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颜真卿楷书欣赏《颜氏家庙碑》旧拓本...

《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 ,作者是颜真卿,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刊立。刻于建中元年(780年)。

颜真卿的书法,除得自家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得了张旭的指导。他对张旭以前的书法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都曾下功夫学习过。他学习前辈书法,有取舍有选择。他学褚,却避免了褚的佻巧;他学“二王”,重在用笔。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晋人“二王”、梁《瘗鹤铭》、北齐《文殊般若经碑》、唐初欧、褚的痕迹,但又不专是那一家。这恰好表明他善于学习古人,善于推陈出新,写出自己的面目。

范文澜同志在其《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他的书法,新在雄强茂密,浑厚刚劲,既有时代风貌又有个性特点,新在笔法上能把篆隶笔法运用于楷行草书,折钗、屋漏、印泥、画沙兼而有之;新在他的楷书有意识地把横画写得细瘦,点、竖、撤、捺写得肥壮,对称之竖有向内环抱之势,且用蚕头磔尾的隶法于捺笔的首尾。

他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他的书迹,据说有一百三十八种之多。经一千多年的沧桑巨变,留存至今的仍然不少。特
别是颜真卿很喜欢书石,“大几咫尺,小亦方寸,碑刻遗迹,存者最多”。

楷书有:

天宝十一年,他四十三岁时书《多宝塔感应碑》,现藏西安碑林。结体严密,笔画粗细变化不大,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初见个人风貌。

天宝十三年,他四十六岁所书《东方画赞碑》,据说是临王羲之书,个人面貌仍不十分显著。至乾元元年,他五十岁所书《金天王祠题记》,

广德二年,他五十九岁所书《郭家庙碑》。

大历七年他六十八岁所书《元结墓志》诸碑时个人风格已完全成熟。

到了大历十四年书写《颜勤礼碑》

建中元年书写《告身墨迹》(或疑伪)及《颜家庙碑》时,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仍然写得“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朱长文《墨池编》)笔力雄强,沉着端庄。就如同他的人格一样,正直、忠烈、朴实、倔强,刚胜于柔,内美外溢。

他的楷书,有特点,有个性,有唐代盛世的气象。但也有不足之处。

李后主曾说:“真卿得右军之筋而失于粗鲁。颜书有楷法而无佳处,正如叉手并脚田舍汉。”
米芾更贬他的楷书说:“大抵颜柳挑踢,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从此古法荡无遗矣。”

这两人的评论是有些过激的。他们眼睛只盯住魏晋人的楷书,不容后人越雷池一步,未免有点太守旧了。但透过他们的评论,我们仔细分析颜真卿的楷书,的确能看出其中的粗、露。其钩挑锋颖太露;横画有时过细,甚至犯“柴担”之忌,与过粗之竖画不十分协调;结体有时犯缩头之病。临写时如果不求他的书法内在的风神,而只机械地摹拟追求形似,甚至认为其缺点就是他的特点,而刻意学习,肆意夸大,那就会写出比他的字更粗更露的字。这样,颜真卿九泉有知也应象李北海一样大喝一声“学我者死”了。

#书法爱好者# #书法# #颜真卿# #书法欣赏# #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