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痢疾

  痢疾系因感受湿热病毒,或内伤饮食,积滞肠腑,肠道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粘冻或脓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
   【范围】
   西医学中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相当于本病。某些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溃疡性结肠炎等,若主要临床表现与本病相似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原发病因 夏秋之季,天之暑热之气下迫,地之湿气上蒸,暑湿热交互蒸迫,滋养酿生出疫毒秽浊之邪,经口侵入机体,疫毒与秽浊之物内蕴于肠中,与气血相搏,伤及肠腑脂膜及血络,而成痢疾。
   2.诱发因素常因误进已为之污染的腐败变质的不洁食物,或饮用为疫毒之邪所污染的饮水,或感触疫毒之邪而发病。
  二、病机
   1.发病痢疾具有传染性,多于一地区流行,易相传染,发病较急。若疫毒内客不除,留连体内,迁延不愈,可反复发作。
   2.病位主病位在大肠,与脾胃关系密切,并可涉及肝肾。
   3.病性急性期多实证,慢性期多本虚标实证。 .
   4.病势湿性粘滞、重浊、趋下,因而病势易于向下、向里,先入肠胃,久则损伤脾胃、肝肾。
   5.病机转化痢疾的病机转化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和感染毒邪的轻重。急性期若人体正气充盛,又暴感疫毒之邪,正邪交争,而成热毒炽盛,若救治不及时,则有热陷心营、热动肝风、内闭外脱等逆传之证。若疫毒之邪夹暑湿,或素体阳盛,则多成湿热蕴结证;若疫毒之邪夹外在寒湿,或素体阳虚,则多成寒湿困脾证。急性痢疾若失治误治,或迁延日久而转为慢性痢疾,此时因失治、误治,治不彻底,正气受伤,邪气留恋,或素体质弱,正气亏虚,虽经正确系统治疗,仍不能彻底祛邪外出形成正虚邪恋,反复发作的慢性痢疾,久痢不愈,伤及脾肾,肾气不固则可致下痢无度。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腹痛,里急后重,便次增多,大便常有脓血粘冻。
   2.急性痢疾发病骤急,可伴有发热恶寒,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常见于夏秋之季,多有饮食不洁史,或有与痢疾患者接触史。
   4.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便常规可见大量脓细胞,也可见红细胞和巨噬细胞;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阿米巴性痢疾者大便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5.慢性期行结肠镜检查,并刮取病变部位渗出物或组织作培养或病理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二、鉴别诊断
   1.泄泻 与痢疾均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而发病,主病位在肠,且均好发于夏秋季节,但有所不同。痢疾为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而泄泻为排便次数多,粪便稀溏如水样,一般无里急后重。泄泻多与腹痛肠鸣并见,泻后痛可减;而痢疾腹痛多与里急后重并见,痢后痛不减。
   2.肠风 痢疾可见纯红血便须与肠风之下血鉴别。一般痢疾下血多伴腹痛,里急后重;而肠风下血色鲜红,血出如线或点滴不已,无腹痛、里急后重感。但肠风下血日久,可有便后重坠感,应防恶变。
   3.暑温痢疾热毒炽盛证候与暑温的暑热动风、暑入心营表现相似,须加以鉴别。一般由痢疾而发的高热神昏,痉厥抽搐,起病急,发展快,能迅速出现内闭外脱。可用冷生理盐水灌肠取粘液做便常规、便培养,或做肛拭子镜检,必要时腰穿检查脑脊液可明确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慢轻重急性痢疾,发病急骤,症状典型,多见于夏秋之季,病程在2个月以内;慢性痢疾,病缓而久,反复发作,病程在2个月以上。轻者下痢脓血兼见粪质;重者但见下痢脓血,不见粪质;或下痢次数减少,却见腹胀皮急如鼓,呕吐频繁,烦躁,口渴食少,气急息粗,甚或神昏,脉实滑有力;或下痢,噤口不能食,或到口即吐,与水难饮,精神萎靡,兼见呃逆;或下痢粘稠脓血,烦渴转筋,或见面红润,唇如涂朱,脉数疾大;或下痢脓血不止,神萎恶寒,手足厥逆,身冷自汗,气促息微,脉或沉细迟,或微细欲绝,或反浮。
   2.辨虚实寒热 实证者多为急痢、暴痢,患者多年轻且形体壮实,腹痛胀满坚硬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痛势暂时减轻,里急的特点为急迫欲便,不及登圊即便,后重的表现为肛门坠重,便后减轻,未几复作。虚证者多为慢痢、久痢,患者多年高体弱,腹痛喜按,痛势绵绵,便后痛势反见明显,里急的特点为登圃不甚急迫,或久坐而无便,后重的特点为肛门坠胀,便后不减,甚者反加重。寒证者下痢赤白而清稀或下痢纯白滑脱,无热臭,面白形寒,或下痢紫暗而稀淡,或下痢色黄而浅淡不甚臭,腹痛拘急或腹痛隐隐喜温,里急后重较轻。热证者下痢脓血,或纯鲜红血,粘稠腥臭或下痢白脓,或痢下色黑焦、浓厚,或痢下色黄而深、秽臭,或痢下赤白相兼如鱼脑,粘稠难下,腹痛窘迫,口渴喜冷饮,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明显,或见发热,甚则高热不退。
   3.辨痢色痢下白冻或白多赤少者,多为湿重于热,邪在气分,其病轻浅;若纯白清稀,或如胶冻如鼻涕者,为寒湿伤于气分;白而滑脱者属虚寒;白而有脓者为热;痢下赤冻,或赤多白少,多为热重于湿,热伤血分,其病较深;若痢下纯鲜血者,为热毒炽盛,迫血妄行;痢下赤白相杂,多为湿热夹滞;痢下色黄而深,其气秽臭者为热;色黄而浅,不甚臭秽者为寒;痢下紫黑色、暗褐色者为血瘀;痢下色紫黯而便质清稀为阳虚;痢下焦黑,浓厚大臭者为火;痢下五色相杂为湿热疫毒。
   二、治疗原则
   在急性期,祛邪为主。宜通,以祛除肠中之毒邪,并审其兼夹邪气之不同,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湿者燥之。湿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化湿,调气和血导滞;寒湿证治宜温中散寒燥湿,调气和血导滞解毒;热毒炽盛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通降。慢性期祛邪与扶正兼顾,宜补宜涩,攻补兼施。
   同时治疗时须注意,急性期忌用收涩止痢之品;慢性期忌用攻伐之品,调和气血一法在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皆可应用,痢下赤多者重用凉血活血药,痢下白多者重用理气行气药。
   三、应急措施
   1.对起病急,高热不退者,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点。每日2~3次。
   2.腹痛脓血,便次频繁者,用双黄连粉针3~69,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点,每日2次。
   3.热重神昏舌绛者,在静点清开灵同时给予安宫牛黄丸1粒口服,或用局方至宝丹1粒口服,不能口服者,可采用鼻饲方法。
   4.面色苍白,手足逆冷,唇淡脉微,为阳证转阴,内闭外脱的危候,急用参附注射液40ml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反复静脉推注,病情稳定后,改为40ml参附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4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并加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点。
   5.药物灌肠 下利难止,或发热不退者,可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16万U,保留灌肠,1日1~次。或以白头翁汤煎液取浓汁,保留灌肠,每次lOOml,以直达病所,清热止利。
   6.针灸体针取上巨虚、天枢、足三里,针法以平补平泻,对于虚证者可加灸。耳针取小肠、大肠、神门、内分泌、交感等,浅刺激。
   7.刮痧凡见抽搐、昏迷者,除按前述相应处理外,还可取其前胸、后背、双肘窝、双胭窝等部位进行刮痧,以宣营卫,泄疫毒。
   四、分证论治
   1.湿热蕴结
   证候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每日数次到数十次不等,肛门灼热,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 疫毒之邪夹湿热或暑湿之邪侵犯肠道,滞于肠中,与肠中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凝滞,肠腑脂膜和血络受损,故大便赤白脓血;气机阻滞不通则腹痛,里急后重;湿热蕴结下注,则肛门灼热,排便次数多,并发热;舌、脉均为湿热蕴结之征。
   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理气行血。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芍药汤加减。药用黄连、黄芩、大黄、芍药、当归、槟榔、木香、炙甘草、肉桂。
   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为君药;辅以大黄清热通便导滞;佐以芍药、当归、肉桂和营卫活血治脓血,且芍药能止下痢,缓急止痛,木香、槟榔调气导滞,除后重;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湿,调和气血之功。
   (2)加减热偏重者,见赤多白少,或纯赤痢者,加白头翁、丹皮、马齿苋、金银花以清热解毒和营;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苍术以化湿和中;表热者,加荆芥、薄荷、葛根、连翘以清表热。
   (3)临证参考本证有表证必先解表或表里双解,可用葛根芩连汤。本证有无表证,关键在于是否有浮脉,有浮脉必有表证。
   2.热毒炽盛
   证候 发病急骤,腹痛剧烈,下痢鲜紫脓血,气味腐臭,或恶心呕吐,噤口不食,或下痢前即见高热,腹满胀痛,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则昏迷,舌质红降,苔黄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 染上极为毒烈的疫毒之邪,毒邪蕴聚肠中,不得外泄,化热化火,热毒炽盛与肠中气血相搏结,气血凝滞,脂膜和血络受损故发病急骤,腹痛剧烈,下痢鲜紫脓血,气味腐臭;疫毒之邪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气上逆见恶心呕吐,噤口不能食;热毒炽盛化火,陷入营血则下痢前即见高热,腹满胀痛,烦躁不安;病情进一步发展,热毒之邪迅速传变,热盛风动,疫毒内闭,正不胜邪而出现厥脱,故见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则昏迷;舌、脉均为热毒炽盛之征。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白头翁汤加减。药用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方中重用白头翁以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为主药;黄连、黄柏、秦皮均为苦寒之品,且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四药合用,共收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之功。
   (2)加减本证尚可加入金银花、黄芩、马齿苋、丹皮、赤芍、白芍,以增强其清热解毒凉血之功;大便不爽者,加生大黄以荡涤疫毒之邪;高热神昏者,加羚羊角、水牛角;另服紫雪丹或至宝丹以清热凉血解毒;、痉厥抽搐者,加石决明,重用钩藤以镇肝熄风;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细弱者,急服参附汤,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3)临证参考本证来势急骤,病情危重,年老体弱患者,昏迷、惊厥等症状常出现在下痢之前,此为疫毒内闭,宜急用大承气汤灌肠以荡涤肠腑,使疫毒之邪从下排出,之后再用白头翁汤加生大黄、马齿苋、白芍以保留灌肠。对于出现的各种危急变证,应采用综合措施抢救,可参照本节应急措施部分。
   3.寒湿困脾
   证候 腹痛,下痢赤白粘冻,伴头身困重,脘痞纳少,口粘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证候分析 疫毒之邪夹寒湿之邪滞于肠中,伤于气分,阻遏脾阳而成本证,症见腹痛,下痢赤白粘冻;寒湿困脾,脾阳不振,清阳不升则头身困重;健运失司则脘痞纳少;寒湿中阻则口粘不渴;舌苔、脉象均为寒湿内盛之象。
   治法 温化寒湿,行气导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胃苓汤加减。药用苍术、厚朴、白术、陈皮、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甘草。
   本方由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而成。苍术燥湿运脾,厚朴燥湿除满,行气导滞,二药合用燥湿运脾之力增强;白术配苍术健脾燥湿,陈皮合厚朴行气化滞,茯苓、猪苓、泽泻淡渗水湿,茯苓又可助白术、陈皮以加强健脾和中之功效,肉桂既可化膀胱之气,又可暖中宫,散寒湿;甘草调和诸药。
   (2)加减偏寒者,加砂仁、吴茱萸、草豆蔻以温中散寒;湿重者,加藿香、半夏;若见寒湿化热之势,加酒黄连以清热燥湿;兼外湿者,加羌活、防风。
   (3)临证参考本证临床不多见。若在暑天感受寒湿而痢者,改用纯阳正气丸合藿香正气散治疗,寒热错杂者,用《伤寒论》中诸泻心汤治疗。
   4.脾阳亏虚
   证候 病久迁延不已,下痢白粘冻状,排便不畅,腹部冷痛时作,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弱。
   证候分析 下痢日久,耗伤阳气,脾阳受损,疫毒之余邪滞于肠中,迁延不已,故大便呈白粘冻状,排便不畅;脾阳亏虚,肠络失于温养,故腹冷痛时作;脾阳虚,不能温四末,故畏寒肢冷;舌、脉均为虚寒之征。
   治法 温补脾阳,涩肠固脱。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真人养脏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肉豆蔻、肉桂、当归、白芍、木香、诃子、罂粟壳、炙甘草。
   方中人参、白术甘温益气,健脾补中为主药;辅以辛温热的肉桂、肉豆蔻温阳暖脾土;佐以当归、白芍养阴和血,脾虚气滞故又佐以木香醒脾气,调肠道气机,并少佐诃子、罂粟壳以涩肠止泻;使以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
   (2)加减虚寒较甚者,加附子、干姜、吴茱萸、乌药以温中散寒理气;中气下陷者,加炙黄芪、升麻、柴胡、枳实;若仍有积滞,大便不爽者,去诃子、罂粟壳,加山
 楂、槟榔以导滞除积。
   (3)临证参考本证以阳气虚为主要表现,故重在恢复阳气,同时脾阳虚损及肾阳,脾肾阳虚可见阴盛格阳症状,病情危重,变化快,应予注意和重视。
   5.正虚邪恋
   证候 下痢时发时止,发作时大便赤白粘冻或果酱样,腹痛后重,不发时疲劳乏力,食少,腹胀或隐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证候分析 痢疾误治失治,病根不除,则正虚邪恋,饮食不当,起居不慎,或外邪、思虑郁怒等诱因而发病,故下痢时发时止;疫毒之余邪未尽,滞于肠中,故发作时大便赤白粘冻或果酱样,腹痛后重;脾气不足故不发时疲劳乏力,食少,腹胀或隐痛;舌、脉均为正气虚之征。
   治法 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方药运用
   (1)常用方连理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干姜、黄连、茯苓、炙甘草。
   方中人参甘温,补气健脾益中为君药;臣以白术燥湿健脾补虚,助人参健脾益气补中;干姜温中健脾,茯苓淡渗利湿,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解毒,除肠中湿热余邪,共为佐药;甘草健脾益中,调诸药为使药。
  (2)加减湿热之象明显者,加白头翁、马齿苋、白芍;若见痢下不爽,大便如果酱样甚如栗色,痛有定处,舌质紫黯,脉细涩,为瘀阻肠络,可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红花、莪术、蒲黄等;偏于寒湿者,加苍术、草果仁以温化寒湿;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久痢不已者,可将乌梅丸改为汤剂服用,以温脏散寒、化湿止痢;若由饮食不当引发者,可加服保和丸;由思虑劳心诱发者,送服归脾丸;因郁怒而发者,加痛泻要方;若正虚邪恋日久伤阴,见下痢赤白脓血粘稠如冻,量少难出,脐腹疼痛绵绵,虚坐努责,恶食,心烦口干,午后低热,神疲乏力,舌质红绛。少苔,或舌光红乏津,脉细数,治宜清肠养阴,泄热止痢,药用驻车丸以滋阴生津,清热燥湿。
   (3)临证参考 治疗时应注意清理余邪,不可峻补,以防恋邪而复发。

痢疾方剂;
 
1湿热痢: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芍药汤加减;白芍20克 当归9克 黄连9克 槟榔5克 木香5克 炙甘草5克 大黄6克 黄芩9克 官桂3克
加减:
1.如血痢渐,加大黄。
 2.汗后腑毒,加黄柏15克。
 3.若苔黄而干,热甚津伤者,可去温燥之肉桂。
 4.若苔腻脉滑,兼有食滞者,可去甘草,加焦山楂。
 5.若泻下赤多白少或纯下冻者,当归败改为归尾,并加丹皮、地榆。
6. 兼饮食积滞者,可加莱菔子、神曲、山楂等以消食化滞。
7. 湿重于热者,大便白多赤少,苔白腻,可去当归、大黄、黄芩,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健脾祛湿。
8. 热重于湿,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者,可加白头翁、金银花、黄柏、秦皮等直清里热。
9. 若痢下鲜红者,再加地榆、苦参、丹皮、侧柏叶等,以凉血止痢。
10. 热偏重者,见赤多白少,或纯赤痢者,加白头翁、丹皮、马齿苋、金银花以清热解毒和营;
11. 湿重者,加藿香、佩兰、苍术以化湿和中;
12. 表热者,加荆芥、薄荷、葛根、连翘以清表热。
13. 有表证必先解表或表里双解,可用葛根芩连汤。本证有无表证,关键在于是否有浮脉,有浮脉必有表证。
【辨证加减】
1.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表证较重者,酌减芍药、大黄,加桔梗、荆芥、防风以疏风解表,或改用荆防败毒散;表里   俱热者,加葛根,以解肌清热。
2.腹痛明显,用白芍,以缓急止痛;痢下不爽,多脓血,用赤芍,以凉血散血。
3.湿重于热,兼见发热轻,胸腹满闷,里急后重,小便赤涩,可酌减芍药、大黄、黄芩的用量,加车前子、通草、滑石,   以渗湿清热。
4.如热毒偏盛,症见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酌减木香、槟榔,加白头翁、秦皮、苦参、牡丹皮、桃仁,以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5.如气滞食积偏重,痢下不爽,腹部痞痛,苔腻脉滑者,酌减芍药,加枳壳、厚朴、大腹皮、莱菔子,以行气导滞,破积   泻热。
6.热盛消灼津液,或过用燥剂,症见内热烦躁,脓血粘稠,小便赤涩,酌减木香,加石斛、鲜生地黄,以清热润燥。

2若痢疾初起,发热恶寒,头身重痛,见表证—
荆防败毒散;党参12克 荆芥、防风各10克、前胡、桔梗、枳壳各9克 川芎、柴胡6克茯苓20克 薄荷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大枣5枚为引 水煎服
       
3若身热汗出,脉急促,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葛根芩连汤【组成】葛根30g,黄连5g,黄芩20g,炙甘草5g
 
4若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苔腻脉滑 +枳实导滞丸.[组成] 大黄9 枳实9 神曲10 云苓8 黄芩6 川连6 白术8 泽泻6

5疫毒痢:发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较湿热为甚。壮热口渴,头痛烦躁。舌质红絳,苔黄燥,脉数
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6克 黄柏9克 黄连9克 秦皮9克
加减:
1.发热急骤,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烦躁舌降,属疫毒痢者,可加生地、丹皮。
2.腹痛里急后重明显者,可加木香、槟榔、白芍。
3. 治疫毒痢时,可加金银花、黄芩、赤芍、丹皮、地榆等,以加强清热之力。夏季兼有困表者,可加藿香、佩兰、
   荷叶等,芳香透达,使邪从表解。
4. 本证尚可加入金银花、黄芩、马齿苋、赤芍、白芍,以增强其清热解毒瘀血之功;
5. 大便不爽者,加生大黄以荡涤疫毒之邪;
6. 高热者,加羚羊角、水牛角;
7. 另服紫雪丹或至宝丹以清热凉血解毒;
8. 痉厥抽搐者,加石决明,重用钩藤以镇肝熄风;
9. 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细弱者,急用服参附汤,不能口服者,可鼻饲。
10. 来势急骤,病情危重,年老体弱患者,昏迷、惊厥等症状常出现在下痢之前,此为疫毒内闭,宜急用大承气汤灌肠以     荡涤肠腑,使疫毒之邪从下排出,之后再用白头翁汤加生大黄、马齿苋、白芍以保留灌肠。对于出现的各种危急变证   ,应采用综合措施抢救,可参照本节应急措施部分。
【辨证加减】
11.本方可酌加大黄、苦参、马齿苋、虎杖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
12.腹满胀痛者,可酌加大黄、莱菔子、厚朴、木香、槟榔,以增加通腑泻热,导滞除胀之功。
13.如见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脉象细弦,舌质红绛而苔黄糙者,为热毒深入心营,病势危急,上方加羚羊角、
    鲜生地黄等,再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以清热解毒,开窍解痉。
14.腹痛拘急,里急后重明显,可酌加木香、芍药、木瓜,以缓急止痛。
             
6如神昏谵语,甚则痉厥,脉弦细,舌红绛苔黄糙+犀角地黄汤(【组成】 犀角[水牛角代](30克) 生地黄(24克) 芍药(12克) 牡丹皮(9克))紫雪丹(【组成】 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各1500克、犀角屑、羚羊角屑、青木香、沉香、玄参、升麻各500克、甘草240克、朴硝5000克,硝石930克,麝香38克、朱砂90克、黄金3000克、丁香30克。)
                          
7若暴痢致脱应服独参汤或参附汤.组成:炮附子(9克) 人参(12克)
 
8邪毒内陷营血证:症见烦燥、神昏、谵语、痢下脓血等。神犀丹化服

9寒湿痢: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痛困重。
不换金正气散;藿香10克 厚朴10克 苍术10克 陈皮10克 半夏10克 生姜10克 红枣3枚 甘草10克 
【辨证加减】
1.若兼有头痛者,加川芎、白芷,祛风止痛;
2.冷泻不止者,加木香、诃子、肉豆蔻以暖脾温中,涩肠止泻;
3.腹痛甚者,加干姜、官桂,温中散寒止痛;
4.呕逆,加丁香、砂仁,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5.本方可加炮姜,桂枝,枳实、木香、神曲等以增其温中导滞之力。亦可加当归和血。
6.初起兼有风寒表证,可加荆芥,防风等,以解表达邪。
7.初起夹有风寒表证,可酌加炒荆芥、紫苏叶、防风,以解表达邪。
8.夹有表湿,可酌加羌活、防己、白芷,以解表胜湿。
9.里湿较重,食积内阻,痢下白多赤少,腹痛胀满,里急后重较甚,舌苔厚腻而垢等,可酌减甘草、大枣,加草果仁、茯   苓、泽泻以化湿,并加保和丸以消食。
10.里寒明显,腹痛拘急,恶寒喜温者,可酌加干姜、肉桂、大蒜等,以温中散寒化湿。
11.气滞较重,腹胀而痛,痢下不爽者,酌减大枣,加砂仁、木香、大腹皮、槟榔,以行气消胀。
12.若兼湿热,发热,口渴,苔黄腻者,可酌加黄连、黄芩、苦参,以清热燥湿。
13.湿郁化热,见口渴,下利夹血者,可酌减厚朴、苍术用量,加黄连、白头翁、赤芍,以清热化湿。

10暑天感寒湿用藿香正气散 【组成】 藿香9克、紫苏6克、白芷6克、大腹皮12克、茯苓12克、白术9克、陈皮6克、
                                   厚朴9克、半夏9克、桔梗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2枚。

11阴虚痢:痢下赤白脓血,粘稠如冻,量少难出。腹痛绵绵,虚坐努责。心烦,口干,午后低热。神疲乏力
驻车丸加减;黄连9克 干姜3克  当归4.5克 阿胶4.5克 
1.腹痛甚者,加白芍、木香以行气和血止痛。
痢疾加减:
1. 本方宜加白芍、甘草、乌梅等以酸甘化队,和营止痛。
2. 若阴虚较甚,口渴尿少,舌干者,宜加石斛、沙参、麦冬、干地黄滋阴生津。
3. 痢下血多,宜加丹皮、赤芍凉血止血。
4. 烦热,口苦,肛门灼热,为湿热未清,宜加黄柏等以清湿热。
5.泻痢日久,滑脱难禁者,可用石榴皮、诃子以收敛止痢。
   
12.湿邪偏重,食积内阻证:症见痢下白多赤少,但腹痛胀满,里急后重较甚,舌苔厚腻而垢等
胃苓汤合保和丸加减
胃苓汤;猪苓2.3克 泽泻3.8克 白术2.3克 桂枝1.5克 茯苓2.3克 苍术(泔浸)3克 姜厚朴1.5克 陈皮1.5克 炙
        甘草1.5克 生姜6克(包) 红枣3枚(包)
痢疾加减:
1. 偏寒者,加砂仁、吴茱萸、草豆蔻以温中散寒;
2. 湿重者,加藿香、半夏;
3. 若见寒湿化热之势,加酒黄连以清热燥湿;
4. 兼外湿者,加羌活、防风。
保和丸加减;山楂18克 神曲6克 半夏9克 茯苓9克 陈皮3克 连翘3克 莱菔子3克
1.如食积较重,胀满明显者,可加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等以增强消食导滞之力;
2.食积化热较甚,而见苔黄、脉数者,酌加黄芩、黄连等清热之品;
3.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以泻下通便;
4.兼脾虚者,宜加白术、党参、甘草等健脾益气药物

黄连阿胶汤【处方】 黄连12克 黄芩6克 芍药6克 鸡子黄2枚 阿胶9克
 
13虚寒痢:下痢稀薄,或带白冻。腹部隐痛。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腰痠怕冷,甚至滑脱不禁
真人养脏汤;人参3克(研粉,焗) 当归3克 白术3克 煨肉豆蔻2.5克 肉桂4克(粉,焗) 炙甘草4克 白芍8克 木香            7克 诃子肉4.5克 罂粟壳14克(蜜炙)
1.若脾肾虚寒较甚,下利完谷不化,洞泄无度,四肢不温,脉沉微者,宜加附子、干姜以温肾暖脾;
2.脱肛坠下者,加黄芪、升麻以益气升陷。
痢疾加减:
1. 畏寒肢厥,里寒较甚者,加吴茱萸、乌药,以温中散寒理气,
2. 兼积滞者,症见腹痛,痢而不爽,则去诃子、肉豆蔻、罂粟壳、赤石脂等收涩之品,或在桂附理中汤的基础上加枳实、山楂、莱菔子等消积导滞之药。
痢疾加减2:
1. 虚寒较甚者,加附子、干姜、吴茱萸、乌药以温中散寒理气;
2. 中气下陷者,加炙黄芪、升麻、柴胡、枳实;
3. 若仍有积滞,大便不爽者,去诃子、罂粟壳,加山楂、槟榔以导滞除积。
【辨证加减】
1.本方可酌加大蒜、椿根皮、鸦胆子仁,以加强抑菌止痢之功。
2.下痢稀薄或滑脱不禁,可加附子、干姜、赤石脂、石榴皮、大蒜、椿根皮等,或加服桃花汤、干姜丸,以增加温中散寒    ,涩肠止痢之功。
3.若大便夹有血液,可酌加苦参、虎杖。
4.腹痛不已,可酌加干姜、附子、吴茱萸,以散寒止痛。
5.如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可酌加柴胡、升麻、葛根,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

14桂附理中汤;炮附子9克 肉桂3克(粉,冲服) 人参9克 甘草9克 白术9克 干姜9克 
痢疾加减:
1. 畏寒肢厥,里寒较甚者,加吴茱萸、乌药,以温中散寒理气,
2. 兼积滞者,症见腹痛,痢而不爽,则去诃子、肉豆蔻、罂粟壳、赤石脂等收涩之品,或在桂附理中汤的基础上加枳实、   山楂、莱菔子等消积导滞之药
 
15桃花汤;(〖组成〗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25g]干姜一两[6g]粳米一斤[25g] )

16真人养脏汤;组方:人参 当归 白术各六钱(各18g) 肉豆蔻半两(15g) 肉桂 甘草炙,各八钱(各24g) 白芍药一两六钱(48g) 木香一两四钱(42g) 诃子一两二钱(36g)罂粟壳三两六钱(108g)。

17休息痢:下痢时作时止,日久不愈。倦怠怯冷,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大
连理汤;人参5克(焗) 白术5克 干姜5克 炙甘草5克 木香5克 枳实5克 当归5克 黄连5克
 加减:
1若久痢不愈,肾阳不足,而无湿热征象可循者,宜去黄连,加附子以温补脾肾之阳。
2加木香、枳实行气导滞。加当归以和血。若久痢不愈,肾阳不足,而无湿热征象可循者,宜去黄连,加附子以温补
  脾肾之阳。
变证
1.发作时应根据具体病情施治。
(1)若湿热征象明显,症见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舌苔黄腻者,可参照湿热痢治疗,方用芍药汤加减。但苦寒之品不可太过   ,以免苦燥伤阴,寒凉伤阳。
(2)若寒湿征象明显,如痢下白冻,舌苔白腻,或寒积留滞,腹痛肢冷,痢下涩滞,可参照寒湿痢治疗.用胃苓汤温化        寒湿,或用温脾汤温下寒积。 .
(3)虚实夹杂,寒热互见,症见久痢不愈,时轻时重,下痢脓血或夹杂赤白,或下痢清稀,腹中隐隐作痛,或胀痛,口苦口   干,心烦欲呕,舌苔或黄或白,脉沉弦等。可用乌梅丸(作汤剂)加减,虚实兼顾,寒热并治。
(4)若湿热症状较轻,痢下赤白时作时止,可先以香连丸加瓜蒌、薤白滑肠清泄。
2.未发作时当视其何脏虚弱而补益调理s .
(1)脾胃气虚者,治当健脾和胃,方选香砂六君子丸或参苓白术散,若见肾阳不足者,以附子、干姜温补肾阳兼温脾阳。
(2)与情志有关,旰郁乘脾者,当调理盱脾。方以遥逍遥散加减,或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乌梅、木瓜等养血柔肝之      品。休息痢多因失治,误治,或未得根治,迁延而成。本证的临床表现,常无定症,或寒热互见,或虚实夹杂,病情     较为复杂,辨证时必须细加推敲,寻出症结所在,方能用药精当,以除病根。
 痢疾加减:
1. 湿热之象明显者,加白头翁、马齿苋、白芍;
2. 若见痢下不爽,大便如果酱样甚如栗色,痛有定处,舌质紫黯,脉细涩,为瘀阻肠络,可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红   花、莪术、薄黄等;
3. 偏于寒湿者,加苍术、草果以湿化寒湿;
4.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久痢不已者,可将乌梅丸改为汤剂服用,以温脏散寒、化湿止痢;
5. 若由饮食不当引发者,可加服保和丸;
6. 由思虑劳心诱发者,送服归脾丸;
7. 因郁怒而发者,加痛泻要方;
8. 若正虚邪恋日久伤阴,见下痢赤白脓血粘稠如冻,量少难出,脐腹疼痛绵绵,虚坐努责,恶食,心烦口干,午后低热,   神疲乏力,舌质红絳,少苔,或舌光红乏津,脉细数,治宜清肠养阴,泄热止痢,药用驻车丸以滋阴生津,清热燥湿。

18遇寒即发,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温脾汤 组成】 大黄(15克) 当归(9克) 干姜(9克) 附子(6克) 人参(6克) 芒硝(6克) 甘草(6克)

19与情志有关,肝郁乘脾者,当调理肝脾。方遥逍遥散加减
遥逍遥散加减;柴胡3克 当归3克 白芍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1.5克 煨姜1片(包) 薄荷1.5克
1.火郁较重,加丹皮3克、栀子3克
 2.肝郁气滞较甚,加香附、陈皮。
 3.血虚甚者,加熟地以养血。
                                 
20久痢顽固不愈,证见寒热错杂者--《伤寒论》
乌梅丸;乌梅30克(醋渍一宿,打烂) 细辛4.5克 干姜9克 黄连6克 当归9克 熟附子9克 川椒6克 桂枝9克
        人参12克 黄柏9克 
1.本方安蛔、驱虫力弱,临证时宜加使君子、苦楝皮、榧子、槟榔等以杀虫,亦可加泻下药大黄、芒硝等;
2.呕吐严重者,可加生姜、半夏、吴茱萸降逆止呕;
3.腹痛甚者,可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
                                      
21若肾阳虚,关门不固,
四神丸; 肉豆蔻(生用)60克 补骨脂(炒)120克 五味子60克 吴茱萸120克【用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         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
                                        
22若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

附:噤口痢(下痢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者)
 
 1实证:
23噤口痢证:下痢不能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精神倦怠。舌苔黄腻,脉濡数。
开噤散加减;姜川连1.5克、石菖蒲2.1克,冬瓜子1.5克(去壳),茯苓3克,陈皮1.5克、陈仓米3克、石莲子3克,
            荷叶蒂3个,丹参9克,人参1.5克
加减
 本方宜加半夏,代赭石、大黄降逆清热,通腑泻浊。若屡饮屡吐,汤剂不受者,可予少量玉枢丹含化,再予前方缓缓咽下
 
2虚证:
24健脾和胃  六君子汤(组成: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3克) 半夏(4.5 克) )+石菖蒲、姜汁
若下痢无度,饮食,肢冷脉微--急用独参汤/参附汤 组成:炮附子(9克) 人参(12克)

25正虚邪恋证 腹泻时发时止,发时大便赤白粘冻或果酱样,腹痛后重;不发时疲劳乏力,食少,腹胀或隐痛。
白头翁补中汤;炙黄芪lOg、炒党参lOg,蒸白术7g、炒当归7g、白芍7g、白头翁7g,陈皮3g,升麻2g、柴胡2g、砂仁2g、              炙甘草2g  
【辨证加减】
1.腹胀,纳呆不运,可加佛手、紫苏梗、木香、徐长卿,以行气健脾助运。
2.恶心欲呕,酌减升麻、柴胡,加半夏、炒竹茹,以降逆止呕。
3.舌苔厚浊者,可酌减白芍、升麻,加薏苡仁、茯苓、山药,以健脾化湿。
4.久痢不止,稍劳即甚,可酌加椿根皮、罂粟壳、石榴皮,以涩肠止痢。
5.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即发,下痢稀薄或滑脱不禁,酌减当归、升麻,白芍用酒炒,加干姜、附子,以温补脾    阳。
6.久痢胃气虚衰,噤口不食者,可酌加人参、陈仓米,少量频频服食,以益气和中,开胃止噤。

26脾虚气陷证:症见痢疾日久,少气乏力,脱肛,脉虚弱等。
补中益气汤加枳实;人参3克(焗服) 白术3克 炙北芪4.5克 炙甘草3克 陈皮1.5克 归身1.5克 生姜2片 红枣2枚 北柴胡1克                   升麻1克 枳实5克

  五、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葛根芩连微丸(柳江桥牌,广西柳州市中药厂):1次3g,1日3次,口服。用于细菌性痢疾腹泻、身热烦躁者。
   (2)穿心莲片(山花牌。北京同仁堂提炼厂;苍岩山牌,石家庄乐仁堂制药厂;众胜牌,广州众胜药厂):1次5片,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菌痢、肠炎。
 
  (3)乌梅丸(天宁寺牌,陕西省榆林地区中药厂):1次2丸,1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用于久痢久泻。
   (4)加味香连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1次6g,1日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湿热痢疾,腹痛下坠。
   (5)枳实导滞丸(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1次6~9g,1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用于痢疾里急后重。
   (6)香连丸(久强牌、同仁堂牌,北京中药二厂,上药牌,上海中药制药一厂;古医牌,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1次3--69,1日2~3次,温开水送服。用于湿热痢疾,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泄泻。
   (7)清开灵注射液(地坛牌,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药厂>:本品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0ml或0.9%生理盐水400ml中,1日2次静点。用于本病高热。
   (8)生脉注射液(华西牌,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戎州牌,四川宜宾制药厂):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25%葡萄糖注射液40ml静脉推注,每10分钟1次,连续用药,待血压正常后,改为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或0.9%生理盐水500ml静点,直至血压稳定。用于本病厥脱、休克。
   (9)双黄连粉针(双黄连牌,哈尔滨中药二厂):先以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再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静脉滴注,每次每公斤体重用双黄连60mg,日1次。用于急性痢疾。
   2.单验方
    (1)湿热痢
   ①白头翁、马齿苋、苦参、穿心莲、金银花、败酱草、地锦草、地榆等任选1~2种,每日30~60g(鲜品加倍),水煎服,每日2~3次。
   ②独头蒜、黄连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
   ③黄连15g,乌梅20g,共研细末,每次服6g,6小时1次。
   (2)赤白痢
   ①乌梅烘干研粉,每次吞服3--6g,每日3次。
   ②鲜大蓟1把,马齿苋30g,白木槿花12g。取水1碗,煎至半碗,每日早晚服2次。
   (3)痢下酱色,时作时止鸦胆子去皮去壳15粒,胶囊分装。每日3次,饭后服下,连服5~10天为1个疗程。
   (4)急性痢疾
   白头翁15g,黄柏lOg,黄连15g,马齿苋20g。水煎取汁200ml,候温,保留灌肠,每次lOOml,1日2次,连用7天。
   (5)各种痢疾独头蒜捣烂取汁lOOml,保留灌肠,日1次,连用7天。
   (6)治痢而滑脱不禁赤石脂30g,炮姜lOg,水煎服。
(一)单方验方
   1。《干金方》有;“下痢热诸治不差方。即。乌梅一升,黄连一斤,蜜和丸如梧子大,二十丸,日三,夜四神妙。。之记载。现有报道,用乌梅20克,黄连10克为散剂,每服5克,每六小时一次,结合地骨皮液保留灌肠,治急性菌痢(即湿热痢),取得显著疗效。
   2.治痢散(《医学心悟》)“专治痢疾初起,不论赤白皆效。”药用。苦参(酒炒),陈皮、陈松萝茶(陈茶)各一斤,赤芍(酒炒)、麦芽.(炒)、山楂(炒),各十二两。”用法,上药共碾细末,每服四钱,水煎,连药末服下。本方对湿热痢有良好的疗效。
   3.独头大蒜、黄连各等分,共为细末,米糊为丸。每次6克,一日三次,适用湿热痢。
   4。苦参30-50克,水煎,浓缩至60---90毫升,每服20--30毫升,一日三次,适用于湿热痢。 .
   5。鸦胆子仁工5粒,胶囊分装,每日三次饭后服下,连服5---1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痢下酱色,时发时止。
   6.生萝卜汁3杯,生老姜汁半杯,生蜂蜜汁1杯,陈细茶6克(水浓煎一杯),上四样药汁和匀,不须再煎,细呷服。适用于噤口痢。 .
   7.赤石脂30克,炮姜10克,煎服,治痢而滑脱不禁。 .
   8.关于单味草药治痢很多,如辣蓼,仙鹤草、海蚌含珠、马齿苋、篇蓄、地绵草、凤尾草、穿心莲、旱莲草、十大功劳叶、金银花,败酱草等可任选1一2味煎服,对湿热痢皆有疗效。其次山楂30--60克煎服,可治久痢。
   (二)外治法
   1.鼻嗅法;用醋喷炭火上,使产生蒸气,患者以鼻吸入蒸气,有开胃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痢而不思饮食者。
   2.敷脐法;
   (1)胡椒7粒,绿豆7粒,大枣肉1枚为丸敷脐,24小时后去药,适用于寒湿痢。
   (2)田螺捣烂,入麝香少许,纳入脐中,适用于噤口痢。
   3.吴茱萸18克,研细末醋调,敷两足心涌泉穴,纱布包扎,两小时后取下。适用于痢而不思饮食,四肢厥冷者。

  3.食疗方
   (1)湿热痢
   ①马齿苋500g(鲜品)洗净,热水浸后加油盐代菜食;也可将鲜马齿苋洗净捣汁,每次适量,加蜂蜜2匙,加温空腹服,日2次。
   ②马齿苋绿豆汤:鲜马齿苋200g,绿豆lOOg,洗净后共煎汤,顿服,连用3--4次。
 
  ⑧金针菜汤:金针菜lOOg,马齿苋lOOg,水煎取汁,加白糖适量,顿服。
   (2)寒湿痢
   ①鲜鲫鱼500g,大蒜、韭菜适量。将鲫鱼去鳞、肠作烩,蒜韭食之。
   ②独头蒜2头,红、白糖各少许。将独头蒜去皮捣烂,兑入适量开水泡4~6小时,然后滤取清汁,放入适量红、白糖,一次服下。
   ⑧椒梅茶:胡椒10粒,乌梅肉6g,茶叶5g。共研细末,开水冲服。
   ④焦山楂50g,胡椒粉5g,红糖30g。焦山楂水煎取汁,入胡椒粉、红糖搅匀,频饮。
   (3)阴虚痢银耳30g,粳米100g,共煮粥,空腹食之。
   (4)虚寒痢
   ①干姜粥:干姜lOg,粳米60g。将干姜研为细末,同粳米煮粥,每日2次,空腹食之。
   ②老母鸡1只,胡椒20粒,山楂30g,干姜10g,红糖适量。将鸡去毛退净,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胡椒、山楂、干姜、红糖一起入锅内,添水煮烂,吃肉喝汤。
   (5)正虚邪恋
   ①生姜15g,乌梅肉30g,绿茶5g,红糖适量。生姜切成细丝,乌梅肉剪碎共放保温瓶中,沸水冲泡,浸半小时后,入红糖,顿服,日3次。
   ②山药60g,薏苡仁60g,粳米200g,红糖适量。山药、薏苡仁共研细末,粳米洗净加水煮粥,待要煮熟时,加入山药、薏苡仁共煮,等煮好后,加入红糖适量服食。
   ③鸦胆子仁15粒,桂圆肉适量。将鸦胆子仁研粉,以桂圆肉包裹吞服,每日3次,饭后服。
   4.药物外敷及局部用药
   (1)湿热痢
   ①大黄30g,川黄连、木香各20g。共研细末,取药末适量与食醋拌和调成厚泥状,纳入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②苦参研细末,用水调成糊状,纳脐中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③车前草15g,滑石6g,甘草1g。共捣烂如泥敷脐,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
   ④诸葛行军散:姜粉1.5g,硝石1g,牛黄15g,雄黄25g,硼砂15g,冰片15g,人工麝香15g,珍珠15g,共研为细末,装瓷瓶内,每次用药末0.6g,纳入脐中,以胶布固定,每日1次。
   (2)寒湿痢
   ①吴茱萸、胡椒各lOg,共研为细末,醋调成膏,敷神阙穴、涌泉穴(双),每日换药1次。
   ②胡椒、绿豆、巴豆仁各2g。共研为细末,用熟大枣肉调成膏,敷神阙穴,每日换药1次。
   ③大蒜捣烂,敷神阙及涌泉穴,局部发赤有刺痛感时去掉,左右足交替敷。
   ④巴豆3粒,黄蜡lOg,共捣成膏,贴敷神阙穴,胶布固定,1日1换。
   ⑤巴豆去壳3粒,绿豆7粒,胡椒10粒,红枣2枚(去核)。诸药混合,捣融如膏,用时取膏1/2,分贴于神阙穴和脾俞穴,纱布盖好,胶布固定,1日1换,2~3次即愈。
 
  (3)虚寒痢鲜鲫鱼1条,胡椒16粒,共捣如泥,贴神阙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1次。
   (4)正虚邪恋痢诃子肉、罂粟壳、赤石脂各200g,干姜lOOg,煅龙骨lOOg,乳香、没药各15g,肉豆蔻50g。诸药共研细末,熬膏贴脐。
   5.针灸和拔罐
  (1)针灸
   ①湿热痢
 取合谷、上巨虚、天枢、内庭等穴,均用泻法。
   ②热毒炽盛
   取天枢、足三里、曲池等穴。抽搐不止者,加人中、太冲、阳陵泉;高热神昏者,加水沟、委中;厥脱加关元。天枢、足三里、曲池均施凉泻法,委中以三棱针刺血,关元隔盐灸,人中、太冲、阳陵泉均用泻法。
   ⑧寒湿痢
   取合谷、天枢、上巨虚、中脘、气海、阴陵泉等穴。合谷、天枢、上巨虚均用泻法,中脘、阴陵泉平补平泻,气海补法,并加灸。
   ④正虚邪恋痢
   取合谷、天枢、上巨虚、关元、脾俞、胃俞、神阙等穴。合谷、天枢、上巨虚平补平泻,关元、脾俞、胃俞用补法,并加灸,神阙穴隔盐灸。
   (2)拔罐
   ①火罐
   取大肠俞、胃俞、三焦俞、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或架火法将罐扣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隔日1次,两组穴交替使用。
   ②刺血拔罐
   取大椎、脾俞、肝俞;大肠俞、胃俞;天枢、中脘、关元等组穴。以上3组穴,每日取1组。患者仰卧位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不锈钢三棱针对所选的一组穴位刺入皮肤2~3cm深,以出血为宜,然后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扣在所选穴位上,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转归与预后】
   急性痢疾,经及时治疗,一般在2周左右转向痊愈,预后良好。但惟对热毒炽盛证须高度重视,本证若抢救不力或延误救治,或平素正气亏虚而疫毒强盛,则毒邪可直入心营,或热动肝风,出现厥脱之证。急性痢疾若误治失治亦可转为慢性痢疾,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治疗不易。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1.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急性痢疾给一级护理,慢性疾痢给三级护理。
   2.辨证施护
   (1)病情观察 .
   ①湿热蕴结证和热毒炽盛证可出现急重变证,应特别注意血压、脉搏、尿量的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血压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以及时对症处理。若下痢减少,甚或无大便,且有腹胀、呕吐频繁等症,病情恶化者,可清洁灌肠以排大便,减轻中毒症状,对服药困难者可中药保留灌肠。
   ②久痢不止,下痢稀薄,反复刺激肛周皮肤,易引起肛周皮肤湿疹。故每次便后要用软纸轻擦肛门,并用温水清洗,若已发生湿疹,可外扑松花粉或炉甘石粉、枯矾粉、冰片粉。若有肛门滑脱者,用消毒纱布涂上黄连油轻轻托上,若肛门周围红灼者,可用苍术、花椒煎水坐浴。
   (2)给药护理凡服白头翁汤类以清热解毒凉血治痢者,服药后须卧床休息1小时左右,避免受凉、劳累。寒湿困脾者在服药时,若见无苔或苔黄腻,脉沉无力或滑数等,不可继续服用健脾和胃,利湿行气药。脾阳亏虚证,服药后嘱病员卧床休息片刻,服热稀粥或热牛奶,并在胃脘部热敷保暖,以助药力。
   (3)饮食护理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生冷瓜果、荤腥油腻等。督促患者多饮浓茶水、淡盐水以补充液体,防止津脱。湿热蕴结者可饮绿茶水、马齿苋汤,热毒炽盛证或病情严重者,可禁食,待病情稳定后再进食,给流质或半流质;久痢体虚者,少食多纤维食物,应加强营养,多进健脾益气之品,如莲子、山药、芡实、藕粉等。慢性痢疾发作期,可服姜茶或乌梅饮,或服藕汁糖蜜膏,亦可常服蜜饯杨梅或烧酒杨梅。
   二、调摄
   1.情志调摄患者下痢,正气已伤。若复加情绪变动,可使脏腑功能失调而促进病情发展,故要劝慰患者,保持乐观、开朗的平衡心境,避免情绪波动。
   2.生活调摄 患者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和刺激性的食物,勿饮牛奶,以防腹胀。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把好“病从口入”关,同时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切断传染途径。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饮水、食物、粪便的管理,灭苍蝇滋生场所,灭蟑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吃水果生蔬菜前要洗烫,不随地大小便。
   2.管理传染源。及早发现病人,对轻型不典型的病人和带菌者要及早发现,进行隔离和彻底治疗。对饮食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及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便培养。
   3.在流行地区及易发季节,经常嚼食大蒜、马齿苋等,可预防本病。
   二、康复
   1.药物康复针对病证后期正虚而进行调补,或益气或养阴,以调理胃肠气机。可常服香砂六君子丸及加味香连丸,以健脾益气兼清肠中余热。
   2.饮食康复服酒炒山楂,治疗食积、肠中有湿者,用山楂60g、红糖60g、白酒30ml。先将山楂文火略炒焦,离火加酒搅拌,再置火上炒至酒干。服用时将焦山楂加水200ml,煎15分钟后去渣,加红糖适量再煎至沸,趁温服下,每日1次,服6~7天。
   3.自我按摩
   (1)按摩脐部,两手轮换做绕脐按摩,每次做81下,每日3次。
 
  (2)自我按揉双侧足三里穴,以酸楚为度,每次5分钟。
   【医论提要】
   病名方面,《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下利”。东晋的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的泄泻。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载有“痢疾诸候”,其中有赤白痢、脓血痢、冷痢、热痢、休息痢、蛊注痢等21种痢疾候。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脾脏下》中称本病为“滞下”,立“热痢”、“冷痢”、“疳湿痢”、“小儿痢”四论。直到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痢疾》中才首次提出“痢疾”的病名,并明确指出:“今之
 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明清之后,随着对本病的认识深入,又提出不少名称。如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痢疾论》中立寒湿痢、湿热痢、燥热痢、七情痢、饮食痢、劳役痢等辨证类型,戴元礼提出“劳痢”,赵献可提出“疫毒痢”,李梃提出“虚痢”,李用粹提出“虚滑痢”,张石顽提出“阴虚痢疾”,陈修园提出“奇恒痢”,吴鞠通提出“久痢”,等等。
   症状方面,《难经》所谓“五泄”中的小肠泄、大瘕泄似属本病,在《五十七难》中有具体描述:“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圈而不能便”,比较确切。
   有关痢疾的传染性,《丹溪心法·痢病》中有明确认识,“又有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十分难能可贵。
   病因病机方面,首先认为,饮食不节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内经》时代就已认识到这一点,《素问·太阴阳明论》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胰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游。”《丹溪心法·痢疾》则明确说:“皆由肠胃日受饮食之积余不尽行,留滞于内,湿蒸热瘀,郁结FI深,伏而不作,时逢炎暑……又调摄失宜,夏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蒸发蓄积,而滞下之证作矣。”可见饮食不节是本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宋代陈无择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滞下三因证治》中就对本病的病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总结,他提出滞下三因:“夫六气之伤人,初无轻重。以暑热一气,燥湿同源,收而为四,则寒热风湿不可偏废……皆外所因之明文也;古方有五泄,因藏气郁结,随其所发,便利脓血……即内所因也;又饮服冷热酒醴醯醢,纵情恣欲,房室劳逸……皆不内外因”。其次,湿热疫毒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病因。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下利之病因责之于“有热故也”。《丹溪心法·痢疾》对痢疾的病因,既认为“皆湿热为本”,又进而指出“湿热瘀积”之为病,并指出噤口痢的病机
 是大虚大热。《沈氏尊生书》说:“大抵痢之病根,皆由湿蒸热壅,以致气血凝滞,渐至肠胃之病”。这一论述很有见地。第三,历代医家还谈到本病的发生与外邪及内伤七情有关。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中强调在病因上由岁时寒暑不调,外受风邪,或夹冷热之气,或饮食起居无常引起,在病机上主张脾胃大肠虚弱,营卫不足,气血不和,又受外邪而成痢病。而秦景明《症因脉治·痢疾》说:“七情内伤痢之因,忧愁思虑则伤脾。脾阴既伤,则转输失职,Et饮水谷,不能运化,停积肠胃之中,气至其处则凝,血流其处则泣,气凝血泣,与稽留之水谷,互相胶固,则脾家壅滞,而贼邪传肾之症作矣”,强调了七情致病的作用。第四,明清以后病机理论方面突出强调本病与脾肾的关系。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痢疾》中指出:“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李中梓在《医宗必读·痢疾》中明确提出:“愚按痢之为证,多本脾肾”。第五,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痢疾》中强调痢疾的病因是饮食停滞于肠胃,亦值得后世借鉴。
   鉴别诊断方面,汉代之前,痢疾与泄泻常合在一起叙述,因其症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的治疗用药却大相径庭,必须做鉴别。张景岳对此有深刻论述。他说:“痢之初作必由于泻,此泻之与痢,本为同类,但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在中焦者,湿由脾胃而分于小肠,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分利,在下焦者,病在肝肾大肠,分利已无所及,故宜调理真阴,并助小肠之主,以益气化之源,此泻痢之证治有不同”。
   辨证方面,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痢疾诸候》在本病辨证上认为痢色赤为热,痢色白为冷。刘河间则提出不同见解,《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指出:“或言下痢白为寒,误也”,“假如下利赤白,俗言寒热相兼,其说尤误”。他认为“脏腑泻痢,其证多种,大抵从风湿热证”及“下迫窘痛,后重里急,小便赤涩,皆属燥热”,而下痢的颜色,乃“各随五脏之部而见五色,是谓标,本则一出于热,但分浅深而已。”张子和《儒门事亲·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也认为“赤白痢不可曲分寒热”,提出赤白痢“止可分新旧而治之”,“赤者新积”、“白者旧积”的说法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丹溪心法·痢疾》首先对本病的辨证提出“赤痢属血,白属气”,“赤痢乃自小肠来,白痢乃自大肠来”及“血痢久不愈者属阴虚”的独特见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痢疾》中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
 泻痢中最大关系”,丰富了痢疾病的辨证内容。
   在治疗及用药方面,早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就创制了清热燥湿解毒凉血的白头翁汤和温涩固下的桃花汤,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有效方剂。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脾脏下》中对“滞下”一病用方102首,确立当下、当温、救里、攻表的治疗原则。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痢疾》中认为治痢“必先导涤肠胃,次正其根本,然后辨其风冷暑湿而为治法”。刘河间在治疗上主张“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及“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的法则,直至现在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在用药方面还明确指出“治诸痢者,莫若以辛苦寒药治之”,“治诸痢者,黄连、黄柏为君,以至苦大寒,正主湿热之病”,他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痢论》中又指出“诸泻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阴经病,故不可离乎芍药;若不受湿,不能下痢,故须用白术”以及“里急后重,须加大黄”,“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等,均为后世医家所宗。《丹溪心法·痢疾》按病之虚实提出本病“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老久病宜升”的治疗原则,及用人参、黄连治疗噤口痢的见解,对后世均有很大影响。明清以后本病的治疗理论大大丰富,因病机上重脾肾,治疗上也相应重视补肾健脾,医家又创立不少新说,如清代喻昌《医门法律·痢疾门·痢疾论》创“逆流挽舟”之法,并列律3条:其一,“凡治痢,不分标本先后,概用苦寒者,医之罪也”;其二,“凡治痢,不审病情虚实,徒执常法自恃颛门者,医之罪也”;其三,“凡治痢,不分所受湿热多寡,辄投合症丸药误人者,医之罪也。”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提出:“至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
 
  在治疗禁忌方面,蒲松园《医镜·症方发明卷八·痢》提出治痢四忌:“一忌温补”、“一忌大下”、“一忌发汗”、“一忌利小便”,实为明见。
   【医案选粹】
 案一
   甲辰闰九月间,天气寒热不时,痢者甚众。予四弟永穆,年二十七岁,忽患下红,腹痛重,已三日矣。来取药,付以芍药汤一帖,香连丸二服。不止,反增心口如刀劙,当脐腹痛,肛门痛亦剧,声撼四邻,自分必死,告母决别,因整囊往乡视之,昼夜不得卧,次数难定,日下红血一桶,痛不可忍,发热流汗不食。脉之,六部皆豁大,浮中沉无力,四至。予日:虽痛,虽发热,脉无力,已虚寒矣。古人云:脱血益气。此证正宜,遂用异功散加升麻三分、木香五分、炒干姜五分,一剂,去后觉疏,痛亦可忍,至五更,腹痛如前。予日:此药力尽也。急煎一剂与之,比前愈疏,痛亦减七八,即酣睡至日中方醒,云不甚好过。予又日:此药只能支持一觉,再煎与之,遂安寝至晚,痛止,后重亦可,还服前剂而愈。一二日后,因吃鸡肉,仍前腹痛、肛肿,秽下不止。第三日,病势笃极,复报予诊之。脉三至余,浮无沉,按之则大,脾命脉微,与补中益气汤不应。此虚脱之甚,加御米壳一钱,亦不应,下如洞泄,流汗发躁,尺脉渐欲收敛,予亦慌急,令人二更后往城取参,至早归,补中益气加人参二钱服之,下咽觉愦。此正气欲复,邪气欲退也。顷之,精神顿增,痢稍缓,恐再作,又一剂。下注、昏愦、发热、躁诸症渐缓,脉亦有神,短脉退。寻思久之,古人云:久泄久痢,汤剂不如丸散。即合参苓白术散与服,觉疏下,至下午复躁热。予再脉之,左尺洪如火射状,此阴虚火动之象。与加减八味丸至六十丸,精神觉爽,顷之,又下八、九十丸,睡至天明,病去十七。方信立斋师加减八味丸治水痼之症。即令朝暮服此丸,复合参苓白术散,渐愈,觉小便痛,想动色事故耳,服以逍遥散、门冬、五味子而平。
   (选自《慎柔五书》)
案二
   项执竞年二十七岁,身瘦面苍,有志轩岐之业。八月间患滞下,昼夜百余度,腰大痛不能转侧。初缘饮酒御内,医以腰痛为兼阴,莫敢用寒剂,惟分利和解而已。四五日之间,所下益多,红白相兼,绝似鱼脑之状,医见不效,又云:“下如鱼脑者不治。”乃辞归,以为不可治矣。其亲叶警铭素知予者,乃单骑来城中相迎。及至,其势果重,六脉弦数而大,身且发热。缘腰痛不能不榻,但用草纸承接,顷刻数十行,所下之物,见者惊骇,小腹急痛,而腰更甚,执竞自谓知医,至此亦无主张,惟与尊政乃兄抚床泣涕而已。予谕之日:“痢疾所忌者脉大,所畏者身热。今皆犯之,且腰痛亦非所宜。所喜者气实色苍,稍能进些需饮食耳。初医失之通利,故至垂笃。”执竞遽谓予日:“腰痛日久,初又梦遗,虚之极矣。再不宜用行药。”予知其意,故治之日:“兄言是也。但煎剂之外仍有法,制香连丸可以从缓奏功。”于是以苦辛之品,清其内热。再用木香化滞丸消其积滞。乃兄叔南谓予日:“腰痛甚,必先治腰为是。”余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理固宜然。但兄曾见腰痛遽能死人否?如斯痢症再稍迟延,而毒气冲胃,一成噤口,则不可为也。”
诸昆玉成以余言为然。服药之后,其夜所下益多,度数不减。次日,举家环泣。予私喜日:“滞已动矣,可望成功。”于是,汤丸并进,痛愈急,下愈多,积滞既行,其夜度数遂减,痛亦渐除,六脉稍缓,惟午后身犹发热,余日:“此下多亡阴,曷足为虑?”执竞伏枕而告日:“生素志岐黄,未逢高士,若得重生,定拜门下。惟先生怜而教之。”噫噫!此症初医以为事后治阴,不敢通利,故致缠绵,殊不知腰痛亦由湿热坠下之故耳,否则事后而致疾者多矣,必兼患腰痛者几何人哉?且痛当下,而病者又畏而见疑,若明用硝黄入于汤剂,则病者情先不惬矣,安肯输心服饵?今改用丸剂,暗里成功。正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亦医者之权变也。
   (选自《程茂先医案》)
案三
   朱贞启文学年六十外,初秋患痢,其证恶寒发热,脉浮而散,头疼身痛,目赤口干而又腹痛,痢下脓血,不离秽桶,此虽夹表之证,其势甚危,乃疫毒痢也,表里皆病。必须先解其表,而后攻里,正合败毒散加陈仓米,乃属仓廪汤之证。遂以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茯苓、枳壳、桔梗、甘草、陈仓米,日投二剂,身得微汗,表热里痢皆减半,浮脉虽平而虚数不敛。此高年气虚,即以前药遵古方加人参一钱,二剂遂大汗通身,热退痢止,邪从外解,竟不须攻里矣。
   (选自《素圃医案》)
案四
   肠中攻动则痛,下痢更甚,明系肝邪为患。曾服补中益气升阳之剂而反剧。则升之无益可知矣。宜从风动飧泄一条比例便治之。
   制白术炒黑秦皮炒焦菟丝饼蕲艾叶煅牡蛎炒黑骨碎补
   (选自《缪氏医案》)
  【现代研究】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是最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季节为多见。属中医的“痢疾”范畴。中医药治疗细菌性痢疾方法甚多,简便易行,且疗效确著。现就近10年来中医对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研究概况介绍如下:
   一、主方加减治疗的研究
   王永玲等认为痢疾之证无论虚实,皆有积滞内停,气血失于和调,故采用调利气血,消积导滞止痢为主法,药用自拟归芍止痢汤(当归、白芍各30g,黄柏30g,生山楂30g,滑石12g,槟榔、枳壳各6g,木香、莱菔子、甘草各3g)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2例,结果临床疗效优于复方新诺明治疗组、氯霉素治疗组(P<o.01),总有效率达97.6%(实用中医药杂志,1997,<1>:18)。李瑾认为急性菌痢临床多见湿热痢,治疗应以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郁导滞为主法,选用归芍汤(当归、白芍、黄芩、葛根、枳壳、木香、槟榔、莱菔子各109,甘草69),随证加减,属疫毒痢加白头翁15--30g;寒湿痢加炮姜3g,白蔻10--12g;阴虚痢加沙参10g,麦冬10--12g;湿热痢用原方,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0例,结果全部治愈(陕西中医,1997,18(7>:312)。罗世稀认为痢疾初起多属实属热,故采用具有泻热通滞、健脾燥湿、温里散寒、止泻安中之功的痢泻散(生、熟大黄各30g,苍术90g,杏仁60g,炒羌活60g,川乌、甘草各45g)诸药如法炮制后研细末备用,赤白痢每服5g,以藿香、薄荷煎汤调服,1日3次。治疗急性痢疾35例,取得良效(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2>:49~50)。苏爱芬采用清热化湿汤(黄芩9g,黄连9g,地榆15g,刘寄奴15g,当归9g,白芍15g,山楂lOg,木香6g,玉片lOg,甘草6g)治疗急性菌痢100例,服3~9剂后,治愈率达100%(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3>:37)。孙松生等认为脾、胃、大肠、小肠为仓廪之官,主运化,排糟粕,最忌郁滞,故治疗必须化滞行郁以调理气机,采用痢下通治治法。药用当归20~30g,白芍20~30g,炒莱菔子20g,炒枳壳15g,槟榔10~15g,木香6~10g,川厚朴6~10g,车前子20--40g,甘草lOg为主方。湿热痢者加金银花20--30g;寒湿痢者加苍术lOg;疫毒痢者加白头翁30g;休息痢者加人参、薏苡仁30g;阴虚痢者加阿胶lOg;虚寒痢者加附子10~15g,干姜、肉桂各5g。另赤痢多重用白芍,白痢多重用当归,治疗痢疾200例,治愈192例,显效2例,失察6例。其中大多数患者服用6剂以下即愈(山东中医杂志,1996,15<6>:252)。刘云霞等应用四黄散(黄芩15g,黄柏12g,黄连6g,大黄lOg)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5例,对照组32例,采用庆大霉素24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静滴,日1次。两组均酌用林格氏液、糖盐等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5~7日为l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50、23例,好转4、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9%、71.9%(P<0.05)。中医辨证湿热痢疗效优于寒湿痢(P<o.05)(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1>:26,--.27)。高金堂用白马银黄汤(白头翁、银花、山楂各159,马齿苋609<鲜品日用1509),黄连、丹皮、白芍各10g,黄柏、秦皮各12g,木香9g,生甘草3g)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0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中国乡村医生,1997,<7>:30--31)。
   二、单方、验方治疗的研究
   采用单方、验方治疗急性菌痢,具有针对性强,疗效高特点。盛定松等采用双藤汤(红藤50~lOOg,忍冬藤25~50g)治疗急性菌痢177例,结果治愈116例,治愈时间平均为2.5天(浙江中医杂志,1989,24<10>:448)。陈治水用双白合剂(干翻白草50g,干白屈菜259)治疗急性菌痢350例,结果治愈337例,无效13例,治愈率为96.3%(浙江中医杂志,1987,22<7>:303)。常绍颜取黄芩、黄柏、白头翁、神曲,按2:2:5:1的份量制成糖衣片,治疗急性菌痢126例,有效率为94.44%(中级医刊,1990,<9>:54)。黄红英综述文献报道应用单味中草药杨树花、苦痧药、诃子、贯筋草、翻白草、苍耳草、萹蓄等治疗急性菌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大量实验资料也证明,这些中草药对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或灭菌作用(广西中医药,1992,<3>:40~41)。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杜长江用黄芩、白芍一金银花各15g,黄连、大黄各3g,广木香、黄柏、当归各lOg。呕吐加竹茹,便血多加地榆、仙鹤草,同时配合服用复方新诺明,每次0.96g,每日2次。共治疗急性菌痢124例,全部治愈,平均疗程2.5天,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陕西中医,1987,8<12>:532)。

(0)

相关推荐

  • 痢疾诊治精粹

    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内经>称之为"肠澼".<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痢疾】

    痢疾 痢疾多以外感寒湿.湿热或疫毒,内伤饮食.七情,久痢损伤脾胃,素体脾肾虚弱等为病因,以邪滞肠道,气血壅阻,脂膜血络受损为病机,因进食不洁食物.被污染的饮水或感受疫毒之邪而诱发.临床以腹痛,里急后重 ...

  • “菌痢”的中医治疗

    什么是"菌痢" "菌痢"为细菌性痢疾的简称,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菌痢的传染源是患痢疾的病人和痢疾带菌者.因为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痢疾杆菌,这 ...

  • 1.14痢疾

    又名:肠澼.滞下.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辩证论治 一.肠道湿热证:308.芍药汤或846.葛根芩连汤 加减.若伴恶心欲吐,脘腹痞闷者,可用106.王氏连朴饮加减. 二.肠道 ...

  • 痢疾.古今医鉴

    脉 下利之脉,宜微小,不宜浮洪:宜滑大,不宜弦急:宜身凉,不宜身热.经所谓:身凉脉细者生,身热脉大者死.是亦大概言之耳,不可一途而论也.叔和云∶下痢微小却为主,脉大浮洪无瘥日. 证 夫痢乃湿.热.食积 ...

  • 《古今医鉴》痢疾

    脉 下利之脉,宜微小,不宜浮洪:宜滑大,不宜弦急:宜身凉,不宜身热.经所谓:身凉脉细者生,身热脉大者死.是亦大概言之耳,不可一途而论也.叔和云∶下痢微小却为主,脉大浮洪无瘥日. 证 夫痢乃湿.热.食积 ...

  • 《古今医鉴》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 新刊古今医鉴

    新刊古今医鉴

  • 【《药性\药性赋/古今医鉴》】三

    业医之道,药性为元.品味虽多,主治当审. 人参补元气,泻虚热而止渴,色苍肺实休凭. 黄芪补三焦,敛盗汗而抵疮,肥白卫虚宜准. 白术健脾强胃,主湿痞虚痰. 苍术发汗宽中,导窠囊积饮. 茯苓安惊利窍,益气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化湿利水方剂类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组方: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5克 泽泻15克 陈皮15克 厚朴15克 芍药15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 甘草10克 大枣5枚 适应症:用于 ...

  • 麻疹.古今医鉴

    麻疹证治例 按麻疹出自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阴,而本属阳.其发热必大,与血分煎熬,故血多虚耗,首尾当滋阴补血为主,不可一毫动气,当从缓治,所以人参.白术.半夏燥悍之剂,升阳升动,阳气上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