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临终的遗言:被误解千年的“迷信”,后人会因它大放光彩
说起《易经》它完成于6500年前。虽然流传至今,但很多人对此心存疑虑。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封建迷信的产物。但实际上,它是一本研究天、地、人的变化的书。
《周易》的内容包罗万象,极其丰富。不管是谁,他都能得到他需要的智慧和答案。
1990年11月26日,在北京友谊医院,一位垂死的老人在床上留下了最后一句话:
“中国将在未来闪耀。关注《周易》不会错。”这位老人是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先生。
这句话就是他对后人的告诫。
这个老人就是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先生。这些话就是他对后人的告诫。周易是一部很棒的书,很难读懂。很多人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到困惑。最早以卜书形式出现的《周易》,使其摆脱了秦始皇焚书的灾难。
作为一部推测命运、命运和不幸的方士之书,《周易》无疑含有迷信的成分,但它已不止一次被各界人士确认为超级科学。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指出:“《易经》是纯科学的精髓。”当代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学森说:“易经是科学的经典。”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易经杂谈》中说:“其实八卦代表最高的智慧。所以有人说《周易》是经典之作,是哲学之作,是智慧之智。
一九三○年一月,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那时,27岁的刘子华,在法国工作和学习,并不依赖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太阳系第十颗行星。
他发现太阳系中的恒星和八卦的位置相一致。在《八卦宇宙论与近代天文》一文中,刘子华将这一预言写到法国巴黎大学。938年,刘子华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众所周知,《易经》、《老子》、《庄子》作为中国古来的三玄之学,高深莫测,其中以易经最为争议,是经典中的经典。孔子说《周易》讲的是天地之道,也就是说《周易》讲的是天地之间的规矩。天人合一研究。
《易经》这部千年的经典,回答了“人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这类古老的哲学问题,吻合了人们潜意识想渲泄的忧惧与想望,提供了解决吉凶祸福、贵贱穷达等切身问题的办法。
有3000年历史的经典《易经》,解答“人从何而来,欲往何处去”等古老哲学问题,符合人们潜意识中的恐惧和期待,为个人的福、祸、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财富高低。
有人说古人的文言文晦涩难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这本白话文版本的《图解易经》推荐给大家,这个版本不仅完整完整将原版的内容收录进去,还将那些深奥的语言,用白话文讲解,通俗易懂。
把生活中的事例结合起来,更能让人沉浸其中,对于生活中的许多困惑也就豁然开朗。重要的是可以把内在的智慧真正应用到生活中。
这个易经只有56元,却可以让你终身受益!选择下面的商品卡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