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舞猴戏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耍猴人的公众号文章,心里有些感触。街头耍猴子,在我们这叫做“舞猴戏”。我小的时候在惠州的街边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长大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直到2016年的夏天,我去了一趟宁夏,在银川的街头偶然再次看到舞猴戏,一下子把我带入了童年。
银川南门广场(本辑图片摄于2016年7月)
在银川看到舞猴戏的地方叫南门广场,南门叫“南熏门”,建得有点像北京天安门,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做“小天安门”。耍猴人带着两大一小共三只猴子,他说它们是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儿子,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剧情需要?听耍猴人的口音,像是河南人。
其实也没有过多的表演,只是打球,但打球并不是主要的,而是训练猴子故意不听主人的话,造成一种滑稽的效果,逗引观众笑。表演打球,主人说:“想打球的举手!”都不肯举手。主人说:“想吃香蕉的举手!”猴爸爸马上举手,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主人假装恼火了:“叫你干活不举手,叫你吃又那么积极!”于是轻轻打了猴爸爸一巴掌,猴爸爸也回敬了一巴掌给他。主人打它两巴掌,它回敬两巴掌;打五巴掌,又回敬五巴掌;打十巴掌,回敬了十巴掌,居然没有数错。主人假装更气愤了,说:“打你还敢还手?”就去揪猴子的耳朵,猴子不示弱,抓回他的鼻子,旁边的小猴子跑过去帮大猴子的忙。主人要教训小猴子,按住它假装用鞭子打,猴妈妈跑过去拉住绳子,猴爸爸跳过去抓了主人的帽子扔掉。打球了,叫一个猴子举起球框,让另外一个猴子投篮,但举球框的猴子等主人一转身,就把球框倒过来扣在地上,主人一转身望过去,它又马上把球框转正过来。这些搞笑的表演,惹得观众笑声不断。
街头舞猴戏
观众围了一大圈,也有不少给钱的,大多数给一两元。猴子跑过去拿了钱给主人,又跑回去跟给钱的观众握手。我难得一看,看了好一会,拍了一些照片,离开之前给了耍猴人10元钱。
舞猴戏,现在是越来越少见了,可以说它是童年的回忆。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行业已经式微了。我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说到:新野的耍猴人(耍猴人大多出自河南新野县),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三四千人,如今减少到不足200人。锐减的原因,我想一是舞猴戏辛苦,也赚不到什么钱,没多少人愿意干了;二是现在大众的娱乐活动多了,看舞猴戏的观众也少了;三是猴子作为野生动物受到保护,舞猴戏办理证件麻烦,也影响了这个行当。
在网上看到,新野猴戏已于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没有多少前景的“非遗”,地位有些尴尬。
打球了,主人叫“想打球的举手?”,都不肯举手
主人说“想吃香蕉的举手!”,猴爸爸马上举手
主人假装恼火了:“叫你干活不举手,叫你吃又那么积极!”于是打了猴爸爸一巴掌,猴爸爸也回敬了一巴掌给他
主人假装更气愤了,说“打你还敢还手?”就去揪猴子的耳朵,猴子不示弱,抓回他的鼻子
旁边的小猴子跑过去帮忙
主人要教训小猴子,按住他假装用鞭子打,猴妈妈跑过去拉住绳子
猴爸爸跳过去抓了主人的帽子扔掉
打球了,接住
叫一个猴子举起球筐,让另一个猴子投篮
等主人一转身,它就把球筐倒过来扣在地上,主人一转头望过去,它马上又把球筐转正
翻跟斗
观众给钱,猴子过去接了交给主人,主人说“握手”,它就跑回去跟给钱的观众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