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8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本条主要是讲大青汤证。“太阳中风”在这里是指太阳伤于风寒之邪,并不是特指太阳中风证。
为什么呢?条文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不就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证吗?所以,前面的“太阳中风”只能理解为太阳伤于风寒之邪。但是除了太阳伤寒证的这样表现以外,病人还有烦躁的症状,这是有里热的征兆。里热从哪里来呢?条文中也说得非常明白,“不汗出而烦躁”。说明是因为寒邪束表,阳气不得宣散,闭郁于内,所以有内热。这种情况下,当然应该先散表寒,开散肌表,使阳气宣通,则内热自除。用大青龙汤来治疗。
从药味上看,大青龙汤中包含了麻黄汤的所有药物,还增加了生姜、大枣和石膏。但是大青龙汤的麻黄加量到六两,比麻黄汤中的剂量多了一倍,再加上生姜帮助,发汗的力量更强了,从而可以更好地解除表寒闭郁。石膏只用了鸡蛋那么大一块,一般临床上换算成10-15克使用。这个剂量,比起白虎汤的半斤,可就小得多了。可见石膏在大青龙汤里,只是稍清里热,主要还是靠麻桂的发散来治里热。因没有肺气上逆的症状,所以杏仁减量到五十枚。方中的炙甘草也加量到了二两,为了是加强和中的作用,以免峻汗反伤胃气。
“脉微弱,汗出恶风”,“脉微弱”是里虚,“汗出”是表虚。大青龙汤的发汗力量很强,是峻汗之剂。现在患者表里俱虚,当然不可以用大青龙汤这样的峻汗之剂,如果误用,就会导致大汗亡阳。阳气不能温养四肢则“厥逆”,阳气不能温养筋脉,则筋惕肉瞤,这些都是误治的后果,所以说“此为逆也”。
其实何止是表里俱虚者不能用大青龙汤,即使确实是大青龙汤证,在得汗以后,也不可以再用,否则同样会引起“汗多亡阳”,表阳虚则恶风,虚阳浮越则“烦躁,不得眠”。
不但不可以再汗,在服用大青龙汤得汗之后,对于出汗比较多的病人,还要用“温粉扑之”,以帮助收汗,免伤正气。对于温粉的具体配方有一些争议,但对于它是用来收汗的这一点,大家都比较认可。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三)

    伤寒论38条辨: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目闰,此为逆也.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周身疼 ...

  • 三十八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本条是伤寒表实,邪盛正气抗邪有力,阳热郁于表的证治. 开头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7条

    00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解伤寒论>:"阳为热,阴为寒也.发热而恶寒,寒伤阳也:无热而恶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1条

    011,病人身太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解伤寒论>:"皮肤言浅,骨髓言深:皮肤言外,骨髓言内.身热欲得衣者,表热里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22条

    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注解伤寒论>:"阳受气于胸中,发汗外虚阳气,是令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70条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注解伤寒论>:"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6条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67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注解伤寒论>:"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木邪干胃,必发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8条

    0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重亡津液,则不能作汗,必待阴阳自和,乃自愈矣." 本条主要讲述阴阳自和是一切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9条

    0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注解伤寒论>:"因亡津液而小便不利者,不可以药利之,俟津液足,小便利必自愈也." 本条举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1条