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我心目中的散文

我 心 目 中 的 散 文

·马腾驰

散文写作,专业教科书与名家大师们有很多的专论。那些专论,理论性强,而且是珍贵的经验之谈,具有指导意义,是散文写作入门的钥匙,是要走向高处的一个个台阶,值得认真学习与深入研究。

当然,那些专论好是好,很珍贵,但也不能生吞活剥,不能邯郸学步似地去学。必须领会其精神,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变别人的理论,为自己可操作的方法,走不同于别人的路子才对。

在这些年的散文写作中,我一边不断地向先贤、向大家们学习,一边试图摸索、寻找出自己的散文写作路径,使写出的文字人能看,人爱看。

散文写作,我给自己定了五条准则:

其一,有感而发,不玩文字游戏。散文写作,必须有真情实感,这个“情”,前边有个“真”字,说明不是虚情假意,有了“真情”,感动了自己,通过笔下有特点的文字叙述,才可能感动别人。“实感”,是自己的亲身遭遇、亲身经历与感受。真实的感受才会有真情,才可信,才会有烟火气。虚夸,无病呻吟的东西,不管文字多么花梢,终归是那好看的塑料花,看着美丽,却无芳香的气味,无鲜活的生命力。

我的散文《背馍》,正是写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自己背馍上学的经历,有那么一段刻骨铭心的学习与生活过程,有实打实的真情,并把它真实地写了出来。文章从网上发出来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影响,被称为网上的“背馍事件”,进而延伸出一种精神叫“背馍精神”。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散文《背馍》,能在网上引起那么大的响动,正是他亲身经历过的往事,一篇摇曳多姿而又滋味深长的短文,一下子戳到了几代人的痛处,故而引起强烈反响,使那么多人为之动容,为之倾倒。”

《我的老父亲》《母亲做的棉鞋》《土布包袱》《背粮》《交公粮》与《下锅菜》等一系列散文,是写我的亲人,是写我人生中经见过,亲力亲为过的事,所以才被读者们喜欢,被读者们在网上大范围地传播。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对我的散文写作有这样的评价:“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

两位先生对我的作品高评了,是在鼓励我,但从他们的话语里可以读出,“真情”,在散文写作中是多么多么地重要!

其二,含蓄中注重细节。散文写作,内容上要往实处走,写作方法上却要往含蓄与空灵处去。要由实及虚,因虚及实,不能把真实的生活全盘端出来,把自己想说的话全都说出来。空间上,要给读者留有足够的余地,也就是说,如果一篇文章就是一间房子的话,作者不能把房子装得太满,让读者进不去,给他们没有站立、品味与欣赏的空间,没有填充他们自己认知及生活体验的地方,让他们以局外人身份站在门外往里看,他们肯定不乐意,会扭头走开。不含蓄,不空灵,没有空间的散文,读者是不会欢迎的。

散文体量虽小,但一定要注重细节。生动感人的细节,会有强大的撞击力,会深深地刺激人,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会让作品闪闪发光。人们能记住一篇好散文,往往是记住了其中几个或一个好的细节。

其三,追求朴素的写作风格。散文写作,我告诫自己,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抛却繁冗、虚情、概念与口号,笔下流淌出单纯、朴素、干净与本真的意韵来。

一篇散文,并不因为作者自己激动,因为张扬,因为作品语言华丽就被人们记住。真正的抒情,它的底色无疑是朴素的。不动声色、沉得住气的白描手法,才是最有力的文字表现手法。心中即使有呼啸怒吼的狂风,也要心静,要形神凝聚,要向最深最静最宽阔的大海学习,以情感的重量与体积的支撑,把真情、记叙与议论饱满地融合在一起。如此,落笔才会从容自在,才会超然放逸,才会使文章厚重而博大起来。

朴素并不是土气,并不是味道寡淡。朴素的基调,会拒绝小家子气,会使文章浑厚、扎实而大气起来,会使其内涵与外延丰富与宽厚起来,会让文章有多种美妙可口的味道去咂摸。这样的文章,读者读之才会有所思,有所忆,才会收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其四,寻求自己的语言特色。一个个汉字,单独摆在那里是冰冷的,是表达不出丰富感情的,只有在使用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才会使文字飞扬起来,灵动起来,才会使文字有了温度,才会有大喜大悲与诸多不同滋味的情感色彩。

散文写作中,我要求自己语言平实、干净而有磁性,把“冶炼”了的关中方言土语巧妙地运用其中,增加作品浓烈的地域特色与赏心悦目的可读性。行文中,要有生动的人物形象,要有画面感,要有“音响”效果,要能看到鲜活的人物形象,能看到一幅幅掠过的画面,能听到主人公“嗬嗬”的笑声或沉重的叹息声。

我这方面的努力,得到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的肯定,他在《背馍记》的序言中说: “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其五,找准自己散文写作的故乡。作家笔下的文学创作是有故乡,或者说是有根据地的。

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阎纲老师,在给我的散文集《山的呼唤》序言中写道:“家乡的土地和外婆的怀抱往往是作家的摇篮。就在这地土上沉下去吧,家乡的土里有油,永远榨不干!”他还鼓励我:“丹凤人贾平凹写不尽商州世事,写不尽的礼泉人情正塑造着自已的贾平凹!”(该序言被收入《礼泉县志》,并在多家报刊发表)。

我把自己散文写作的故乡,定为我老家的村子大张寨。我试图通过那里的温暖与苍凉,通过那里的风风雨雨,那里发生的五味杂陈的故事,来认识关中农村乃至整个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这个命题,对我来说太大,但我会一直扭住这个命题不放,花大力气去研究,去写作,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争取能有所收获。

去年,我曾就我的散文写作准则或者前行方向,请教过阎纲老师。他说,方向没错,就照你目前这个路子走下去。为了鼓励我,他还为我个人的文学公众号“驰风轩文化tch”题写名称,题赠我“纵横腾驰”与“天马行空”的书法条幅。

我知道,“纵横腾驰”,那是要我写作上下大力气,下苦功夫,百折不挠,要有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坚韧劲头与义无返顾的气概。“天马行空”,那是要我精神气度、精神境界上要高,眼界上要开阔,不能只看到脚下的一寸土地,头顶上的一片蓝天。生活在现实之中,又要俯视现实生活。阎纲老师提携后学的扶植鼓励之情,我会铭记于心,会转化为我写作道路上不竭的动力!

要真正把散文写好,前边的路还很长,我会孜孜矻矻,不断地修正、提高自己,争取能有所进步!

2021年5月21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单个网页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鞋》《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该书即将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开始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