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些笛声,那首歌
“让彩云伴海鸥,一起翩翩……,飞向,天尽头……”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眼前便立时闪现出青岛大学三号楼上,那夜晚降临时,几个小伙伴,一起赏夜观海的景象。
那是个夏日,晚饭过后,我们寝室的几个小伙伴,便一起来到对面房间的阳台上,欣赏那夜幕下的大海,享受由海风吹去一身燥热后的清爽。
青岛大学的宿舍楼,并不是整齐的四四方方的结构,它是向着三个方向伸展的,呈“丫”字形;我们习惯地称它为“碉堡式”,——说它在地动山摇时,也不会有丝毫改变;随便哪个窗口安上挺机枪,便可以立即封锁前方海面,——试想一下,能有这等功能,不是碉堡是什么?哈。
这种楼房,三个方向都有支撑点,楼体受力均衡稳固;而墙体又厚,每层的中间都是一个大厅,旋转而上的宽阔楼梯与这大厅彼此相连;拾级而上,最终便会把人送上六层的楼顶。
在楼顶之上,极目远眺:一望无垠的大海上,巨浪游动,云帆点点;太阳照来,海面一片粼光。这便是,我那时所经常看到的景象。
这楼房三个方向的每一“枝丫”上,中间都有一条长长的楼道。楼道两侧是相对而开的一间间的寝室。
我当时,是在三楼B区背离大海的一侧,所以,要想在房间里看到大海,就必须走到对面房间的阳台上。
对面房间,当时住着的都是我们的同班同学。每次,当我们刚踏进他们寝室的门槛时,都会响起一阵嘻嘻哈哈“欢迎光临”的声音。
正是因为他们的绝对“好客”,所以,我们便会经常走进去,而且,一直往里走,直至走到那可以远眺大海的阳台上。
只是,这里,离海岸线较远,那海浪的声音是听不到的;但这并不妨碍你敞开胸怀,去尽情地容纳那片柔软与广阔。
那个傍晚,我便正是和室友们,以这样的心境去面对那时的大海的。
在那个充满梦想,浑身洋溢着力量的青春之季,外界的一切仿佛都会说话。在操场上,草地上,教学楼前,雨的风景树下……那些“传音入密”式的言语,会随时冒将出来 ,扰乱了你清静的思维,——那些别样的情绪,如海潮一样涌动着,起起伏伏。
这些思想里,有的让人喜悦,有的让人苦恼,有的让人无所适从。
现在想来,那样的年纪,那样一个思绪纷乱的季节,没有一处可以让心灵宁静的场所,是绝对不行的。 而对于我,这大海便是一处最佳的地方了。
眼望着远处的大海,它的轮廓正渐渐地由清晰变得模糊起来;而近处,纺织工院的教学楼顶,那醒目的红色也在慢慢隐退。
这块莫大的天地,马上就要睡去了。
而那时,我的思想还在远方,在那些模糊着形迹,无法看清的时空里……
突然,一些清脆的女声从周围楼房的缝隙里传送过来:
“……问一声那海鸥,你千丈相思为谁愁……”
声音尖而有力,寻着方位看去,应该来自东北之侧的四号楼那边。
而我身边的小伙伴,此时,手里正拿着一支竹笛。他的情绪显然已经受到了歌声的感染,于是,那响亮的女声里,便多了一些缠绵的笛音……
海鸥,那是大海的精灵了!
一片海的涛声里,没有它的鸣叫,大海便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力量的来由……
夜色渐浓,我已回到了自己的寝室,而那歌声笛声却仿佛依旧萦绕在那“碉堡式”的楼体之间,久久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