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李焕英》要是爆到50亿+,贾玲还会干嘛?

《你好,李焕英》几乎可以说是贾玲送给她自己人生的超级彩蛋。
我敢保证,连贾玲自己一开始都没想到这部电影会在春节档那么火。
说起来颇有意思,我看过网上所有的分析,抛开那些数据我只讲一点:
事后诸葛亮的解析太多,要是从任何一部大爆的票房奇迹来看主导者的心态,我会总结:
那些资格满满大制作大牌的电影上档前,一般主创都会说:
“我们这样的阵容啪啦啪啦一定如何……誓要啪啦啪啦……”
像贾玲这样的上档前她一定会想:
“唉……算了,来都来了……”
结果她火了,我已经脑补出她这几天的反应:
“艾玛……我去……不是吧……这咋办啊……好吧,爱笑的女孩最好命……”
好吧,一战封神。
基本上贾玲的职业生涯彻底迎来了顶峰。
而在此之前,说她是喜剧“一姐”,但拿不出过硬的作品,全靠春晚和综艺撕出一条路,未免底气不足。虽然在小品方面,每年春晚贾玲的大碗娱乐和沈腾的开心麻花打擂台的局面一直都很明朗。
而在综艺方面,他们两位就是综艺界的两座大山,捧逗和控场的节奏拿捏与反应速度愈发成熟,只是在电影方面,却是贾玲长期以来的空缺项。
《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已经决定了观众愿意为她的下一部作品买单,哪怕不做电影了,至少像以前那样在自己的主场里被一个抠图艺人指着鼻子说“蠢”的事情应该很难再出现了。
那么贾玲在2021年春节过去后的未来两年里,要面对的事情可多了去了,起码以前那些对这个“女孩子”显得“高大上”的几件事都要追着她跑:
一、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二、“大碗帮”的诞生
三、转行做投资人,扶持新人
四、资本力量加入,使劲继续造
五、找刘德华等更大的腕儿加盟(不是我胡说,网上有图有消息)
六、跟我合作,贾胖谭胖站一堆。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我先来分析一下。

01 换你,你也懵

换做任何人都要去想,我第一部作品怎么就火了呢?
这一点上,贾玲跟沈腾要区分开,毕竟在《夏洛特烦恼》之前,沈腾也是实实在在执导过电影作品的,贾玲不是。
我之所以对这个跟我差不多身形的“女汉子”有了认可,恰恰是因为在这个喜剧女演员执导的作品里能看到区别于其他男导演作品中对女性的诠释。
无论是冯小刚或是姜文、包括“同病相怜”在春晚挣扎了很久的沈腾,女性在贾玲的电影里就是女性,而不是性。
剥夺了有色眼镜的审美区别,那贾玲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女导演。
而《你好,李焕英》爆款后,她和她的大碗娱乐“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与开心麻花、德云社等同级别的能在电影圈(且不论电影作品和票房)说得上话的喜剧团队,“大碗帮”站住了脚,以后主动要找她合作的人肯定多。
我能想象到贾玲台下一本正经的样子,比如戴着墨镜穿得很贵气的指点剧本,导演?我亲自导?不可能的,我封神了。但我可以扶持“小辈”们继续,因为牌子已经打出来了,我干嘛要亲自上?那么张小斐有福了,没准第二个高票房女导演也会接着诞生,这可不是我信口开河,能抓住女性心态的恰恰是一直嘻嘻哈哈内心细腻的人。
喜剧、女性、情感。这几点都符合贾玲和她团队的要求。
资本力量也是一直追着风向走的,开心麻花不会疲软,但有缺口,这个缺口让“贾导”赶上了,那大碗娱乐的下一个项目自然就会成为资本争相介入的目标。钱?不在乎,贾导说什么都是对的,因为票房放在那里,我们认的是票房。所以贾导以后要受累了……
那么有了那么多资本之后呢?光靠原有的班子能撑得起台面吗?这估计会是贾玲后面心里要嘀咕的,不再搞个几十亿出来心里会觉得“不能就这样算了!”
前几天看网上有个“也许有可能”的消息,人家把贾玲后面的动作都想好了,找刘德华拍一部《不瘦身男女》,还说“这种题材很贴近贾玲生活”……
严肃点,要是我,我就不会给贾玲这样安排。
我更愿意在贾玲的下一部电影里演一个角色,兄妹?父女?夫妻?都没关系,“贾胖”谭胖站一起更有喜感。我这不算是跟着一起捧影坛“新贵”,而是觉得,连带加上跟我合作在内的这无数种可能,都足够贾玲在未来两年内消化干净。
因为这么好的收获,换你你也懵。

02 小圈子,大门道

一个成熟的电影行业,不仅仅是有成熟的商业分成模式,更重要的,是有成熟的电影工业基础。
这个所谓成熟的工业基础,可以轻松支撑起有好故事、有好执行力、有好审美的人拍出好片子,而不是说电影拍摄资源局限于几个小圈子、几个大佬,其他人无法染指。
就像古人说的一样:水浅无大鱼,林疏无巨兽。
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有这样的成就,有人开始讲女性导演如何如何。的确,我前面也说过,贾玲是个女的,“女汉子”也是女的。
但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
中国电影已经可以明确地说,并不在局限于几个小圈子了。
沈腾、贾玲这些人原本的活动圈子,是话剧界、相声界。然后他们去做喜剧,搞综艺,演小品。然后将他们的成熟作品,进行精心调整以后,拍成电影,这已经不是港圈京圈之类传统的圈子了。
当然,这不是说没有小圈子。甚至还要说,小圈子还是主要的。只不过如今的中国电影,多少有那么一点圈子外面的力量,这是一个令人喜悦的开始,只不过也仅仅是个开始,还得要继续看以后的表现。
这个开始也并不是从贾玲开始的,从前些年吴京的异军突起,《战狼》和《流浪地球》的两次大放异彩,以及更早之前以小成本电影露面的宁浩、黄渤、徐峥,其实都在反映这个现象。
我在看球的时候也经常想,中国足球不行,莫非是因为观众水平太差?
仔细想想,应该不是的。
中国影视不行,就是拍电影的人不行。
有的人有能力拍出好电影,但是他们从资本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来的能力不行;有的人有能力搞定资本,但是他们拍不出三观正常让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于是最终整个影视行业拿出来的作品不行。
这两年总算有行的了,于是大家用钱投票。
《战狼2》的56亿会把人锤懵,吴京估计到现在还在愁怎么走下一步,因为巅峰过后就是下坡路。目前来看,贾玲出道就是巅峰,这换个人铁定受不了,谁都一样。
比如你一个卖保健品的突然出来拍一部电影一下拿了几十亿票房你也受不了。而现在《你好,李焕英》50亿+已经是大几率的事情,搞不好还能挤进影史前三的位置,这种名利刺激,足够她花很长时间沉淀。
但这也说明整个电影行业的风向在好转,谁在骗钱?谁在搞资本炒作?流量还有没有用?谁在真诚做作品,观众心里越来越清晰。

结语

作为处女作,这种高度也会拉高所有人对贾玲的期待,甚至包括她本人。
不过我比较喜欢贾玲的是她没有迎合这个时代有些病态的要求,比如瘦、比如搞资本,而是用心。无论从她的小品还是电影里看,她都很用心。
贾玲的“意外”成功是她个人的成功,也是本土喜剧的成功,简称双赢。
中国电影市场的观众用钱投票,讲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
我们就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三观很正而且很美的电影。
因此,无论贾玲后续要干什么,起码她不会再回去说相声了。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