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下针十法
管氏下针十法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针法文献,如卷四的九针,制针,暖针,温针等以及“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还有家传...
《针灸大成》-学术思想
《针灸大成》-学术思想1、针灸药物按摩并重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偏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就出现了崇尚药物,废弃针灸的倾向。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
浅议张缙教授透天凉手法操作术式及其精髓
张缙教授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毕生致力于针刺手法研究,他从传统行针手法中归纳总结出二十四式单式手法,并对循经感传、虚实补泻等手法也予以系统阐释。透天凉手法是由呼吸、提插、九六和开阖补泻等单...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操作技术关键及相关问题分析
《针灸大成》中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中虽然在字面上首次提出“得气”,只能是起强调作用,其含义没有超出《金针赋》,均为医者(刺者)的感受,因此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得气,针感的问题,应以得...
福建针灸名家留章杰
福建针灸名家留章杰。有足够指力,持针有度,进针不痛,令病者得气,经络畅通,营卫和调,会有舒适莫名的感觉。每日清晨起床即分头练指,并为学员们约法8章,即精神要集中在针尖上;捻钻时,腕部悬空,不可用力;捻...
学术探讨 | 子午流注的补泻手法,没那么简单!
学术探讨 | 子午流注的补泻手法,没那么简单!在书中杨继洲剖析了历代医家对于补泻手法的观点,博采众长,并提出自己对于补泻手法的独特...
中国针灸学-针刺补泻手法-复式7-苍龟探穴法
中国针灸学-针刺补泻手法-复式7-苍龟探穴法。
针灸学第21讲--针刺补泻手法
针灸学第21讲--针刺补泻手法。
张缙临床经验(对针灸手法感兴趣的建议收藏慢慢看)
④用于行针。《针灸问对》:“退,凡施补泻,出针豆许,补时出针,宜泻三吸;泻时出针,宜补三呼.再停少许,方可出针。又泻法一退三飞,邪气自退,其法一插至地部,三提至天部,插针宜速,提针作三次...《内经》开创了针刺手法的先河。《灵枢经》论述的疾徐、迎随、呼吸、开阖等四种针刺手法,奠定了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后世各种针刺手法的基本依据。继《内经》之后的《难经》,强调了左右手的配合,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创立了配穴补泻方法。春秋战国至三国时期的名医高手,经过医疗实践,丰富了针刺手法,基本形成了针刺手法的理论体系。
作者:管遵惠,男,1943年5月生。主任医师,教授。管正斋之子。乃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人才;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
《针灸大成》-学术思想
1、针灸药物按摩并重
中医的治疗手段有很多,而且各有所长不可偏废,但是到了明代末年就出现了崇尚药物,废弃针灸的倾向。赵文炳在《针灸大成》序言中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反复地提出“针灸药不可缺一”的论点。他指出针灸药物各有所长,不可互相取代;用针药对比说明针灸疗法的优越性;还从古籍中举出事例说明针灸不可废弃;并且说明了针灸衰落的原因:是“业针法之不精,传授之不得其诀耳”,非针灸本身的缺陷。同时此观点还在杨氏的医案中体现出。
2、针法灸法并重
明代以前的医家偏重于针,或偏重于灸。杨氏不偏不倚,同时兼顾。理论上《针灸大成》转录和引证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末的针法文献,如卷四的九针,制针,暖针,温针等以及“内经补泻”,“难经补泻”,“四明高氏补泻”等针刺补泻手法,还有家传的“三衢杨氏补泻”和针拨内障法,特别是发挥了透穴针法理论有独到之处。如治疗偏头痛,用针刺“风池”透“率谷”;治疗两腿痛,膝红肿,用“膝关”横针透“膝眼”;寒痰咳嗽,用“列缺”透“支沟”。关于灸法的理论,书中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记述,如卷三有“头不多灸策”卷九的灸用材料,点火法,壮数,炷火先后等载述十分全面。在《针灸大成》的字里行间,多处体现其针灸并重的思想,如“胜玉歌”谓“胜玉歌兮不虚言,此是杨家真秘传,或针或灸依法语,补泻迎随随手捻。”在医案中有15例只针灸配合治疗的。
3、穴法手法并重
从卷八“穴法”和卷六“考正穴法”可以看出其在选穴配穴的理论有其特点: ①内容丰富,包括了各科三百多种病证的一千多个处方; ②不少病证有两组处方,如卷九的“治症总要”以问答形式论述了151条各种病证的“前穴未效,复刺后穴”,这是其它著作未见的; ③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如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不仅有十二幅井穴图,还叙述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症如明确提出井穴主治络病和井穴的配伍运用他把十二井穴的配伍使用分3种情况; ④充实了八脉八穴理论,如卷五的“八脉图并治症穴”,也是图文并茂,有窦汉卿和高武的治症,还增加了“杨氏治症”36项,使之成为一门系统的学说; ⑤论述了十二经主客原络配穴法,附图12幅,建立了一种特定穴配穴理论; ⑥重视经外奇穴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35个(共96个穴位)经外奇穴的名称主治。 另外杨氏的手法理论也有其特点: ①种类繁多; ②运用九六补泻有独到之处; ③发展了侯气,取气,行气手法,进一步把得气与手法补泻紧密结合,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针灸大成》-临床应用
1、杨氏很注重针刺手法和取穴方法,在取穴时很重视经络,提出循经取,首次提出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此说源于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卷二》),其在注解《标幽赋》中“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条文中曰:“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故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其意是说既要能辨识本经经脉的病变,又要认清交经、正经方面的理论才能收到迅速的疗效。 2、杨氏在《针灸大成》中不仅汇述了各家针刺手法,还总结了自己心得,创立了杨氏补泻“十二字次第手法”以及“下手八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杨氏将针法的基本操作步骤总结归纳为十二种即: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留,针摇,指拔。同时又把进针时的基本操作归纳为八法即: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3、杨继洲在继承前人针法的基础上对补泻手法进行总结并有所发挥,《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论述了补针与泻针之要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运气法,提气法,中气法(纳气法)苍龙摆尾(即青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龙虎升降,五脏交经,通关交经,膈角交经,子捣臼,子午补泻,子午倾针,进火,进水等法。 (1)补针与泻针要法:见于《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补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缝纹…… 是则进退往来,飞经走气,尽于斯也。”“凡泻针之法,左手重切十字纵纹…… 呼之乃去,疾入徐出,其穴不闭也。”根据以上记述,可以看到在文中大致叙述了:①进退针法:补法分三部进针是徐进,先从浅层进,次中层,再在深层。泻法则相反,分三部退,是徐退的方法;②呼吸法:补法中随呼气而推进,泻法中是随吸气而退回;③燃撅法:即是捻转和提插。补可用左转,泻可用右转;补可用紧按慢提,泻可用紧提慢按;④阴阳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⑤担截法:即是提法和按法。
(2)进火法和进水法:进火法属于热补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呼气一口,退三退,进三进,令病人鼻中吸气,口中呼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热矣。如不应,依前导引。”进水法属于凉泻法。《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初进针一分,吸气一口,进三进,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吸气三次,把针摇动,自然冷矣。”在现代我们把这种方法更多运用与导引之法,针刺与导引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3)迎随法:杨氏说迎随“乃针下予夺之机”。予是给予,是补;夺是夺取,是泻。补法要“随而济之”,泻法要“迎而夺之”。这一补泻的总则在《灵枢》和《难经》就早有论述,杨氏认为针刺要知经脉之往来,即是按照气血流注方向行针而分补泻。具体方法是“针芒望外”或“针芒望内”的不同针刺方向“因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近人就常称之为“迎随补泻”。 (4)关于营卫补泻: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回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于荣也。”这是从营卫阴阳来分补泻法。补法须从卫取气,泻法须从营置气。杨氏还提出“荣卫为中外之主”,并说“百病说起皆始于荣卫,然后淫于皮肉筋脉。……”故结合《内经》和《难经》,解释道:针刺部位不外乎是皮,肉,脉,筋,骨;以气来分则不外乎卫气,营气,谷气。谷气是指深层的针刺感应,营气是指与血管相关的针刺感应,卫气是指浅层的针刺感应。 (5).呼吸补泻:“呼则出其气,吸则如其气。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入针,气出出针。”人体当吸气时,生理机能处于充实状态,呼气时处于虚软状态。补法是当呼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吸气时退针,这是顺其气,为随;泻法是当吸气时进针或转针,当呼气时退针,这是逆其气,为迎。故呼吸补泻也是以迎随补泻为准则的。呼吸作为“造化之枢纽”,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直接通过呼吸进行交通;“人身之关键”,是指人的一身由于呼吸的升降活动,使膈肌上下起伏,推进脏腑气机的运行,并能伸展腰脊,健运机关。 (6)补泻分大小:杨氏认为“刺有大小”,也就是将补泻分为大小。“有平补平泻,谓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具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这一论述为杨氏首创。以往对补泻法并无大小之分。杨氏所说“平补,平泻”为小补小泻,补就是要引阳气深入,泻则是要引阴外出,以达到内外之气调合。大补,大泻须分天,地两部,或是天,地,人三部,对每部进行“紧按慢提”的补法或是“紧提慢按”的泻法。大小之分主要是在于分层与否。由此看出“补法”有属于弱刺激,也有属于强刺激。“泻法”也一样。也就是说,有属于弱刺激的“平补平泻”,也有属于强刺激的“大补大泻”。
《针灸大成》-学术贡献
1 、主张针、灸、药、摩并重
中医治疗手段方法很多,各自均有其特点而不可偏废。然而到了明代,出现了崇尚药物而废弃针灸的倾向,所以赵文炳在序言里说:“迩来针法绝传,殊为可惜。杨氏主张针灸和药物配合运用,宜灵活采取适当治法以取得最好的疗效,在卷三《诸家得失策》里对此作了反复阐述。杨氏指出: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进而指出,由于疾病的部位和性质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选择。“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在卷六的十二经中列有药物方剂之歌诀(不知是杨氏还是引前人),卷九中列有众多艾灸的方法”书中还批驳有的医家只着眼于药物治疗而忽视针灸的偏向。杨氏对按摩疗法也十分重视,这从《针灸大成》专立按摩一卷可见一斑。其医案中还有用手指按穴治病的记载,表明了他在临床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疗法的特长”。
2 、 丰富针刺手法
(1)创立十二字口诀:由于当时针灸家的手法常冠以复杂名称,繁琐神秘,使学者难以掌握,杨氏以自己的经验,结合《内经》和《难经》以及高武等有关学说,创立了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即抓切、持针、口温、进针、指循、爪、退针、搓针、捻针、留针、摇针及拔针、十二法,用歌诀体裁说明其操作要点与作用,并总括成简明易记的《十二歌》。《针法玄机》口诀多,手法虽多亦不过,切穴持针温口内,进针循摄退针搓,指捻泻气针留豆,摇令穴大拔如梭,医师穴法叮咛说,记此便为十二歌。上述十二法,除口温法需改进外,其余诸法迄今仍有参考价值。清代的政府教科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的“行针次第手法歌”基本上完全参考杨继洲的“十二法”。 (2 )总结“下手八法”:杨氏十分重视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他把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窦汉卿的手指补泻十四法归纳为:揣、搓、弹、摇、扪、捻,立为“下手八法”,这些手法相沿至清,为近代所习用。 (3 )提出补泻分“大补大泻”和“平补平泻”:对于施行针刺补泻的刺强度,杨氏根据补泻的不同程度,分为“平补平泻”和“大补大泻”两种治法。在《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刺有大小》一节里写道:“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杨氏提示,任何补泻手法,其操作都应根据刺激量的轻重而区别其大小,使针刺手法的理论发展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3 、丰富选穴配穴方法
(1)发展透穴针法: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一百二十穴玉龙歌》里说:“头风偏正最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更要沿皮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杨氏结合临床经验,在注解“玉龙歌”时扩充至十四法,即“印堂透攒竹;风池透风府;合谷透劳宫;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头维透额角;鱼尾透鱼腰;膝关透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昆仑透太溪;间使透支沟;液门透阳池;列缺透太渊;复溜透太溪”这十四法,都是十分切合实际,现代临床上也在常用。
(2 )重视选用经验效穴与奇穴 杨继洲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他在《穴有奇正策》说:“圣人之定穴也,有奇有正,而惟通于奇正之外者,斯足以神济世之术。”《针灸大成》卷七专立《经外奇穴》一节,论述了35个经外奇穴的名称和主治。《杨氏医案》也印证了他重视经验效穴与奇穴如:“治李义河翁患两腿痛十余载,刺二市而/病不再发;箕川公长爱的惊风,灸印堂等穴方作声;张靖宸公夫人,崩不止,身热骨痛,病减后,元气难复,后灸膏,三里而愈。” (3 )丰富井穴主治 《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本输》及《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等篇,该书不仅详细记载了井穴的名称和位置,而且还论及了井穴生理作用和主治功能,后经《针灸甲乙经》补充,使井穴的内容更加完善。杨继洲对井穴运用别具见地在《卷五·十二经井穴图〉中绘有十二幅井穴图,记载了井穴主治的许多病证,扩大了《素问·缪刺论》中井穴的适用症,另外杨氏还丰富了井穴的配穴方法和刺灸特点。
4 、重视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杨继洲也强调临证时要/探络脉,索营卫,诊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而维其真元”如治滕柯山母,诸医俱作虚冷治之,而杨氏诊其脉沉滑,认为这是痰在经络,针肺俞,曲池,三里,当日即见效,后投除湿化痰之剂而愈“治吕小山患结核在臂,杨氏认为这是痰核结于皮里膜外,针和灸并用,以通其经气,不数日即愈。辨证准确是治疗取效的前提,杨氏或依据脏腑经络,或依据脉理,或舍症从脉,或舍脉从证,灵活多变。
5、 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凡明以前的重要针灸论著,《针灸大成》都直接或间接,一部分或大部分予以引用,是对我国明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总结,在基本理论、歌赋、经络、腧穴、针法、灸法、临床治疗各方面,收集的资料都超过了以前的针灸著作。 总之,《针灸大成》的内容极其丰富,在继承和发展中国针灸学术,推广针灸的应用,开展针灸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针灸大成》中也存在一些冗杂之处,但瑕不掩瑜,无损于《针灸大成》的伟大。
《针灸大成》-评价
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中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针灸大成》已有50种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堪称中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不仅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还受到国际上的认可。
《针灸大成》-四策赏析
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四策内容,即“诸家得失策”、“头不多灸策”、“穴有奇正策”、“针有深浅策”皆为策问体。这四篇策问体文章以优美的文句论述了深刻的医学理论。读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赏其美,品其韵,学其用。
一、骈散兼行之体
两马并驾叫做骈,两人在一起叫做偶。骈偶就是两两相对。古代宫中卫队的行列叫仗(仪仗),仪仗是两两相对的,所以骈偶又叫对仗。骈偶、对仗都是比喻的说法。《针灸大成》为明代作品,其四策却延用了六朝策问体,虽不是严格的骈体文,但却是在散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对偶文。如:“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然针灸之技,昔之专门者固各有方书,若《素问》、《针灸图》、《千金方》、《外台秘要》,与夫补泻灸刺诸法,以示来世矣。其果何者而为之原驮?亦岂无得失去取于其间驮?诸生以是名家者,请详言之!”这是《诸家得失策》的第一问。问中就穿插了骈体文,围绕“天地之气”对“人身之气”进行了阐述。 《针灸大成》之四策皆为骈散兼行体,大多是散中夹偶,或偶中参散。也有少数整段皆散,或整段皆偶。所以四策骈偶文随处可见:如“《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凉之,寒则温之。”“得之则为良医,失之则为粗工”“刻舟而求剑,胶柱而鼓瑟”等等。
二、行云流水之韵
一般说来,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针灸大成》四策中也有少数整段皆骈偶的情况。如《头不可多灸策》中有一段就是一层扣一层的骈偶句累叠:尝谓穴之在人身也,有不一之名;而灸之在吾人也,有至―之会。(点题:穴和名、灸和会的关系)盖不知其名,则昏谬无措,无以得其周身之理;不观其会,则散漫靡要,何以达其贯通之原。(论述观点一:穴重在知“名”,灸重在知“会”)故名也者,所以尽乎周身之穴也,固不失之太繁,会也者,所以贯乎周身之穴也,亦不失之太简。(论述观点二:“名”繁,“会”简)人而知乎此焉,则执简可以御繁,观会可以得要,而按经治疾之余,尚何疾之有不愈.而不足以仁寿斯民也哉。(结论:执“简”可以御繁,观“会”可以得要)此段论述灸法须按经取穴,但更为重要的是掌握经脉与经脉之间的交会穴,方可执简驭“繁”,观会而得“要”。
三、用典藻饰之雅
对偶和四六,能使文章产生整齐的美感;用典容易引起联想,并使文章变得典雅。用典的目的是援引古事或古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古已有之,自己的话是正确的。四策中多处用典,如:“譬之庖丁解牛,会则其凑,通则其虚,无假斤之劳,而顷刻无全牛焉。何也?彼固得其要也。”这里引《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说明针灸宜得其要领的重要意义。 藻饰就是追求词藻华丽。诸如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异草等类的词。《针灸大成》毕竟是科技文,语词相对要朴实,但于朴实中也常常是细腻写景,婉转地抒情,精密地说理。如:《针有深浅策》:“自人之荡真于情窦也,而真者危;丧志于外华也,而醇者漓;眩心于物牵也,而萃者涣;汩情于食色也,而完者缺;劳神于形役也,而坚者瑕。元阳丧,正气亡,寒毒之气,乘虚而袭。苟能养灵泉于山下出泉之时,契妙道于日落万川之中,嗜欲浅而天机深,太极自然之体立矣。寒热之毒虽威,将无隙之可投也。譬如墙壁固,贼人乌得而肆其虐哉?”这是一段文辞优美,意境深远,道理深刻,阐述养生意义的文字。
四、易记上口之用
对偶句齐整匀称,读来流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传诵。很多重要的观点,通过骈句而能得以牢记。尤其是镶嵌在四策中的许多骈偶句'本身就是文章的核心论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妙用。如《诸家得失策》主要有两个核心论点:一是“针灸药缺一不可”论:“然而疾在肠胃,非药饵不能以济;在血脉,非针刺不能以及;在腠理,非熨不能以达,是针灸药者,医家之不可缺一者也。”;二是针灸追根溯源的重要意义:“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再如《头不可多灸策》论点之一“交会穴的执简驭繁作用”:“穴之在人身也'有不一之名'灸之在吾人也'有至一之会.”“不得其要,虽取穴之多,亦无以济人;苟得其要,则虽会通之简,亦足以成功”;论点之二是“头不可多灸”论:“至于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人之受病固多,而思之施灸宜别,若不察其机而多灸之,其能免夫头目旋眩、还视不明之咎乎?不审其地而并灸之,其能免大气血滞绝,肌肉单薄之忌乎?是百脉之皆归于头,而头之不可多灸,尤按经取穴者之所以究心也。” 总之,《针灸大成》之四策,不仅是针灸学史上的重要文献,更是神韵十足,读之让人赏心悦耳的佳作。
《针灸大成》-与山西的渊源
《针灸大成》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一本针灸学专著,众所周知,它的作者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杨继洲是浙江衢县六都人,六都与山西相隔数千里,他的《针灸大成》与山西又有什么渊源呢? 《针灸大成》是杨继洲在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基础上,又汇集了诸位医家的针灸资料编撰而成的。而为《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作序的,就是山西获泽人(今山西省阳城县),时任“赐进士及第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的王国光。王国光在序言中说到,杨继洲的祖父就是太
医院的太医,珍藏有家传秘本,“且多蓄存古医家抄籍”,杨继洲取而读之,积有岁年,寒暑不辍,倬然有悟。“复虑诸家书弗会于一,乃参合指归,汇同考异,手自编摩,凡针药调摄之法,分图析类,为天地人卷,题曰:《玄机秘要》。” 杨继洲虽然很早就编撰整理出来《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也得到当时文坛与政界的双料领袖王国光为之作序,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一直也未能得到出版,印行于世。直到他晚年为当时的“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用针灸之法三针治愈其痿痹后,赵文炳为了答谢杨继洲愈病之恩,才出资为他刊刻了这本《针灸大成》,并且亲笔为此书撰写了序言。这,也是《针灸大成》与山西的第二个渊源。 赵文炳在他的序言中谈到:“承乏三晋,值时多事,群小负隅,万姓倒悬,目击民艰,弗克匡济,由是愤郁于中,遂成痿痹之疾,医人接踵,日试丸剂,莫能奏功。乃于都门延名针杨继洲者,至则三针而愈,随出家传秘要以观,乃知术之有所本也。”于是,他一方面为了报答杨继洲的愈病之恩,一方面也为了这本针灸学专著能印行于世,造福苍生,不至于“针法绝传,殊为可惜”,就出资为杨继洲刊行了这本《针灸大成》。而《针灸大成》的选集校正人,也是山西晋阳人靳贤。在《针灸大成》即将付梓之际,杨继洲认为资料还不全面,有些针灸医家的著述还没有收录进来,于是赵文炳就委派晋阳人编辑家、出版家靳贤作为杨继洲的助手,为他搜集资料,编辑整理,增删内容,概括总结,终于使《针灸大成》得以出版印行,并且成为明朝以前中国针灸学发展的一大总结收山之作。 《针灸大成》与山西的第四个渊源,就是《针灸大成》首刊于山西平阳府,也就是山西省临汾市。明代时的山西平阳,是中国最大的出版印刷中心,印刷出版的书籍质量很高,“近水楼台先得月”,于是,杨继洲和靳贤就决定在山西平阳来印行出版这本中国针灸学的巨著——《针灸大成》。56年之后,已是清朝顺治丁酉年,李桂月根据祖本将《针灸大成》再刊于平阳,23年以后,李桂月又根据顺治丁酉本将《针灸大成》三刊于江西,从此,《针灸大成》就传播广泛,一刊再刊,终于风行天下,成为我们针灸爱好者和学习者的必备之籍了。
《针灸大成》-现存版本
2006年7月14日,姬女士将珍藏多年的祖传医书古籍首次拿出展示,书画鉴定家将其中的《针灸大成》鉴定为珍贵的医学古籍,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更具有医学实用价值,为我国古代医学古籍瑰宝。 在众多医学古籍中,沈阳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沈广杰,认出了医学古籍瑰宝《针灸大成》10卷,该医学古籍封面上,还印有“内附铜人明堂全图”字样。《针灸大成》扉页上,印有“道光癸卯秋镌”、“会稽章廷珪”、“经余堂梓行印”等字样。该书由赵文炳作序;目录有周身穴位图、针道源流、刺热刺虐论、奇病论等,并附有“针灸铜人”全图。 沈广杰介绍说,姬女士珍藏的《针灸大成》,为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会稽章廷珪重修该书的刻本,于清代道光癸卯秋,由经余堂梓行重新印制。“针灸铜人”是古代医学教具,《针灸大成》是诠释“针灸铜人”周身所有穴位的教科书,具备一定的文物价值,更具有医学价值。史料记载,“针灸铜人”是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以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始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两代也曾制作,对经络腧穴直观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针灸大成》记载的针灸穴位,与明代“针灸铜人”身上穴位,完全吻合。[1]
《难经》补泻
火者木之子,子能令母实,谓子有余,则不食于母。今泻南方者,夺子之气,使之食
其母也。金者水之母,母能令子虚,谓母不足则不能荫其子。今补北方者,益子之气,则不
至食其母也。此与《八十一难》义正相发。其曰∶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则隐然实实虚虚 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r五脏传病之图\pG-G17.bmp\r
心病传肺,肺传肝,肝传脾,脾传肾,肾传心,心复传肺,七传者死,谓传其所胜也。
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间脏者生,谓传其子也。
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荣卫通行,此其要也。针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然,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信其左,谓善针者,信用左手,不知针法者,自右手起也。经言∶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虚之与实,若得若失。实之与虚,若有若无,何谓也?然,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假令心病泻手心主 俞,是谓迎而夺之者也。补手心主井,是谓随而济之者也。所谓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也。气来实牢者为得,濡虚者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经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然,所谓有见如入者,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如入,有见如出也。经言∶无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寸口脉耶?将病自有虚实耶?其损益奈何?然,是病非谓寸口脉也,谓病自有虚实也。假令肝实而肺虚,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当更相平,当知金平木,假令肺实而肝虚微少气,用针不补其肝,而反重实其肺,故曰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者中工之所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