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摇头”一礼拜,只因一团寒气!千年散寒老方,治摇头不止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临床仲景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时候,作为一个中医人,我觉得自己十分无能。

因为面对众生的疾苦,我的能力太弱小,技术太低劣,无法给大家带来帮助。

还好,这么多年的工作积累下来,我手头有很多足以发人深省的医案、验方。

我把这些前人的经验,解读出来,供读者借鉴,以启迪思路,指明方向,这算不算也是造福于民呢?

我觉得,应该算。

所以,我笔耕不辍。

现在,我要给你说一则十分有趣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男子,年35岁,姓徐,是一个干部。

这个人啊,大概在一礼拜之前,由于工作繁忙、情绪紧张等因素,忽然之间就开始频繁摇头,停不下来。

家里人一看,心想,这怎么办啊?怎么才能把摇头的动作停下来?于是,就尝试按摩,按摩太阳穴等地方。别说, 这么一按,确实好转,但是停止按摩不久,脑袋继续摇摆不已。

然后,此人到医院求治。西医确诊,为“神经功能失调”,服用西药,还进行了静脉注射,都无功而返。

最后,没办法了,此人去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浮缓,舌苔白,舌质淡,脑袋上有微微的一层汗,而且整个人微微怕风。

医家当时就一皱眉,说你这不是风寒表虚吗?于是问道:发病之前,是否感冒过?

患者回忆,一周以前确实感冒了,但症状不严重。

得知这个情况,医家释然一笑:你这哪是什么神经功能失调啊?这就是感冒没好!

于是,医家书方一首,但见——

桂枝、白芍各15克,葛根18克,炙甘草12克,生姜5片,大枣5枚,一共是两剂,水煎服。

患者拿到处方,心里头也纳闷:吃药扎针那么久,都不见好,中医这区区六味药,就能治好吗?

结果,不用不知道,一用真有效。服药一剂之后,身体上出汗,头摇现象减轻。再用一剂,诸证悉平,脑袋不摇了。

看到效果,患者和患者家属佩服得五体投地,直呼中医了不起。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说起来啊,话长了。

我们还是从他的全身症候说起吧——身体微热,微恶风寒,出汗,舌淡,苔白,脉浮缓。

读者朋友,你记住啊,这个在中医里头叫做风寒表虚证。你翻开中医的《方剂学》教材,解表剂里的桂枝汤,就治这个证。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感冒了,感受了外头的风寒。身体正气和风寒之邪相争,所以身体发热、脉浮。风邪开人毛孔,所以恶风寒,出汗。汗出不已,卫气又受损,使得正气虚弱,于是脉浮中带缓。简单讲,你这就是感冒了。

好了,感冒这个事儿,怎么就导致头摇不已呢?因为风寒之邪,伤人的太阳经脉。太阳经脉咋走?就是通过脊背、颈项。经脉为风寒之邪所伤,经脉失养,于是出现了不断摇头、颤抖的现象。

这个时候怎么啊?你外感了风寒,营卫之气不调,那我就帮你外散风寒,调和营卫,同时在濡养你颈项部的经脉。这不就好了吗?

来,我们再看看医案里的方子——

桂枝、白芍各15克,葛根18克,炙甘草12克,生姜5片,大枣5枚。

这个配伍,你记住啊,是桂枝汤的一个变方,叫做桂枝加葛根汤。它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葛根。这个方子,最初主治,就是太阳病,经气不舒,项背僵硬酸痛,汗出恶风。很多中医在治疗颈椎病的时候,会用到它。我以前在文章里也没少介绍过。

这里头,桂枝和白芍,调和营卫,外散风寒,温通经脉,内能敛阴,养血柔筋。生姜和大枣,固护脾胃,增进营卫气血的生化。甘草配桂枝,辛甘化阳气。甘草配白芍,酸甘化营阴。

在这个基础上,配一个葛根。葛根,输布清阳之气,濡养颈项筋脉,这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用药。

这样一来,困扰患者的外感之疾得到化解,颈项筋脉和肌肉得到滋养和松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这个,其实就是利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

我把这个写出来,主要是想提醒你,要对外受寒邪以后,颈项部位的异常感觉,如酸胀、僵紧、疼痛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说起来,像医案中这样的患者,出现摇头不止的现象,这毕竟还是少数。多数人,在感冒着凉以后,颈项、脖子部位出现类似落枕一样的酸痛、僵紧。对此,我自己就有过深刻感受。有这么一回,外出以后,我在夜里忽然感觉到颈背部酸痛,连睡觉翻身都困难。料想到可能是外感风寒以后,我就特意吃了一顿炖排骨。吃完以后,发了一身汗,结果脖子当晚就好了,一点都不疼了。

当然,更多的人,对此可能不了解,于是强忍疼痛,甚至拿它当作落枕。其实,通过解肌、散寒、温经的办法,往往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前几天,我还看到有一位读者留言给我,说自己的脖子疼,用热毛巾外敷就好受一些。我猜想啊,这八成也是和外感风寒,邪气郁滞太阳经有关系。当然,这仅仅是猜测而已。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中配伍,非专业读者,应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最好不要自己盲目尝试。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