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土壤调理剂,你造吗?!
嘉宾有话说
土壤调理剂
中科院泥炭研究所所长 孟宪民
泥炭概念
泥炭是死亡植物残体在积水还原环境下未完全分解而转化积累的有机堆积物,是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石墨演替序列中的第一阶段。根据造炭植物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泥炭划分为草本泥炭、藓类泥炭和木本泥炭三大类型;根据发育阶段和水源补给方式,划分为低位泥炭、中位泥炭、高位泥炭三大类型;根据泥炭营养补给方式,划分为富营养泥炭、中营养泥炭、贫营养泥炭三大类型。
泥炭引进必要性
一是我国泥炭总量不足,我国泥炭总储量46亿吨,其中50%不具备开采条件,相对我国巨大人口和土地面积,泥炭资源总量稀缺。二是品种单一,我国泥炭99%属于草本泥炭,适合制备土壤调理剂和功能肥料原料,但缺乏高有机质、高纤维、高腐殖酸的藓类泥炭和木本泥炭。三是资源供应充足,全球泥炭总产量近亿立方米,能源泥炭需求不断下降,迫切需要寻找新兴市场,以释放巨大产能。泥炭开发与湿地保护并行不悖,并不冲突。四是市场成长快速,近两年来泥炭输入以每年28-59%的速度递增,说明市场需求开始进入井喷期。
泥炭引进的意义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泥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生态环境材料(3.1.9)和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7.3.1)。加快培育和促进泥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突出泥炭优势和特色,打造泥炭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集聚区和泥炭产业集群,有利于充分发挥泥炭产业创新优势,集聚各类要素资源,形成泥炭创新增长极,推进泥炭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形成,有利于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提升全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治理退化环境,重建健康土壤。以泥炭为有机物料源,根据目标土壤存在的障碍因素、种植作物的营养需求与目标产量,科学配加各种无机营养和其它功能物料,通过特定工艺过程,制备成有机无机结合、长效速效结合、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结合、营养成份和功能成份结合、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结合的土壤调理剂或功能肥料,可以实现泥炭资源高效利用,打造水体洁净、空气清新、土壤安全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效平衡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关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
驱动科技创新,提供优质供给。泥炭和泥炭产品知识技术密集,产品绿色健康,经济效益显著,环境负累小,辐射带动力强。以规模化工厂化温室为基础,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基质育苗、基质栽培、土壤修复、功能肥料等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市场”的现代泥炭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可以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促进要素跨境流动,推动对外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平台优势,推动沿线国家泥炭产业要素自由流动、泥炭资源高效配置和泥炭市场深度融合,开展全产业链、高水平、深层次的泥炭产业合作,为沿线国家、特别是中国现代农业和环境修复服务;可以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装备、认证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弯道超车,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在一带一路的中亚、东南亚等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整合资源、技术和投资,实行泥炭产业跨国经营,构建国际先进、地区领先的泥炭产业集团,推进中国泥炭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不断强化我国泥炭产业对全球和沿线泥炭产业合作进程的主导性影响,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策协调、产业融合、资源共享的利益、责任和命运共同体。
本文作者:及美芳,制作:及美芳,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微信公众号:北方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