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不配叫千古一帝?李斯石刻:三句话证实始皇功盖千古!
明朝人李贽在《藏书·世纪列传总目》中,记载“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这是千古一帝四个字最初由来。一直以来,人们都将秦始皇与千古一帝相提并论,这是对秦始皇功绩的肯定和褒奖。
然而,有学者却公开指出“千古一帝唯康熙”,与认为唐太宗、汉武帝、宋太祖等人并列千古一帝的观点不同,这就相当于说秦始皇不配叫千古一帝。那么,秦始皇到底配不配叫千古一帝呢?其实,李斯石刻中的三句话,足以证明始皇功盖千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为了证明自己功盖三皇五帝,所以就取三皇中的“皇”,五帝中的“帝”,合并而称“皇帝”。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修直道、建长城、郡县制等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焚书坑儒等恶政。可以说,秦始皇政策中,有好有坏,但于中国有功的一面居多,尤其是这三个方面。
一,第一次实现中央权威统治。夏商周时期,中国主要还是松散统治,天子诸侯并列,导致战争不断,但秦始皇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秦始皇还一手软一手硬,软的是始皇巡游天下,就是示好关东六国,硬的是书同文等政策。
二,推出大量原创性制度政策。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历史上没有案例可循,大量制度政策只能原创。然而,就是这些政策,却影响了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成为后世王朝的基本框架。后世所谓的“千古一帝”中,有谁能做到这一点呢?
三,奠定了后世中国核心领土。秦始皇打下的领土,基本就是后世王朝最核心的领土,无论边疆如何变动,但最核心部分基本上一直保持稳定。且,任何一个王朝,如果没有基本统一这一核心领土,那么就算不得大一统王朝。占领南宋之前,蒙元地域庞大,却依然是地方政权。
然而,秦始皇的伟大之处,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李斯石刻中更有秦始皇内心的志向和理想,比如以下三句话。
所谓李斯石刻,其实就是秦刻石。秦二世胡亥登基后,也曾巡游天下,“二世元年,东行郡县,到碣石,至会稽,而尽刻始皇刻石”,担心后世忘了秦始皇巡游各地的目的,于是就命令李斯刻石纪念,所以又可以称之为李斯石刻,一共有七处。
此后,李斯以秦统一全国后通行的秦文(秦篆体)篆写,其用笔劲秀圆健,结构严谨,为秦篆的代表作,既是秦统一文字的标准和历史见证,又是传世书法篆刻艺术的瑰宝。
在李斯刻石的内容中,有三句话后世皇帝几乎永远也做不到。
1921年,山东胶南出土了秦代石碑——“琅琊刻石”(见上图),上面记载的文字令人动容,秦始皇真的很伟大,不容被小人污蔑。
在琅琊刻石中,有一句话反映出秦始皇的大志向,“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尤其是“天下和平”这四个字,不是希望天下和平,保住嬴氏江山,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前,和平从来只是一个昂贵且不现实的奢望,尤其春秋战国时期,可谓是每年都在打仗,百姓死伤无数,天下没有安宁之日。
因此,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就希望天下从此和平,所谓琅琊刻石中的“黔首安宁,不用兵革”。
后世皇帝希望的和平,是希望天下无人造反、保住自家的统治,而秦始皇的和平,却是怜悯天下的大胸怀。
除了琅琊石刻,其他石刻中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比如这两句话:一是驿山石刻中的“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二是东观石刻中的“甾害绝息,永偃戎兵”。
这些刻石内容,都反应出秦始皇想要以一时的辛苦,换来万世和平,所以秦始皇统一之后,南征北战,以及修长城,就是希望为后世打下一片太平,让后人过上和平的日子。
比如对匈奴,秦始皇发现以匈奴难以灭绝时,就开始修建长城,保护天下黎民百姓。后世康熙等人讥讽长城无用,但反过来思考一下:如果没有长城,中国会怎么样?其实,印度就是一个实例,之所以一直被外族成功入侵,就是因为缺少一道长城。可以说,在强大时,长城用处固然不大,但在实力衰弱时,长城却可以有效防范外敌入侵。
无论秦始皇推行的政策举措,还是秦始皇的胸怀志向,尤其是秦刻石中的这三句话,都不是后世皇帝能够媲美,足以证实“千古一帝唯始皇”!至于“千古一帝唯康熙”,只能算一句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