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狭窄vs冠脉钙化: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谁领风骚?

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已经超过3亿了。在很多人还在对糖尿病谈虎色变的时候,其实无论患病率还是猝死,风险更大(占据双第一的位置)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来到国人中间,如鬼子进村一般悄无声息。

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是冠脉狭窄还是冠脉钙化斑块负荷?或者说,二者谁的风险更高?

2020年12月15日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上的一篇论文,题目为Impact of Plaque Burden Versus Stenosis on Ischem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斑块负荷与狭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事件的影响),认为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更多是来自冠脉钙化的斑块负荷。也就是说,冠脉狭窄很危险,而冠脉钙化的斑块更危险。

从文章的题目看,似乎没有出现钙化这个术语。但文章中采用的评分,是采用钙化的,即CAC。先看看这个题图:


先给出几个术语及缩写:

冠脉钙化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CAC)

冠状动脉疾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即冠心病

阻塞性冠心病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bstructive CAD)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心肌梗死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卒中  stroke

全因死亡  all-cause death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术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对来自西丹麦心脏登记处的23759例有症状的患者,接受冠脉CTA检查,通过冠脉钙化(CAC)积分和阻塞性病变血管数,评估90天后主要CVD风险:心肌梗死、中风和全因死亡事件。

注意在这里,冠状动脉钙化(CAC)评分作为斑块负荷的量度。

1、分组

23759例患者,分为两组:阻塞性疾病组5043例,无或非阻塞性疾病组18716例。从纳入观察的患者基本情况看,分组间没有显著差别:

所谓阻塞性疾病,这里指阻塞性冠心病,即obstructive CAD。当然,属于冠脉血管狭窄,达到阻塞阶段了。

2、冠脉钙化与阻塞性冠脉的关系

从表1(table1)中最下面一行数值看,值得注意的是CAC评分,阻塞组远远高于非阻塞组。

按CAC评分,分为五组:

CAC=0,

CAC=1~99,

CAC=100~399,

CAC=400~1000,

CAC>1000。

从上图(figue 1)可以看出来,不同冠脉钙化评分,意味着患病率的不同。每一个色柱上方的数字为该疾病在纳入该评分人群所占的百分数。CAC分值越高,相应的冠脉阻塞发病率也越高。

每一个色柱所代表的疾病,看下面的色块注释,上下两排,上面一排从左到右依次为:无冠心病,非阻塞性冠心病,1支血管阻塞的冠心病;下面一排依次为:2支血管阻塞的冠心病,3支血管阻塞的冠心病。

CAC=0时,87%的患者没有冠心病,7%的患者为非阻塞性冠心病,仅仅5%的患者为阻塞性冠心病,而且为1支冠脉狭窄。阻塞性冠心病,可理解为冠脉狭窄。

CAC>1000时,阻塞性冠心病就达到了83%了,其中3支冠脉狭窄阻塞达到40%,2支冠脉阻塞达到26%,1支冠脉阻塞达到17%,非阻塞性冠心病则为17%。

中间的情况,自己看一看。

3、在接受冠脉CTA检查90天之后,看患者的临床事件

表2(table 2)中,按列。从左到右,第2列,即第一个“n”,为该CAC分值(上半部分)或阻塞性冠脉疾病(下半部分)的人数;第3列,第二个“n(%)”,为发生心梗、卒中、全因死亡的人数,%为所占百分数;第4列,为每1000人-年发生心梗、卒中、全因死亡的发生率;第5列,为风险比。

主要心血管事件,即指 心梗、卒中、全因死亡。表2(table 2)就反映了CAC分值和阻塞性病变的冠脉血管数量二者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随着CAC分值的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增加,比如:

在CAC=0的患者,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6.2每1000人-年(6.2/1000py);

在CAC>1000的患者,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达到42.3每1000人-年(42.3/1000py)。

当然,是否冠脉狭窄,也有很大影响。在表2(table 2)的下半部分,也提供了这样的数据。

没有冠心病的患者,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6.1每1000人-年。而3支冠脉狭窄的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达到34.7每1000人-年。

因此,对心血管疾病风险来说,并不是说冠脉狭窄不重要。这里要说的是:究竟冠脉狭窄与冠脉钙化,哪一个是真凶?或者说哪一个重要?

看这个表2(table 2),好像二者一样似的。究竟如何呢?

4、同样CAC评分会如何?

图2(figue 2)按CAC评分分组,看各组中非阻塞性阻塞性两组患者的10年中累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率。

从图中可见,如果不分CAC分值来看全貌,阻塞性冠心病(蓝色线)患者的累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事件发生率,随年而增加,高于非阻塞性冠心病(红色线)患者。

但是,按CAC分值分组后,数据就完全不一样了。很惊奇地发现,在同样的CAC分值下,阻塞性冠心病和非阻塞性冠心病,居然具有同样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率。

表3(table 3)也提供几乎同样的数据。

表3(table 3)是CAT 90天之后,同样CAC评分下,阻塞性冠脉与非阻塞性冠脉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从左到右,第2~5列每列的中文意思,与表2(table 2)的一样。

从图2(figue 2)和表3(table 3)的数据说明:

在CAC评分在同一水平时,阻塞性冠心病和非阻塞性冠心病,二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是一样的,没有显著的差别。

也就是说,冠脉钙化评分一样时,冠脉狭窄与否都是一样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包括猝死风险。


写在后面

扎心了吧?

1、

说实话,读到这篇文章,还是非常震惊的。

我不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者,因此读这类文章,说实话是比较吃力的,因为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领会原文作者的意图。

每篇文章的解读,都是解读者依据自己专业知识结构的再创作。我深知这一句话。因此也力争让自己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当然,理解一篇文章,也许需要更多篇的文章作为基础,或者叫做垫脚石,否则如何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我们在这里做“一起读论文”,就是希望能够把很多专业知识和最新科学研究进展,介绍给各位,提高各位也同时提高我们自己对专业的了解,送上一块块垫脚石,登上科学知识的高地。

2、

迄今为止,冠脉狭窄的临床,还是以支架、球囊扩张和搭桥为主要手段。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其实冠脉狭窄不重要,重要的是冠脉钙化。采用冠脉钙化(CAC)评分,其实只是反映了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负荷。也就是说,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和斑块,其中更严重的是钙化?可能才是最具风险的。

因此,如何解决冠脉钙化,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