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技巧】地理季节的判断解题思路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引起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导致气温、气压、气候、水文、动物、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又导致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因此,有关地理季节判断的试题,推理性强,时空跨度大,综合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图文转换能力和知识迁移整合能力。

季节判断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第一步判断错误,后面的题就会全错,如果将这类问题进行归纳找出规律,就会尽量避免答题的错误。高考地理中给定的条件,往往隐藏着限制性的季节信息,如何准确的提取信息,是能否解题的关键,本专题就重点阐述季节信息的提取规律。一,根据天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1,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分析季节——近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冬半年,远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夏半年。2,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地球在公转快的位置是1月初,地球在公转慢的位置是7月初。3,正午太阳高度判季节——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4,昼夜长短判季节——以北半球为例(1)昼长于夜,昼长>12时,为夏半年,昼短于夜,昼长<12时,为冬半年。(2)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为夏半年;日出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为冬半年。5,太阳视运动信息条件的提取——以北半球为例(1)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2)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3)春秋分;日出正东,日落正西。二,根据气候变化信息提取季节1,气温所反映的季节信息(1)太阳辐射的季节分配——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冬半年是低温季节。(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点北陆北 ,点南陆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突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3)我国的具体情况:1月前后,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温差大,东部的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7月前后,全国普遍高温,东部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吐鲁番盆地。2,降水所反映的季节信息(1)夏雨型气候——三大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如北京,新德里,上海等等。(2)冬雨型气候——地中海气候。如罗马,洛杉矶,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等等。三,据气压中心的移动提取季节信息1,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2,大气活动中心——1月欧亚大陆被蒙古和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7月欧亚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形成亚速尔高压。四,根据水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一般状况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于冬季,盐度也高。但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长江的入海口附近的盐度,夏季低于冬季。还有密西西比河,尼罗河,澜沧江,恒河,两河等。2,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3,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多雨期,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出现在高温期。4,山地雪线的高低——夏高冬低。五,根据气象灾害的发生时间提取季节信息(以我国为例)1,台风——夏秋季节。2,寒潮——秋末,冬季和春初。3,洪涝——夏秋季节为主。4,干旱——冬春多发,特别注意华北的春旱和长江流域的伏旱。六,据自然景观的变化提取季节信息1,植物景观——夏半年多数地区植物生长旺盛,草原一片葱绿;冬半年多数地区植物生长较差,草原一片枯黄。2,动物景观——西伯利亚的驯鹿由苔原带迁往亚寒带针叶林带为1月前后,东非热带草原的羚羊斑马在7月前后大量向北迁移,青海湖赏鸟在春季(3-5月),鄱阳湖赏鸟在冬季(10月-次年的2月)。七,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提取季节信息1,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如春小麦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冬小麦在秋季播种夏季收获,水稻在温带季风区秋季收获,双季早稻夏季收获,晚稻夏季播种秋 季收获,玉米棉花春夏播种秋季收获,甘蔗甜菜秋季收获,苹果柑橘春季开花秋季收获,江南丘陵的早茶在春季采摘,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小麦和牧羊的季节变 化。2,水资源的利用——如我国水库冬春放水夏秋蓄水,水电站夏秋发电量大于冬春。3,生物资源的利用——如冬季是我国东北林区伐木外运的最好季节,天山牧场冬季下山夏季上山,舟山渔场冬季墨鱼夏季带鱼。4,能源的利用——如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可以利用沼气冬季不行,西北地区的风力发电冬季大于夏季,太阳能的利用夏季大于冬季。八,据服务行业的活动提取季节信息1,旅游业——香山红叶在秋季,哈尔滨的冰雕吉林的雾凇在冬季,海南的旅游旺季是冬季,庐山九寨沟的旅游旺季是夏季,洛阳牡丹在春季等等。2,商业——空调销售旺季在夏季,冬装生产夏季是忙季,销售冬季是忙季,我国的食品销售春节前是忙季,欧美国家食品鲜花销售圣诞节前是忙季等等。九,根据环境问题的出现时间提取季节信息1,赤潮——大多发生在水温气温较高的季节。2,沙尘暴——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3,酸雨——大多发生在雨水较多且不是暴雨的时间。4,臭氧空洞——大多发生在11月以后。地 理 现 象1月(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的代表月份)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的代表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一月初,近日点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因此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因此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达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昼夜长短变化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夜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昼日出日落方位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等温线分布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气压带、风带移动方向南移北移北半球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控制——干季)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带控制——湿季)对流层厚度变化(北半球)对流减弱,厚度变小对流旺盛,厚度变大中国的锋面活动冬半年:昆明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地形阻挡)江淮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梅雨后出现伏旱天气)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变化冬季受东北季风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长江口盐度变化冬季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夏季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我国的降水变化冬季受冬季风(偏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降水多南亚的降水变化冬季受冬季风(东北风)影响,降水少夏季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降水多我国的河流流量变化冬季大部分河流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塔里木河断流夏季东西部河流均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雪  线  升  降冬半年积雪,雪线下降夏半年融雪,雪线上升天山牧场放牧活动山麓是冬季牧场云杉林带以上草地是夏季牧场动物迁徙(北半球)侯鸟迁往低纬度、低海拔地区迁往高纬度、高海拔地区长颈鹿热带草原向热带雨林迁移由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迁移驯鹿冬季向针叶林带迁移夏季向苔原带迁移气压中心亚洲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强盛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强盛地中海气候区气候特点马赛、罗马、雅典、亚历山大、洛杉矶、旧金山等地为冬季,气候温和多雨。(夏季时:森林火险等级高;为旅游旺季)开普敦、圣地亚哥、珀斯等地为冬季,气候温和多雨。(夏季时:森林火险等级高;为旅游旺季)过直布罗陀海峡(向东行)顺水顺风顺水无风过马六甲海峡(向东行)顺水无风逆水无风索马里半岛沿岸洋流流向与性质由东北向西南流暖流由西南向东北流 寒流(因为离岸流,有上升冷水流)西风带西风风力季节变化冬季大于夏季(因为中纬度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黄淮海平原水盐运动特点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尼罗河水位变化6~10月定期泛滥(源于青尼罗河),8月水位最高我国主要农事活动春小麦:春播秋收;冬小麦:秋播夏收春季:冬小麦返青、江南采茶正忙、长芦盐场晒盐;秋季:华北平原收摘棉花中高纬度草木季相变化秋枯春荣热带草原草木季相变化湿季荣干季枯我国的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及形成的主要气象灾害5月中旬,雨带位于南部沿海;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梅雨;7月中旬到8月雨带北移到东北、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移。10月雨带结束寒潮:冬末春初及秋末冬初           台风:夏秋之交沙尘暴(北方):冬春季节           倒春寒(东部季风区):3~5月赤潮:夏季严重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夏季较多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区主要农事活动小麦种植:犁地播种(3-5月);收割(10月下半月-12月);绵羊饲养:牧场放牧(1-4月);剪羊毛(8-9月)极    光极夜期间肉眼可见南极科考最佳季节11月到次年3月为最佳科考季节河流与地下水互补关系当地雨季,河流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黄河凌汛黄河(宁夏平原段、河套平原段、下游山东段)初冬结冰、初春融冰时易形成凌汛我国秋高气爽天气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秋高气爽长江口、珠江口咸潮冬、春季(气候等原因)南极地区的臭氧空洞南半球春季(9—11月)时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最低、臭氧空洞面积最大。我国的季节性气象旱灾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雨季未到③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东北地区为何春旱不严重: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冻土层的存在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②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③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典型例题】下图是某种地理现象在全球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理现象是A.地震  B.赤潮  C.石油泄漏  D.台风或飓风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A.④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C.⑤比②的夜长变化幅度大D.自转线速度①地大于④地【答案】1.D    2.C【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理现象集中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南印度洋、大西洋,最可能是台风或飓风,所以D正确。2.在12月到次年2月期间,④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日出时间①比③晚,⑤比②的夜长变化幅度大,自转线速度①地等于④地,所以C正确。【对点训练】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1~2题。

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约A.等于23.5°           B.小于23.5°C.大于23.5°          D.等于46.5°【答案】1.B  2.A【解析】1.由图示可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北半球为冬至,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可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约为23.5°。读“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若A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天气系统为A.北半球的反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C.北半球的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4.当该类天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B.北京寒冷干燥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过渡时期D.长江三角洲地区盛行东南风【答案】3.C    4.D【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500百帕等压面海拔高度分布情况,可知图中等压面表现为向上弯曲的曲面,即图中中心处气压比四周高为高压,对应的地面则受低压控制。受近地面低压影响,A地吹西南风,结合图中指向标,使用左右手法则,可判断当地位于北半球。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气旋,C正确。  第4题,亚洲大陆受亚洲低压控制时,为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A错。北京高温多雨,B错。北极有极昼现象,C错。我国东部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D正确。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A.春末     B.盛夏     C.初秋     D.严冬6.Q处气压值可能是A.1 007   B.1 008  C.1 009  D.1 010【答案】5.C    6.A【解析】第5题,P为夏威夷高压,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形成的。初秋,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印度低压逐渐减弱,夏威夷高压随之减弱。   第6题,Q处气压值可能小于1 008大于1 006或大于1 010小于1012。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据此并读下图(a)(b),完成7~8题。

7.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A.5月    B.6月    C.7月    D.8月8.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A.-3~8米  B.8~12米  C.12~20米  D.20米及以上【答案】7.A    8.B【解析】第7题,根据赣江的纬度位置,可推知鄱阳湖5月份左右开始进入丰水期。第8题,由(b)图横坐标判读湖泊面积扩展最迅速时是从500 km2扩到3 500 km2,结合纵坐标知此时水位高度应介于8~12 m。下面图1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2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10.形成图2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地形【答案】9.D    10.B【解析】第9题,野生动物主要向水热充足、草类茂盛的地方迁移,图中区域位于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野生动物迁徙到甲地时,该地为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第10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某种农作物的主要生长周期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农作物最可能是A.小麦   B.水稻   C.棉花   D.大豆12.据图可知该农作物A.主产区为青藏地区       B.地区适应性强C.在西南地区产量最大  D.在甲地区生长期短【答案】11.A    12.B【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在华北地区,该农作物为秋播、夏收,故为冬小麦。第12题,该农作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说明地区适应性强;从图中无法判断出哪个地区的产量最大;甲地区该农作物生长时间短,而不是生长期短;青藏地区不是小麦主产区。13.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___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是                    。(2)材料二中A、B、C、D四地气候中,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3)材料二中D地是___________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其气候特点是                   。(4) 材料二中 C地的气候类型是是          气候,全球分布规律是                   ,植被类型是_______ 。【答案】(1)北     风向向右偏转   (2)B      温带海洋性气候   (3)热带雨林气候      南美洲      全年高温多雨  (4)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1)从风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为北半球,主要理由风向向右偏转。 (2)材料一中的⑥是西风带,位于40—60度大陆西岸,常年在材料一中的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B ,该气候类型的名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3)材料二中D地在赤道上,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南美洲,其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 (4)材料二中 C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全球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END标签:高中地理 高考地理问题:资料,合作等问题,首页对话框回复关键字(非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