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 || 孙渡阳坊前杨:竹溪河畔大夫第
从新城区孺子学校门前雷焕路走过,一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晚上更是路灯高悬,彻夜通明,俨然是一派城市气象。要不是知情人介绍,哪里知道这里曾经是溪水清清、炊烟袅袅的田园村舍呢?
阳坊社区居委会位于孺子学校旁的阳坊花园临街门面,下辖着清丰山溪北岸的前杨、后杨、溪上、余熊、邓家、左家、罗家、大罗家、周家等自然村。据老人介绍,在早些年,这一带原有一条蜿蜒流经的溪水,名叫竹溪。竹溪东通富水,西连丰水,沿溪一带风光秀丽,景色怡人,村民可通过竹溪经丰水或富水进入赣江。因此,竹溪一带的很多村庄都喜欢在村名前冠上“竹溪”二字,既显示村庄地理位置,也表达了对山水人文的敬慕与热爱。后世有人根据杨坊的山水风光,写成《杨坊竹溪十景诗》,其“竹溪鱼钓”诗云:
业守丝纶老钓徒,竹溪一棹胜江湖。
垂竿钩动波心月,鼓袣惊飞水面凫。
村树沉烟人自静,邻船乞火客相呼。
归来不计鱼多少,月在天边酒在壶。
真是好一个“归来不计鱼多少,月在天边酒在壶”!北宋治平元年(1064),有一位名叫杨明宗的饱学之士,从吉州(今吉安)游学至丰城,入赘到丰城城郊垾上(即今河洲鸭嘴垱外江村)一位江姓人家,并在此定居。这位杨明宗也是有“关西夫子杨伯起”之称的东汉名臣杨震的后裔。杨震十七世孙杨均迁至临江(今樟树市),二十四世孙杨晖因剿黄巢有功,唐昭宗时封为端公御史(侍御史),后来弃职避乱徙居吉州。杨明宗是杨震的三十一世裔孙。五年之后的熙宁二年(1069),杨明宗住宅遭“祝融之厄”(火灾),不得已迁到邻近的竹溪杨坊,开基定居,成为杨坊开基鼻祖。之后的数百年间,杨坊宗族繁衍日盛,先后析分出前杨、后杨、溪上、榨下等村支,“虽村分四壤,而其本源实自一也”。人们平常见到相同的姓氏,都会开玩笑说“五百年前是一家”,说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
从杨明宗在杨坊开基之后,杨姓族裔以“端心术、详教法、崇孝敬、敦礼义”等条规作为家训,世世代代诗礼传家,孝亲敬友,代生贤哲,“不坠衣冠文物之风光”,在丰城南郊的这片土地上经营出一片宁静祥和的乐土,出现了众多通过科举走出家门、走向仕途的杨姓才俊。据村民介绍,在他们的记忆里,村里有二十几副旗杆石,散布于村庄的各个角落。旗杆石是科举及第的象征,也就是说杨坊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通过科举出仕为宦的英才,可谓簪缨奕世、科甲蝉联,在“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科举时代,该是怎样的令人仰慕!
到明代,杨姓一门在科举上达到鼎盛,其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被封为朝议大夫的杨春。杨春(1423-1485),字时和,号竹轩,前杨村人。据《朝议大夫竹轩杨先生墓志铭》载,杨春“少英敏,迥异群儿”,“年未及冠即通诗易、博古今,每析一义不究其极不止,为文博大昌明,有风行水涌之势。”他的父亲杨洲海一直郁郁不得志,正统九年(1444),杨州海怀着惆怅的心情带着杨春去云南游学。杨春本来文学功底就很深,到云南之后就参加了童子试,次年拜在云南李姓督学门下,“文名愈噪,揣摩愈工”。景泰四年(1453),杨春参加云南乡试,考得第一名。之后因怀念家乡,就和父亲一起回到了丰城老家。几年后,杨春被任命为广东海北提举司提举,没多久升任浙江盐运司,在任时“律己端方,治民宽恕”,官声很好,朝廷赠其朝议大夫(四品文官)。据说宪宗皇帝曾亲自敕书恩荣匾旗“大夫第”,赐旗杆一副,族人据此兴建大夫第牌坊,前杨村从此有了个“大夫第”的别名。杨春一生著述颇丰,有《竹轩诗集》、《竹轩文集》、《家训二卷》、《邑禀黄海传》等行世。
清代以后,前杨族裔继续在文学科举上领跑周边村庄,文人仕子不胜枚举。杨顼(1667-1710)号悦溪,前杨村人,生于清康熙六年(1667),恩诏翰林院泽生,后诰封州司马。杨顼为人处事圆融浑厚,工于著述,著有《冰心自律》、《课子诗书》,但科考却并不顺畅,屡考未售,很多人嘲笑他是“巾帼丈夫”,最后英年早逝,殁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终年43岁。他的儿子杨智彦也很有出息,杨智彦儒生出身,候选州同,雍正十三年授儒林郎(从六品)。
杨暄(1832-?)谱名勉导,字伯培,前杨村人,生于道光十二年(1832),四岁时丧父,同治九年(1870)中江西省乡试第89名举人,任抚州府临川县儒学正堂。光绪三年(1877),大挑二等(大挑就是以貌取材,让举人出身的仕子有更宽的出路,每六年举办一次。二等者可以出任教职),拣选知县,任吉安府安福训导、知县。难能可贵的是,在杨暄后裔家中,还保存着一张杨暄身着官服的彩色画像。
走在前杨村,道路宽阔而整齐。老旧的房屋已然失去了它往日的光泽,在越来越高大的楼房挤压下,显得逼仄而委琐。曾经幽静的青石板巷道铺上了厚厚的水泥,再也找不回昔日摇扇纳凉、追逐嬉戏的逍遥时光。前杨和后杨一港之隔,鸡犬相闻,声气相投,平时各自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重要的节庆或祭祀活动,却还会聚在一起,在前杨老居开祠议事,彰显出血脉亲情。前杨老居村口有一幢两进的杨氏祠堂,“杨氏祠堂”的上方镶嵌着“大夫第”的匾额,表达着村民对历史文化的集体记忆。
(资料来源:杨坊《杨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