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陆地诗词》(193)咏雁门关(书法舞蹈版)


咏雁门关

陆地

青霜白草近黄昏,

胡马追风过雁门。

千载功名尘与土,

今朝谁忆李将军?

Ode to Wild Geese Gate

By Lu Di

Tr. Zhao Yanchun

Hoarfrost on grass at dusk at this hour late,
The Hun horses chase wind thro' Wild Geese Gate.
Lo, those who fought for merits, dust or clay!
Who remembers General Lee today?

【注释】

■ 青霜白草近黄昏,胡马追风过雁门。

起句和承句用“青霜”、“白草”两个意象与“近黄昏”的时间结点和几种色彩,勾勒了“天下第一关”——雁门关周边的地理气候和胡汉交界的特殊环境,动静结合,一股辽阔、壮美与苍凉的画面感扑面而来。

■ 千载功名尘与土,今朝谁忆李将军?

转句寥寥七字,带过了持续两千年的雁门关“内边”之战。千载百将,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民族融合、疆域扩展的进程中,尘归尘,土归土,是非是,非亦非,仅留下一段段传奇的故事,留与后人说。

合句则叩问:时至今日,还有谁会忆起曾经功勋卓著,令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李广呢?汉武帝时代的“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

【延伸阅读】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雁门关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恒山沿代县北境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

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5033米,墙高6-8米,每隔120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雁门关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汉武帝时期,匈奴不断南犯。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下诏发卒整修雁门关。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和亲的。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 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全军覆没。

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

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国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

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中文朗诵:赵立坤

英文朗诵:邬建军

诗文书法:耿士鹏

图文统筹:惠东坡教授

舞蹈支持:学堂乐歌 湖光塔影

舞蹈总监:李淼

舞者:李佳欣

拍摄制作:李可欣

图文编辑:恬心

技术支持:圆角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