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教育思想研究专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顾明远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思想研究
编者按:顾明远是我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家,曾多年担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及《中国教育学刊》主编。从教70年以来,他的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各个领域,涵盖教育的各个阶段,触及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方方面面。同时,他多次参与了教育法律的修订工作和教育方针、政策、发展规划的咨询工作,为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本组文章共四篇,分别论述了顾明远关于教育制度与宏观决策的思想、关于学校领导与管理的思想、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思想,以及关于未来教育的思想。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顾明远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郭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70年的教育生涯中,顾明远见证、参与、推动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他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的见解,来自对他所处时代课程教学实践问题的认识,又来自于他“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作为比较教育大家的国际视野,因而既有强的实践针对性,又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局限的启示性。
一、基础教育要打好学生终身发展的“三个基础”
顾明远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思考与研究始终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将其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又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来思考“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顾明远认为,全面发展在基础教育的具体表现,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1992年,顾明远就提出了基础教育要打好“三个基础”。此后将“三个基础”确定为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能够走入社会的基础。这“三个基础”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主动回应,是对基础教育教学任务传统提法的提升和转化。教学任务的传统提法也有三项,即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身心获得一定发展,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获得发展。传统提法虽然全面,但相对静态、抽象,没有将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建立起动态关联,尤其未能体现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顾明远的“三个基础”,提出了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个人所应具有的基础品格、基础素养,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了起来,将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了起来。
近年来,一些国家、地区和世界组织纷纷提出面向21世纪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我国也有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些研究所提出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虽各有不同,但都强调以学生的品格和能力来应对剧变时代的挑战,与顾明远20世纪 90年代初提出来的“三个基础”的思路高度一致。相比之下,“三个基础”高度包容、简明扼要,将个人与社会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既是个人成长的物质基础、精神文化基础、面向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国家、人类社会走向未来的基础。
首先要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在这一时期打好身心健康的基础。身心健康的基础,是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其他两个基础的可能。其次要打好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成为回应快速发展时代的世界教育潮流。以下观点成为共识: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不仅包括知识的、能力的、态度的、习惯的基础,更包括离开学校后能够独立学习的判断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因此,顾明远对终身教育的主张,特别强调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来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他主张学生在学懂学通学校规定的内容以外,还要学会自己到图书馆检索、自己看书、自己判断和处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主张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 将学习看作是目的本身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最后要打好走入社会的基础。顾明远强调:“除了必须有谋生的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作为社会公民的意识:有对社会的责任感;有对他人的正确态度,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和他人友好相处;懂得环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能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有就业的意识,准备为社会的进步、祖国的繁荣作贡献。”“走入社会的基础”,要处理的是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既要有理解他人的意愿与能力,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个意义上,学生就摆脱了抽象、偶然个体的小情小爱,而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员,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走入社会的基础”,既是独立的,又是前两个基础的统一体现,或者说是前两个基础的最终目的,即走入社会,为人类进步作贡献,这既是个人价值的最高体现,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
这 “三个基础”是为了面向未来而扎根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顾明远就论述了以未来眼光来看待当下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要面向未来。……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本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就应该着眼于未来。”因此,“要用面向未来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才的培养问题。不能只看到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和规格要求,还要看到社会在未来发展阶段对人才的要求,看到人的潜在能力和他将来的发展”。“三个基础”就是以未来的眼光,从当下出发,打好能够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基础。
二、课程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课程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顾明远认为:“每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结构、课程类型及学生修习课程的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顾明远既强调课程对学生共同基础的培养,又强调共同基础上学生的自主选择,呼吁学校要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合理的课程支持,呼吁建设多样丰富的课程,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首先,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留有空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着对共同基础与个体差异、国家意志与个人需要、基础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等关系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就是逐渐认识到选修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与价值,重新确立了选修课在课程结构中应有的地位,实现了课程的分类、分层和可选择。
但是,相当长时间里,我国强调共同课程而缺少满足个性需要的课程,只有必修课而不设选修课。2001年以前,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1990年以前,甚至国家统一的教学计划(即现在的“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下同)中也并未设置选修课。1992年以后,国家的统一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少量的选修课,但很少有学校将计划变成现实,选修课形同虚设。顾明远1980年就主张教学计划要有灵活性,呼吁学校开设选修课。主张学生在必修课学习以外,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学选修课程。主张课程在共同基础之上要有个性化选择的空间。他主张通过降低必修课的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懂学会,从而保证有余力的学生就可以选学自己喜爱的学科,使各种杰出创新人才能够涌现。顾明远还引介国外的经验,提出可以设立不同层次的必修课,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这种将必修课分层的形式,使必修课也有了选修的意义,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其次,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途径。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同样是现代课程论的重要主题。活动课程还是学科课程,一度是划分教育理论流派的重要风向标。顾明远不是从理论出发、学说出发,而是从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来看待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体现着强烈的实践关怀和辩证思想。
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相当长时间内是单一的学科课程结构,活动课程难见踪影,学生个人的活动、经验被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激发、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顾明远极为重视学生个人的主动活动,主张“学生成长在活动中”。什么是“活动”?“活动既指学校课堂上的活动,也指在家庭中的活动、课外活动。总之,是指儿童参与的一切活动。儿童成长在活动中,是指儿童依靠自己的活动成长,外在的一切教育影响只是儿童成长的条件。”强调学生的活动,其核心旨趣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己的主动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实践、创造。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除了课堂上的活动,其他一切学生参与的活动也都要认真设计、考虑,让它们成为自觉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20世纪80年代时还没有活动课程的提法。那时,顾明远强调课外活动无可替代性,呼吁学校要把课外活动摆到和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把课外活动看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于活动课程,顾明远特别看重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认为是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的重要途径。他强调要设置实践性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顾明远关注研究性学习、赞赏研学旅行的价值。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好的方式,认为研学旅行活动有意义,可以让学生走出学校,增进学识、锤炼意志。
顾明远强调活动课程的意义,但从来没有贬低学科课程的地位与价值,而且认为在学校中学科课程总是占优势的,是主要的。也就是说,他把活动课程看作是学校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但在课程结构的比例上,他依然认为学科课程应该是主要的。在谈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在教学实践的具体形态时,他认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不是决然分开的,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最后,重视基础知识的创新价值。关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基础知识与创新实践的关系,是现代课程教学的另一对重要矛盾。早先人们抽象地认为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苏联学者赞科夫通过实验证明能力发展与知识掌握之间存在着“剪刀差”,必须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力的一般发展(主要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为主),提出“理论知识占主导地位”“理解学习过程”等教学原则,将知识与能力(智力)的关系具体化了。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尤其是随着我国2001年启动的新课改对“过分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的批判,“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似乎成为普遍的认识。 那么,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在学校中居于何种地位,它与能力发展究竟是什么关系?
顾明远的回答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辩证性。20世纪80年代早期,顾明远就强调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基础知识的特点和功能角度,论证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基础知识是教学内容中相对稳定的、不易老化的部分。基础知识学得扎实,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90年代初,他进一步从当今时代迅猛发展的特点来强调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学校教育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知识教给学生,重要的是把最基本的最先进的知识教给他们。” 在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更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教育。基础知识不扎实,难以适应今后科技发展的变化。
顾明远从知识与创新的关系进一步论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而且只有创新才能体现出知识的价值。也就是说,知识的价值是为了创造、创新而非用来“储藏”,充分体现了顾明远对教育实践的前瞻性、敏感性以及思想的新锐性。他说:“如果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不去与实际相联系,不去进一步思考,这种知识是死的知识,没有生命力的知识。”只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分析、思考、解决实践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过来也同样:“创新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
三、教学要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顾明远始终站在“孩子的视角”“以学生为主体”来探讨教学问题。
首先,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顾明远的教育信条之一。他认为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是好的教学的前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表现之一,就是承认孩子的独特之处,因材施教,春风化雨,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成长,他主张“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健康成长”。
因材施教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但在集体教学的背景下,因材施教只能作为理念而难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20世纪80年代初,顾明远就呼吁“改变用一个模式来培养人才的传统做法,要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对各个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把每一个人的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当然,因材施教不能仅停留于理念,还必须有具体的教学措施。“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和花朵一样,是需要精心培育和浇灌的。”“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生是有差异的,天质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因材施教就是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涌现出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如选课走班、选班上课等措施,都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其次,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20世纪倡导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学生是主体”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中讲道:“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地受教育,但他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了……他是依靠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的。这样,他便成了他所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与世界范围内的先进教育理念同步,顾明远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观念。顾明远认为,学生是主体,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 。
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顾明远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主动建构,他说:“经过大脑的加工,真正理解老师讲授的知识,……真正建构了自己的概念,遇到相似的问题能够迁移,能够举一反三。”
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习,就要让学生以活的方式学到活的知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以活的方式学习活的知识呢?顾明远指出:“应该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怎样流过来的,还将流到哪里去。也就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思考知识未来的发展……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建构和理解的方式而非简单记忆的方式来学习,要让学生像科学的发现和发明那样,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质疑、提问。而这样的学习,是需要有思考的空间和自由的。具体来说,“教学不应是把现存的结论教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寻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起因,探讨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当然这种探索不是让学生盲目重复科学发现的过程,而是在教师引导之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 。
教会学生学习,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与尊重,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的活动中得到主动的发展,是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教会学生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更加重视教师的作用,将教师的作用真正定位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发展上。 “老师不能只抱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要研究学生、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的职业永远不会消失,只是角色在起变化,由知识的载体,学术的权威,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习的伙伴。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智慧的启迪者,情操的陶冶者。”同时,在教学中要以启发式教学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学生积极思维,提出疑问,寻求答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为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最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顾明远说:“对小学生来讲,培养远大的理想是必要的,但他们还不大能理解理想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动机就是十分重要的事。”但是,教学实践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本应生动有趣、愉悦快乐的学习变得痛苦难熬,学习不是学生内心的愿望而变成一种强制的任务。如何解决这一实践难题呢?顾明远倡导愉快教育。他认为,愉快教育的实质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顾明远所说的愉快教育,并非嬉嬉耍耍,轻松快乐,毫无压力,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压力变为动力,达到自觉地刻苦学习的目的。“快乐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而非一种教育模式……快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也就是快乐地学习。”
顾明远提议“取消奥数”的根本,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愉快地学习、成长。顾明远认为:并不是奥数不好,而是人人学奥数不好,成为升学的敲门砖、成为每个孩子的压力不好,过度教育不好,拔苗助长不好。因此,要特别强调学校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渠道作用,把学校应做的工作做好。学校和教师应该研究课堂教学的规律,真正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顾明远说:“学校教育改革要下大力量改进课堂教学,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什么是好的课堂?好的课堂是学生以主体的方式从事主体活动的课堂,不是看起来热闹的、形式主义的“假主体”活动,是“能够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能够感受学习的愉悦。
顾明远的课程与教学思想,是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思想,是奠定学生有终身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思想,是帮助学生健康地走向美好未来的思想。它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中国教育实践问题解决为旨归,总结历史经验、把握世界教育发展未来趋势,体现了中国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现代人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