准备好,晚上提前休息,早晨提前几分钟唤醒,给孩子留出充足的时间。
4、提前告知、约定和提醒:
为避免孩子难以从当前情景中抽身,我们可以提前将要做的事告知孩子,或者与孩子约定做事的时间和顺序,并视情况提前提醒,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这一点对没有时间观念或适应缓慢的孩子尤为重要。
比如,事例三,妈妈可以事先和孩子约定看动画片的时间、关电视的方式,并在最后期限到来前,提前5-10分钟提醒孩子,最后再按约定的方式准时关掉电视。
5、使用游戏力,帮助磨蹭的孩子快速进入状态:
父母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转移孩子的关注焦点,不露痕迹地将孩子引导到我们希望的环境或状态中。
比如:
当孩子磨蹭着不肯进房间睡觉时,我们可以和孩子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在追逐中将孩子自然引入房间。
或者,当孩子磨蹭着不肯去幼儿园时,我们可以交给孩子三张贴画,告诉他只要把它们全部贴到爸爸身上,爸爸就会变成摩托车,载着他去幼儿园,然后在追逐奔跑的过程中将孩子快乐地送到幼儿园。(第二例来源于《天天游戏力》,更多游戏力参见《游戏力》和《天天游戏力》。)
6、用惯例表来代替唠叨,避免冲突,激发孩子自律:
对没有时间观念、缺乏自律性的孩子而言,要根除磨蹭,一定要先帮助他树立时间观念,养成自律心。
为此,我们可以与孩子一同制定日常惯例表,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将需要做的事情及时间列成表格,用孩子能看得懂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孩子再次出现磨蹭现象时,我们无需唠叨,只要提醒孩子“按照惯例表,现在应该做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惯例表是用来帮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激发孩子自律的,而不是用来约束、控制孩子的,因此,无论制定还是执行的过程,我们都要充分尊重孩子,不强迫,不代替。
7、多些耐心,花时间训练孩子,帮助其掌握相应的技能:
任何习惯和技能的养成,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训练。即使我们将以上六点全部做到了,也有可能无法完全避免孩子的磨蹭。
这时,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慢慢引导,慢慢训练,直到他们掌握相应的技能。
相信孩子会在我们的耐心引领下,慢慢进步,不再磨蹭。
孩子的成长需要你的鼓励和帮助。
综合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