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教我们识人术:如果一个人说话有这种特点,人品绝对差不了

近些年,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传统文化正在复兴。但文化层面的精髓跟技术不一样,脑瓜子聪明的人学某种技术,只要啃透了书本,再加以实践,肯定能精通。但文化上的一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别的不说,孔子的思想就是这样。孔子生前门徒三千,更有“七十二贤”和“十哲”,实际上,继承孔子衣钵的几个大弟子各有所得,对孔子思想的领悟也有偏差,各执一词,甚至还为此争论。

连孔子的亲传弟子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后人研究孔子思想,只能从《论语》、《孔丛子》等典籍中琢磨他说过的话,又能领悟多少。后世为《论语》等典籍作注的学者,个人理解也各有偏差,所以《论语》里有不少争议点。

当然,疑点归疑点,总的来说《论语》的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至少我们能看到孔子思想的大致轮廓。

言归正传。自古以来,识人是个老大难。即使贤明睿智如孔子,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孔子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宰予能言善辩,起初被孔子看重,但他后来在齐国卷入一场叛乱而死,孔子深以为耻;而澹[tán]台灭明(子羽)容貌丑陋,孔子一开始对他印象很差,“以为材薄”,谁知澹[tán]台灭明的才干和德行非常出众,后成为一代教育家。

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察其言,观其行,正所谓“日久见人心”,时间短了还不行。孔子提出,大家都说某人好,或者都厌恶他,证明不了什么,如果“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那这个人错不了。

《论语·颜渊篇第三》,孔子弟子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rèn)……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讱”字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里解作“顿也”,“顿之言钝”,在孔子的这句话里可以理解为“难”,说白了,就是说话很谨慎,不乱发言。孔子认为,讲话谨慎是仁者的特征之一。

我们先看看古代学者是如何理解孔子这句话的。明朝人冯从吾在《少墟集》里解释比较浅显易懂:“其言也讱,所以养徳也,而常默,元气不伤,在其中矣。”就是说,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人,一个外在特征是沉默寡言。

宋代《论语全解》讲得比较细致,认为孔子那样说是因人施教。司马牛提问之前,先是颜渊和仲弓(冉雍)问仁,仁很难用一句话概括,所以孔子回答他们的都是“仁”的外在表现。由于司马牛话多,脾气急躁,孔子才说“仁者其言也讱”,并告诉他,这很难做到,希望司马牛的毛病能改一改。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里说,“仁者常存此心,所以(言语)难其出。不仁者已不识痛痒,得说便说(想说什么说什么),如人梦寐中谵语,岂复知是非善恶”,“察其言,便可知其本心之存与不存。”

总之,“言也讱”和“讷于言”意思差不多。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言谨慎体现的不仅是一个人自身的修养,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纠纷。

当然,不能光凭沉默寡言就断定一个人符合孔子的论断。进一步讲,某人在某种场合中出言谨慎,可能有几种原因。比如,对别人谈论的话题缺乏了解,是不便插嘴的;或者明知某人讲得不对,但彼此交情好,不便当场出言反驳;也许是闲谈中领导讲错话,下属不敢反驳。

所以,还要看一个人在某种场合下说话时言辞是否得体,态度是否诚恳。如果人家话不多,语气不卑不亢,讲得有理有据,那就差不多了,人品肯定差不了。

如果我们认识这样一个朋友,话不多,你在人多的场合说错话,他没吭声,但私底下纠正你,或者委婉指出你的缺点,那绝对是真正的朋友。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论语》、《朱子语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