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忆八十年代单位评职称闹剧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部分地区都上演了评职称的闹剧,后来由于太多的没水平的企业领导参与评审,变成了席卷全国企业评职称丑剧,原因之一是经历了十年的文革和新长征的十年,已经二十年多年没有评职称了,大家都想挤进这班车,造就了一个古今奇观,没有技术员职称的大厂厂长直接评高工,没有参加通过过一次考试讲不出十本经济书籍名字的经理评经济师,不懂心理学,不了解宗教,不读马列和国际共运史的宣传科长评政工师,有个大厂的工会主席资格很老,平时发言稿让工会内勤帮他写,职工代表大会念稿子疙疙瘩瘩也读不通顺,也被评了高级政工师,给他写稿的副主席却被照顾成了助理政工师比他低二级。
由于助理工程师和工程师要考英语,当时的中年人年轻时学的是俄语,于是考试采用了全部选择题考试,据说那些突击半年英语的中年人有四分之一通过了。
老城所在学生会的负责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评高级职称的一件奇葩,有一个做行政工作的领导因为没有明确的专业,所以用五十年代曾参与革命工作的经历来顶专业和申报材料,居然通过了。
某高校物理系教师,清华大学1960届毕业生,上世纪80年代时无缘评上讲师,抑郁下患癌症、并倒在讲台上。系总支书记看他,他转身朝内不想理睬,几个月后去世。老城以前所在学校的陆副校长很早就被内定为第三梯队,一直很要强,后来因为没有当上校长,想在评职称时评一个相当于副教授的职称,所以就不顾中老年的体能拼命突击备考,虽然后来勉强评到了满意的职称,但累坏了身体,刚退休不久就过世了,没有真正过到好日子。许多工厂里的知识分子因为没有被评到满意的职称记恨了一辈子。
那是建国后大面积范围的第一次评职称,有的地方可是和工资挂钩的,评上了,立马涨工资,所以大家削尖脑袋往里钻。每个单位都有指标,指标满了,有的评不上的还能靠关系从市里为自己要一个指标,这个指标下到单位,就是指定给某某人的。
还有人回忆八十年代评职称时有这样的故事,申报材料要在全体职工大会上通过,同事十几年,互相了解无法造假,申报职称,申报材料、申报程序很难暗箱操作,相当一部分申报人的申报材料掺有大量水分,不经群众大会认可,在双休日公示申报材料,周一上班就就将材料上报,群众根本没有看到申报材料,瞒天过海,只要买通各级经办人,就会一路绿灯,职称审批成功后,单位的人才知道,尽管知道此人弄虚做假,已经既成事实,向上反映也无济于事,那些得到申报人好处的经办人,会用各种理由搪塞,而且是上级部门办事人员谁也奈何不了。
过了几年,等到第二批评职称,职称又不和工资挂钩了,大家大失所望,再后来单位福利分房评分数职称是加分项目,没有参加第二批评职称的人员又懊悔不已,老城有一个网友在大单位第一次评职称评到工程师,他说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分到一套液化气罐子,每次用一个铁钩子套在自行车后面骑车去单位换液化气罐子时,总引来邻居羡慕的目光。
老城还有一个网友是“民办转编”的不合格(没有文凭,也没机会‘进修’、又不好意思搞假文凭、还不好意思求领导)的教师。全县可能就他一人没评职称,退休时仅1000多元退休金,现在也只有2000多元,与有职称的比,月薪相差一千几百元。他虽然自认为专业知识水平不比任何同仁差,知识面也不比他们窄,就当初不会“变通”,现在只好“认栽”。
老城还有一个网友在事业单位,他谈了后面评职称的事,头几年评职还很宽松,无论论文发在哪级刊物上,只要论文数量多就能评上,当时很不在意,总想发点高质量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所以他的论文数和其他人相比最少,也就一直没参评。眼看着比他业务能力低很多的同事们都一个个评上了正高职,终于想通了,09年开始以一年发表几篇的速度积累论文数,以为还像以前以样,凑个十五篇以上就没问题了,结果政策变了,突然改为必须发在单位指定的部分核心期刊上才算数了,这样一来,以前每年本部门会评上五名左右副高职、二名左右正高职的事再也不可能出现了,甚至有一二年评上高级的成了空白,他也白忙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