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评估价值

循心电踪迹,探心脏奥秘!

作       者:万建平,杨伟烙,杨旭丽,等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 佛山市科技计划项目(1920001000596)

摘 要

目的  探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右心室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等,将入选者分为高危组(33例)、中危组(41例)和低危组(26例)。确诊24 h内对各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HRV指标(SDNN、SDANN、ASDNN)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检出率;同时,检测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并将其与HRV指标、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变量。结果  高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的SDNN、SDANN、ASDNN较中、低危组均显著降低(P<0.05)。高危组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中、低危组(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SDNN、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为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HRV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可作为APE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指标,HRV指标还可用于APE患者的预后评估。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

引用格式万建平,杨伟烙,杨旭丽,等.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对急性肺栓塞预后的评估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2021,30(1):32-36.

肺栓塞是由于肺动脉或其分支系统受到栓子阻塞而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周海霞等对出院后的肺栓塞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发现其远期病死率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同性别的人群;而伴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其全因病死率较不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明显升高。尽管目前尚无肺栓塞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但临床上对其认知及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研究也受到了国内临床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危险分层是疾病诊治的重要环节。然而,APE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现有的检查诊断方法特异性不高,误诊、漏诊率较高。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已有更多先进手段用于APE的诊断与风险评估,如CT、超声心动图等。目前,CT肺动脉造影因能准确诊断病症严重程度、累及范围等,已成为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检查方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心电图操作简单、无创,在肺栓塞的诊断中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肺栓塞患者会出现缺氧,带来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变化,包括心脏电活动的变化,而心电图多是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尚未缓解的第一手检查资料,能够检测出由肺栓塞所致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在APE的快速筛查及风险评估方面有独特优势。
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严重程度APE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记录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分析动态心电图指标的异常变化对APE的预测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依据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APE诊治指南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排除标准:① 严重肝肾衰竭等疾病者;② 未能完成研究者。
根据临床表现、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simplified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index,sPESI)、右心室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等,将入选者分为3组,其中,存在休克或低血压,或是sPESI>1且存在右心室功能不全及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者纳入高危组(33例);sPESI>1,或是存在右心室功能不全或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者纳入中危组(41例);sPESI=0,不存在右心室功能不全及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者纳入低危组(26例)。以上各组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评价指标

本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为sPESI、右心室功能不全(超声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其中,sPESI将年龄、是否患有肿瘤、是否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或肺部疾病、动脉血氧饱和度是否<90%、脉率是否≥110次/min、收缩压是否<100 mmHg这6项作为评分标准,“是”为1分,“否”为0分,最高分为6分;右心功能不全的观察内容包括是否存在右心室扩张、右心室/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比值是否增大,以及右心室游离壁运动是否减弱和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是否减少。

1.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24 h内接受Motara 24 h动态心电图仪监测,每日开始监测前须经专业人士调试,监测期间患者遵医嘱。监测24 h后卸下记录仪,并经专人回放。最后,对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自动分析,并进行人工修正。动态心电图观察及分析内容主要是HRV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1.3.1  心率变异性指标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剔除非窦性QRS波群后,对3组患者的24 h窦性心律HRV时域指标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指标包括24 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每5 min正常心动周期标准差的平均数(ASDNN)。

1.3.2  心律失常发生率

统计各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对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发现高危组与低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与低危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

高危组患者的SDNN、SDANN、ASDNN均较中危组、低危组明显降低(P<0.05);中危组患者的SDNN、SDANN、ASDNN亦显著低于低危组(P<0.05)。见表3。

2.3  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比较

两两比较显示,高危组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较中危组和低危组明显升高,中危组亦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见表4。

2.4  急性肺栓塞分层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APE危险分层设为因变量,将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SDNN、SDANN、ASDNN及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设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SDNN、NT-proBNP水平、D-二聚体水平为APE危险分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5。

3  讨论

APE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APE不仅是临床外科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而且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上通过生物标志物水平检测、血氧分压检查、右心室功能超声检查以及CT肺动脉造影等辅助手段,对APE进行初步筛查,但由于APE患者临床表现通常缺乏特异性,发病诱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其早期诊断往往较为困难,具有高漏诊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等特点,尤其是在基层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APE的认知不深和诊断意识不足,加之诊疗设备条件的限制,肺栓塞漏诊、误诊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肺栓塞危险因素的鉴别、提高APE的诊断率,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策略对挽救肺检塞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检测出肺栓塞所致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为APE治疗、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提供更丰富的评判指标。本研究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不同严重程度APE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记录HRV指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并分析动态心电图指标的异常变化对APE的预测价值。

本研究中,各组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中、低危组,中危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0.05)。原因可能是发生APE时,肺血管阻力突然增加,导致右心室压力容量增大、右心室扩张,使室壁张力增大、肌纤维拉伸,影响右心室的收缩性。而右心室壁张力的增加使右冠状动脉相对供血不足,加之右心室心肌氧耗增多,引发心肌缺血,加重右心室功能不全,造成心室超负荷,继而可能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展趋势与其是否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相关,患者因突发恶性心律失常事件而猝死,也可能与心律失常持续累及心脏而导致心力衰竭有关。
HRV可作为观察心脏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活动是否平衡的指标,其数值降低意味着神经活动异常,提示预后较差。HRV也是间接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指标,其数值越低,表明患者的心脏功能受损越严重。本研究中,3组患者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ASDN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的上述指标较中、低危组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高危APE患者的心脏功能损伤更严重。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高危组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较中、低危组显著升高(P<0.05)。NT-proBNP是临床上用于APE危险分层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可独立预测APE患者的预后;D-二聚体水平异常提示机体血管内活化血栓的形成和纤维溶解,临床上用于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肺炎、肺栓塞等疾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APE危险分层患者的NT-proBNP、D-二聚体水平存在差异,提示其或许可用于APE患者初次入院时的病情评价。通过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室性心律失常、房室及束支传导阻滞、SDNN及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是AP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这进一步验证了心律失常、HRV指标、NT-proBNP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在指导APE患者的危险分层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心律失常发生率和HRV指标可以作为APE患者危险分层的重要参考指标,HRV指标还可用于APE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动态心电图能更加全面地反映患者心电活动,准确评估患者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情况,因此,建议把动态心电图检查作为APE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关论文集锦

【论 著】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优秀论文】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0)

相关推荐

  • 综述丨一文解析碎裂QRS波的重要性

    近年来,心电图碎裂QRS波的临床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碎裂QRS波最初定义为在没有束支传导阻滞的情况下,QRS综合波出现额外尖峰.但后来定义被扩展,包括在原来QRS波模式之上出现额外的切迹,甚至包括由 ...

  • 程氏针灸益心肺术在治疗房扑心律失常的作用

    编者按:本文来自程氏针灸第五代传承弟子李伟需 膏肓穴 ,在晋之前未有膏肓穴,孙思邈首次提出此穴,"夫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下,肓之上,针药所不能及者,此穴是也"," ...

  • 黄岚教授: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识别、鉴别诊断

    肺栓塞的症状及特征缺乏特异性,容易被漏诊,临床实践中其诊断面临严峻挑战.2017中国心脏大会上,"乡医学堂"邀请到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心内科主任黄岚教授,为我们介绍 ...

  • 黄岚教授:基层医生如何进行急性肺栓塞的院前处理?

    昨天,黄岚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相信大家通过昨天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如何早期诊断急性肺栓塞.今天来乡医学堂,跟黄教授学习一下"急性肺栓塞的院前处理"吧!敬请 ...

  • 黄岚教授:急性肺栓塞的预防知识

    在前两期内容中,黄岚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鉴别诊断"以及"肺栓塞病人的院前处理".本期黄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是"急性肺栓塞的预防知识&q ...

  • 病例直击 | 根据心电图表现成功诊断急性肺栓塞病例讨论

    全科学苑         病例回顾 | 胸闷.胸痛伴反复晕厥患者分析诊断(附心电图) 作者 | 朱继红.周倩云 讨 论 此病例是笔者科室根据心电图表现成功诊断急性肺栓塞(APE)的一个典型病例. 在急 ...

  • 新版肺血栓栓塞症防治指南发布: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MedSci

    近日,<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更新.该指南在2001年指南基础上,系统评价当前包括国人在内的循证医学资料,并对临床医生关注的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进行了凝炼. 新指南主要"新& ...

  • 如何利用心电图特征快速诊断急性肺栓塞

    导语: 急性肺栓塞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心电图的多变性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本文总结了肺栓塞的常见心电图表现,有助于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快速诊断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与其病 ...

  • 早读 | 分分钟致命的急性肺栓塞,5大类抗凝药怎么用?

    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肺栓塞是继冠心病和卒中导致死亡的第三大病因. 在肺栓塞的治疗中,抗凝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再发极为重要.本文对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要点进行总结. 急性肺栓塞早期死亡 ...

  •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利剑--心电图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利剑--心电图牟延光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肺栓塞是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常是一种合并症,血管阻塞后发生肺组织坏死者称为肺梗塞.临床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 ...

  • 严重的钾血症、急性肺栓塞、长QT间期、显性T波电交替

    心电危急值是指当心电检查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立刻报告临床医师,以便其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处理或治疗,否则将会因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让我们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